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什么是宰相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阅读:115 评论:0

官名。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是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历代宰相都另有正式官名,其职权广狭程度、行使权力的方式都不同。秦代、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东汉时司徒等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但实权全归尚书,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隋、唐两代定制,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唐代中期以后,由君主主持选他官加以参知政事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衔,方为宰相。从此,历代相沿。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的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等合称宰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道八年(1172年),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中书令往往由太子亲王兼领,其下仍设丞相、平章、参政等,令缺就由丞相总领省事。明代曾设丞相,后来为了防止权臣篡逆,废除丞相而以内阁的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大学士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为了防止内阁泄露机密,另设军机处于内廷,军机大臣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清代仍沿旧称,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一般地说,由于君主集权的加重,宰相的权力即随之而减轻。宋代司马光、王安石曾拜为宰相。梁启超《谭嗣同传》:“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

附: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简表

朝代名称说 明
春秋战国春秋时齐国始置,有时一人(称相),有时二
人(称左相、右相),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先后设
置(如蔺相如曾为赵相)。又称相邦、丞相、相国。
令尹楚国以令尹为最高行政长官。子兰曾任令
尹。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296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什么是院试
下一篇:什么是增生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