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规模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习惯上人们用土地面积和年销售额来定义农场的规模。在美国,并不是所有的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的单位都叫农场。比如,居民在自己家院子里种植几棵果树,饲养几只动物一般不被认为是农场。根据美国官方的统计分类,在1974年以前,凡是拥有10英亩以上土地而且年销售额在50美元以上者或虽然拥有土地不足10英亩但年销售额在250美元以上者,就可称之为农场;而在1974年以后凡是每年的销售额在1000美元以上者均被认为是农场。[1]
不过,农场面积是一个很不准确的概念,无法反映农场内部变化的真相。在粗放经营的19世纪,衡量农场面积尤其是种植业农场的面积,对于考察农业发展水平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农业科学化和集约化的程度的不断加深,很难用这个概念来衡量一个农场的真正规模了。尤其是种植业农场和高度工业化的畜牧农场之间面积根本就不再具有可比性。例如,1982年,纽约中部的一个1600英亩的谷物种植农场只雇佣了农场主的儿子和女婿来帮忙;而同一地区一个650英亩的蛋鸡农场(600英亩为饲料地),饲养8.8万只蛋鸡和一舍小母鸡,雇佣8个劳动力。若论面积,前者远远大于后者;但后者所需劳动力大于前者,似乎无法衡量;但从收入看,前者37万美元,后者则达到了103万美元。[2]其实,除了面积和销售额之外,农场资本投入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不过,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无论以什么指标来衡量,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北美的农场规模一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导致农场规模扩大的首要原因是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和农场主们增加收入的牟利动机。研究美国农业问题的专家罗得菲尔德指出:“虽然农场工作的困难和劳动力不足有助于说明农场主采用机械设备的原因,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农场主使用这些技术扩大经营规模。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因素起了主要作用。”[3]直到19世纪50年代,“对农产品的需求没有任何显著的上升,农场主们一般都没有强大的动机去购买机器以增加产出”[4]。甚至在1869年,由于交通运输不便和农业销售渠道不畅通,当东部玉米1美元/蒲式耳时,西部一些地方的农民被迫把15分/蒲式耳的玉米烧掉。[5]
除了经济性的因素外,导致农场规模扩大的因素还有:政府政策、新技术和规模经济等。自20世纪以来,美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包括农田改种法、土地区划、商品贮存计划、价格支持贷款和商品支付规定等五花八门的农业支持政策和税收政策。这些政策减少了农产品价格的风险和波动,对大型的农业经营单位有利,从而为农场规模的扩大开了绿灯;技术进步、新的大型设备的采用则为农场规模扩大的技术保障;整个美国都迷恋于增加规模,在一定范围内规模的增大的确能带来效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具体说来,规模经济可以通过批发购销降低投入资源的成本和提高价格,减少农业经营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6]因此,有学者认为:“工业化农业综合企业的产生就是农业孜孜不倦地追求效率的结果。”[7]
研究表明,虽然人们通常认为增加农场规模,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其实情况远非如此。农场规模与农业效率的关系是一条U型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规模,会增加效率,但农场规模一旦超过一定限度,效率反而会降低。一般的研究认为:农场维持4.5万—13.3万美元之间的销售额是最有效率的规模。如果按照这一标准,那么美国超过一半的食品是来自低效率的大农场生产的。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农场主们宁愿维持低效率而不断扩大规模呢?原因在于利益的驱动,虽然扩大规模不一定带来高效率,但却能够带来高收益。1988年,销售额超过50万美元的超级农场得到的政府直接补贴是40238美元,农场以外收入27891美元,农场经营收入762830美元,每个农场的平均净收入达到830959美元;而销售额在4万美元以下的小农场的年平均收入是30119美元,不过,这笔收入中来自政府的补贴1697美元,来自农场经营的收入只有1988美元,而农场以外收入却高达26434美元。[8]虽然从理论上讲,农场规模的过度扩大会导致成本的继续增加、效率的继续减少,到达一定的程度后,收益也会减少,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上述情况的迹象。
在19世纪末以前,土地资源相对便宜而人力资源较贵,农场主倾向于以扩大土地资源的投入来代替较为昂贵的劳动力资源,从而导致农场面积的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农场面积扩大了,产出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农业机械的改进也提高了,但单位投入的产出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增加规模,会增加收益,但未必是效率。”[9]而进入20世纪以后,一方面是劳动力价格的昂贵和伴随边疆的结束所带来的可耕地资源的枯竭和价格的昂贵。从1850到1915年,美国的土地价格每年上涨2.08%,此间共涨了9倍。1900年,美国的土地价格平均19.61美元/英亩,1920年涨到了69.38美元/英亩。[10]另一方面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除了传统的以机器代替劳动力外,另一方面就是以资本和科技的投入来代替日益涨价的土地资源。通过加大资本和科技投入,以及进一步的农业机械化,美国的农业产量获得了新的提高,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也有增长。
首先,美国农场的土地面积一直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殖民地开拓之初,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农场规模一般都比较小。1619年,弗吉尼亚实行“人丁权”制度,每人可得到50英亩的授地,其他各个殖民地的人丁权授地也都大约50—200英亩之间。相比较而言,新英格兰的农场面积较小,中部面包殖民地较大。到美国独立前的1765年,切斯特县农场平均面积是135英亩,兰开斯特县面积是400英亩左右;而新英格兰的农场则很少超过40英亩。[11]独立以后,美国土地销售的趋势是地价越来越低,销售面积越来越小,直到1862年的《宅地法》向耕种者免费授予160英亩土地。在整个19世纪,虽然总体的趋势是农场规模越来越大,但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直到19世纪中期,纵然有许多大型的农场,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50年达到了203英亩,但随后却一直呈现不断变小的趋势:1860年199英亩,1870年153英亩,1880年134英亩。直到1860年,纽约的标准农场是100英亩,这种规模的农场占该州农场总数的8%;而且有6%的农场是50英亩规模的。伊利诺伊的标准农场则为80英亩,到1880年仍然占该州农场总数的16%以上。相比而言,主要是在1841年先占权法令通过后垦殖的堪萨斯的农场规模则较大,160英亩的农场在1860年时占该州农场总数的45%。不过,20年后,80英亩农场成为该州的标准农场。[12]自1880年代以后,农场平均规模变大的趋势才日益明显,“土地的集中与扩大已成为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13]。从具体的统计数字看:1850年美国共有农场144.9万个,占地2.93561亿英亩;1880年有400.9万个,占地5.36082亿英亩,农业人口2197.3万人;1916年有646.3万个,占地9.25044亿英亩,农业人口3253万人,这一年农业人口绝对值达到最高,从此以后,农业人口无论是相对比例还是绝对人数都呈下降趋势,直到1970年减少到只有971.2万人;1935年有农场681.2万个,这一年,美国农场总数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直到1970年减少到只有295.4万个[14],1990年更进一步减少到200万个上下。也就是说,在农业用地大致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美国农场的个数在20世纪减少了2/3。
不过,从各个不同类型的农场来看,农场规模扩大,尤其是大型农场日益增长的势头不可避免。1880年,美国低于10英亩的农场总共有13.9万个,10—99英亩的农场共有206.9万个,100—259英亩的农场169.6万个,500—1000英亩农场7.6万个,1000英亩以上2.9万个;1969年,美国低于10英亩的农场总共有16.2万个,10—99英亩的农场共有93.3万个,100—259英亩的农场84.9万个,500—1000英亩农场21.6万个,1000英亩以上15.1万个。②1900年,500英亩以上农场占美国农场总数目的2.6%,占总农业用地面积的31.8%;1969年,上述比例分别变成了13.44%和68.29%。[15]此外,美国农场的规模不仅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且越来越两极分化,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型农场手中,1976年,《泰晤士报》甚至煞有介事地声称:“到2053年时美国将只剩下一个农场主。”[16]从1900年到1992年,最大的10%的农场占美国全部耕地面积的比例从45%上升到76%,相应地,最小的50%的农场的占地比例从13%下降到的4%。[17]
其次,农场的资本投入不断增加。19世纪末以前,美国农业和农场的物理规模不断扩大,农场数目、就业人口、农地面积都一直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每英亩的产量以及单位投入的平均产出并没有增加”。大致来说,在19世纪中期,在中西部建立一个农场一般需要投入1500美元左右。平均而言,建立一个40英亩的农场,其中购买农场、修建设施和篱笆需要738美元、工具46美元、牲畜197美元,共计981美元;一个160英亩的农场上述三项的支出分别是2491美元、96美元和426美元,共计3013美元。[18]不过,各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当时以明尼苏达最便宜,俄亥俄最贵,要建一个40英亩的农场,在明尼苏达只需要457美元,而俄亥俄则要1530美元。[19]
进入20世纪后,美国农业的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物理规模的扩张,农场资本和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农场数目在30年代以后则逐渐减少。从1870到1970年,美国农业投入中土地投入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从18%增加到23%),而劳动力和资本所占比重正好发生了对调,劳动力的比重从65%下降到了19%,而资本的比重则从17%增加到58%。[20]仅农场的农机具价值就从1850年的1.52亿美元增加到了100年后的121.66亿美元;每个农场的平均价值则从1850年的2258美元上升到了14005美元。[21]除了部分因素是农场地产增值外,绝大部分来自农场投入的增加。1910年,每个农场所拥有工具的平均价值是199美元,其中以大西洋中部和太平洋地区为最多,平均达到358美元和349美元,化肥投入占农场投入价值的比重平均是1.4%,其中以新英格兰为最高,达到3.8%;而到1987年,每个农场所拥有的器具的平均价值增加到了41227美元,其中中央西北区最高,达到50427美元。化肥消费占农场产出的比例增长到了4.9%。[22]从1957年到1968年,威斯康星一个典型的家庭牛奶场的投资额从36070美元增加到111610美元;而玉米带一个典型的肉猪、菜牛育肥场的投入则从62570美元增加到175630美元;南部大平原小麦农场的投入从78360美元增加到147120美元。[23]
再次,随着农场面积和资本投入的增加,衡量农场规模的另一个指标,即农场的销售额也随之增加。美国农业的总产出一直在不断增长,从1870年到1970年,美国的玉米产量从11.25亿蒲式耳增加到40.99亿蒲式耳,小麦从2.54亿蒲式耳增加到13.70亿蒲式耳,棉花从435.2万包增加到1016.6万包,牛的存栏量从2382.1万头增加到1.12303亿头,生猪从2513.5万口增加到5665.5万口。[24]自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统计农场销售额以来,最小的50%的农场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从1930年的15%减少到1992年的2.3%,而最大的10%农场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则从41%逐步上升到了70%。[25]1978年,销售额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大农场总共只有1.8万个,只占农场总数的0.7%,但它们却占销售总额的27.2%;更有370个销售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超大型农场,平均每个农场销售额在2300万美元以上,总销售额达到85亿美元,虽然它们的数目只占美国农场总数的0.02%,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却高达7.85%。[26]
由此可见,无论从农场面积还是销售额来看,美国农场规模扩大的趋势越来越强,而且日益向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占总数70%的年销售额在4万美元以下的小农场与1000万美元以上的超大农场的差距何止千里之遥!
总之,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伴随着美国和加拿大领土的扩大和不断的向西部拓殖,两国的农业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美加两国的农业现代化除了其他国家所共用的如农业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外,还由于北美特殊的自然和历史条件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首先就是北美土地处理的“美国式道路”,北美两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土地处理方案,虽然西部土地政策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美国式”的公地处理政策是美加两国农业土地问题上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西部拓殖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证。其次,如同工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样,北美相对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与劳动力相对亏缺和昂贵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两国的农业发展。因此,各种节省劳动力的农业机械和设施受到特别的青睐,农业机械化进步迅速。由此所带来的另一结果就是,北美农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浓厚的粗放经营的特征,轻视精耕细作和农业资源的保护,19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就是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必然结果。再次,北美农业的商业化、专业化和科技含量较高,农业科技进步受到各阶层的重视。最后,农业生产产业化,农业生产不仅规模大,而且日益走向产销一体化,工业化的农业综合企业逐渐代替传统的家庭农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由传统的生存方式变成了牟利的手段。
[1] 徐更生编著:《美国农业》,第45页。
[2] 同上书,第49页。
[3] R.D.罗得菲尔德等编:《美国农业与农村》,第213页。
[4] 国家经济研究署等:《19世纪美国经济的趋势》,第260页。
[5] 弗雷德·A.香农:《农场主最后的边疆》,第176页。
[6] R.D.罗得菲尔德等编:《美国农业与农村》,第213—220页。
[7] 英格尔夫·沃格勒:《家庭农场神话》,第78页。
[8] 斯坦利·恩格尔曼、罗伯特·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3卷,第723页。
[9] 英格尔夫·沃格勒:《家庭农场神话》,第93页。
[10] 克拉夫、马伯格:《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第131页。
[11] 施莱贝克尔:《美国农业史1607—1972》,第41页。
[12] 斯坦利·恩格尔曼、罗伯特·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2卷,第303页。
[13] 洪朝辉:《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美国现代化进程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14]② 美国商务部:《美国历史统计》,第457页。
[15] 以上数字根据各类农场数目和面积计算得出。
[16] R.D.罗得菲尔德等编:《美国农业与农村》,第21页。
[17] 布鲁斯·L.加德纳:《20世纪的美国农业》,第67页。
[18] 斯坦利·恩格尔曼、罗伯特·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2卷,第314—315页。
[19] 卢·弗兰格编:《19世纪的农业与国家发展》(Lou Ferleger, ed., Agricultur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Views on the 19th Century),埃姆斯1990年版,第32页。
[20] 威拉德·考克兰:《美国农业发展》,第205页。
[21] 美国商务部:《美国历史统计》,第457页。
[22] 斯坦利·恩格尔曼、罗伯特·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3卷,第698—699页。
[23] 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等:《美国农业经济学》,第17页。
[24] 美国商务部:《美国历史统计》,第511—520页。
[25] 布鲁斯·L.加德纳:《20世纪的美国农业》,第67页。
[26] 转引自徐更生《美国农业》,第50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90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16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2-12-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