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改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29 评论:0

教育与一个社会的各个层面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无不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新加坡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成功先例。

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639平方公里,自然资源极为匮乏。当初新、马分家,英国人留下的是律政荒废、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烂摊子,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新加坡经济迅速走过了工业化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发展之路,成为了“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仍连续六年保持了世界竞争力第二的排名。如果说,80年代以前,新加坡主要是依赖其所处的有利的地理位置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后,则主要发挥了“高度技术和知识化的头脑”的作用取得持续的发展。新加坡的发展依赖于人才,人才的产生则依赖于新加坡成功的教育。新加坡的教育战略最大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适合本国实际状况的实用主义。本章选取新加坡教育战略中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教育分流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说明新加坡的成功与这种实用主义教育制度的关系。总之,在智缘政治时代,决定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因素是知识,知识的载体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要发挥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功能,就要实行适合本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入进行,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或许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某些启发。

在分析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影响时通常有“一硬一软”两种流行的解释方法。第一种“硬性”的方法将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作为分析的关键。这些因素包括:自由的经济市场或者受控制的市场,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强有力且目标明确的政府和高效廉洁的行政机构,以及对物力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近年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分析的观点越来越多地被采用(Harbison & Myers,1964),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趋向:一种是强调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教育变革的压力和要求以及对高层次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特别强调,这就产生了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性建议;另一种是与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分析密切相关的,它认为初等教育的收益率更高,初等教育的适应性变革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主张发展普通教育。[1]

第二种“软性”的方法是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解释教育变革的原因和影响。因此它更多关注那些被视为发展之先决条件的态度和价值观,如北欧的新教伦理(Weber,1952)[2]、东亚地区的儒教伦理(Hung,1989)[3]和新儒教伦理(Vogel,1991)[4]、成就动机(McClelland,1961)[5]以及守时和竞争的规范价值观(Dreeben,1968)[6]。这种分析方法将教育视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予以提供;反过来,教育能够传递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

实质上这些分析方法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认识同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而已,前者侧重于经济学,后者植根于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虽然目前占主流地位并且被广泛采用的是强调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载体的作用,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分析方法是各有所长的。因此本章有关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分析兼采这一硬一软两种方法,即既有制度结构性因素的分析,又有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的分析。

此外,鉴于上文提及的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现有研究大多是从教育学的角度着眼的情况,本章尝试以更多的历史学的眼光来重新考查这一制度及其在新加坡现代化过程中的影响,同时借鉴和引入一些社会学、教育学的相关概念来辅助分析。

[1] Harbison, F. H & Myers, C. A, Education, Manpower and Economic Growth: Strategie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York: McGrawHill, 1964.
[2] Weber,M. The Prostestant Ethn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am,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52.
[3] Hung,T. Confucian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Oriental alternative, Washington: Washington Institute Press, 1989.
[4] Vogel,E., The Four Little Drag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  McClelland,D.C., The Achieving Society, NewYork: The free Press, 1961.
[6] Dreeben,R., On what is learned in School, Addison-Wesley, 196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905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