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河姆渡遗址(中国)》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1日 阅读:145 评论:0

河姆渡遗址(中国)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公园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2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2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浙江省是新发现,而与浙江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之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共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河姆渡遗址公园一角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1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