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实现国家现代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38 评论:0

实现国家现代化[1],即将本国社会由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是目前大部分[2]发展中国家正在经过的一个历史进程。由于国情(现实的和历史的)不同,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战略和政策,正在走各自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所谓现代化模式的概念由此产生。因此,现代化模式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所采用的战略和政策选择。换言之,现代化模式也可以界定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由于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模式也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不是一成不变、不断改革和调整的,而且也无法保证最终一定获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冷战后,苏联模式解体并最终逐步消失,但西方模式也未一统天下,一些国家并没有采取西方模式(至少没有完全采用)也获得了成功,至少目前是初步的阶段性成功,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的现代化模式问题。如果目前所有国家都采用的是标准意义上的西方模式并获得了成功,则目前关于现代化模式的研究就失去命题意义,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受到如此广泛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问题,本质上就是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即:发展中国家是完全复制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还是要结合本国实际创造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也即: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目标是要完全复制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是要开辟一种新的道路?事实上,这并非一个新话题,而是争论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老话题。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既然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归宿和终极目标,那么实现这一共同归宿和终极目标的过程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共性,必然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西方国家所曾经采用和正在采用的某些策略,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学习和借鉴,正是由于这种共性的存在,才产生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西化”的观点。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实国情和历史传统,而且今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客观条件和当年发达国家面临的客观条件也已经完全不同,因此两者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道路必然有一定的差异,不可能再完全相同和完全重复。例如,污染问题、能源问题等在西方实现现代化目标过程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3]但现今却成为衡量国家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再比如,资本积累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必要条件,当年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主要依靠对外殖民掠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今天发展中国家已经完全不可能再重复这一过程。更重要的是,即使从现代化目标来看,尽管发展中国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与西方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目标在总体上有一致之处,两者都要实现一些现代社会所必须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政治透明清廉、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自由平等,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不同,二者也必然有不同之处。[4]比如,各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与国土面积相似但人口却只有两亿多的美国,在现代化的某些具体目标上必然有所不同。既然现代化目标上都存在差异,那么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上来说,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具体策略上,也必然与西方国家有重要差别。也就是说,所有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表现方式和实现路径是多样化的,是不同的。事实上,目前为止,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几乎无一获得成功,这一点也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在实践中遭遇到的最大问题,由此也成为“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的最主要原因。正是由于认识到“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独立探索本国的现代化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问题到这里并未结束。如果做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可分为不同的模式。比如,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普鲁士模式、后来的美国自由主义模式等等。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当初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也走过了并不完全相同的道路,创造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但最终达到了基本相同的目标(即由一个传统国家成功转型为一个现代国家)。同样地,我们认为,今天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目标,不仅不可能再完全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曾经走过的道路,而且不同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找到一条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而不是说只要是发展中国家就要走相同的发展道路,遵循同样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这一点,是研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予以强调。
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南亚地区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正式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东亚、拉美等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现代化模式具有一些普遍性特征,并由此总结出了所谓的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不同概念,直到目前,人们还很难对南亚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总结出属于本地区大部分国家所共有的、而且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的普遍性特征,因而至今学界也没有提出“南亚模式”这样的概念。当然,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不管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内部各国家之间也仍然存在很多差异性,不同国家之间的现代化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但和南亚地区国家相比,东亚和拉美这些已经形成所谓模式的地区中的主要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都有一些普遍性特征,特别是在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等关键性因素方面,都能够概括出一些共同特征。比如,东亚模式中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它们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政治上,一般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即所谓的威权主义政府;经济上,一般都实行出口替代,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上,一般都是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特征的存在,人们才提出了所谓东亚模式的概念。但在南亚,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不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社会等方面,南亚各国各自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很难像东亚模式之下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那样找到一些普遍的共同点。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研究南亚各国的现代化模式时候,主要采用国别研究的方法,以国家为单位,探讨相关国家各自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进程。
毫无疑问,在南亚地区中,印度是最重要的国家。这是因为,印度不仅仅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在世界范围也是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印度崛起必将对传统的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南亚地区国家现代化模式理应把印度的现代化模式作为重点。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一般认为,印度现代化最早从英国殖民占领时期就已经开始,但严格说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从获得国家独立之后才正式开始的。而正式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被人认识和研究,也是近年来的事情,目前也尚无法判断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但无论如何,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已经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因此,“印度模式”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大国,印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包含的内容必定丰富多彩,我们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分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便于问题分析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说在印度模式中四个要素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更不是说印度模式只是包括这四个部分。[5]事实上,恰恰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才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印度现代化模式。
(1) 政治模式。政治模式是一国现代化的核心部分。政治模式上,印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特征最为主要。一是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二是政治制度是议会民主制;两者都带有浓厚的印度特色。印度的联邦制和典型的联邦制不同,是带有单一制特征的联邦制,这是由印度的历史和民族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从印度独立以来的历史发展情况看,这种带有单一制性质的联邦制基本上保证了印度中央政府能够有效掌握和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应对各种威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对于确保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印度选择实行的这种国家结构形式总体上是成功的,是适合印度国情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印度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统一和分散、大民族与小民族关系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印度联邦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我们以印度东北部分离主义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印度东北部之所以会产生分离主义问题,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对于如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分离主义问题,我们认为,发展经济是解决分离主义的根本途径,但分离主义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并非问题的全部,很多时候,分离主义的产生与国家认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因素更为密切。因此,要消除和解决分离主义问题,必须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在优先考虑经济问题的同时,还要从国家认同、民族融合、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导致分离主义产生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解决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离主义问题。
印度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印度长期实行帝王统治模式,直到英国殖民者入侵,传统政治制度才土崩瓦解。独立后,印度选择实行了议会民主制。但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和西方式议会民主制有所不同,而是具有浓厚的印度特色,具有明显的双重特征。印度之所以选择实行议会民主制,并平稳运行至今,一方面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另一方面在于印度具有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历史文化传统,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很难判断印度的议会民主制是否还能平稳运行,因此目前的印度政治制度形成有其独特原因,不能作为普遍规律进行推演。议会民主制对印度来说,所发挥的作用比较复杂,不能简单的予以肯定或否定。一方面,议会民主制在促进印度社会稳定、维护印度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印度来说,议会民主制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最合适的制度。另一方面,议会民主制也不是万能的,在解决权力腐败、促进经济增长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关键的问题上,[6]截至目前印度的表现并未因其实行议会民主制而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优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从以往的历史事实来看,西方国家的经济并不是因实行民主制度而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健全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换言之,民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的现实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水平不高和相关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实行了民主制度(以普选制为典型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经济上是否还能发展起来,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理论上还难以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解释,现实中也还没有成功的案例,相反,很多国家陷入了混乱。因此,对于印度,虽然其民主制度运行良好,没有像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陷入混乱,但我们同样也不能简单的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因此,将议会民主制作为印度崛起的后发优势的观点是一个值得讨论和存疑的问题。
(2)经济模式。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是目前印度成为热点话题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是印度崛起的最主要特征。经济模式上,印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成了一个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即:第三产业特别发达,而制造业相对落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实行由开国总理尼赫鲁主导建立的混合式经济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总的来说发展比较缓慢,而且积累了很多弊病,最终导致印度经济在1990年前后出现危机,并直接催生拉奥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印度经济总体上表现优异,取得很大成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国家。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元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文化的和宗教的、国际的和国内的等各个方面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全局性变动。但我们分析认为,从印度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经济发展来说,印度经济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原因是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原先实行的计划经济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概括来说,印度的改革过程是一个以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由计划经济向自由经济转变,由国有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变,由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变的过程。如果说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内向经济是改革开放以前印度经济模式的三个显著特征,那么自由经济、私有经济、开放经济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印度经济模式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对印度经济模式进行总体介绍和分析之后,我们分别对印度的第一(农业)、第二(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以进一步概括印度经济模式的特点。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影响甚至决定着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从世界各国的历史来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农业密切相关,农业的成败关系经济发展的成败。印度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又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印度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决定了印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印度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印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具有决定性作用。总的来看,独立后的印度农业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制度改革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土地改革、合作社运动和乡村发展计划等;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技术改革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绿色革命;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至今,是综合发展阶段,核心是消除农村贫困和失业问题。三个阶段内容以土地改革和绿色革命最为重要,成果也最为明显,产生影响也更为深远。
在印度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部门中,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来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印度制造业发展仍然比较缓慢,第三产业发展却比较迅猛。反观和印度起点相似的中国,却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种情景。中国在建国初期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很多方面比印度要落后,然而建国后制造业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而印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比例,从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来说,印度至今没有完成工业化。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印度的制造业却始终停留在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没有太大改变。在反映制造业发展情况的有关指标方面,都显示出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缓慢状态。综合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工业化历史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我们认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环境等几个因素是决定一国工业化的发端和推进的必要条件。其中,资本是前提,劳动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制度和环境是保障,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一国工业化顺利发展。对印度来说,资本方面原因,主要是内资不足,外资过少;制度方面原因,主要是对内管制过多,对外保护过严;劳动方面原因,主要是劳动立法过于机械,劳动力素质过于低下;环境方面原因,主要是政府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
和制造业的发展滞后相比,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近二十多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又突飞猛进,成为印度经济最大的亮点。政府政策、比较优势、历史传统是支撑某种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快速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印度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是这三个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印度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高度重视科研开发,实行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注重人才培养,创造有利于软件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创造并充分发挥机制优势。
印度经济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是一种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印度建立起来的这种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结构,有一定发展优势和可取之处。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是由于印度信息产业并不是由印度经济自主推动而是由发达国家经济需求拉动的,仍然是在为他人打工,本质上是一种依附型经济,对于提高本国生产效率作用不大。而且,高科技产业对于解决印度庞大的就业人口无能为力,不利于印度解决严重的贫困问题。事实上,近二十年来,印度虽然经济总体上表现优异,但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却在增加,根源就在于印度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印度要实现国家崛起,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3) 文化模式。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大国的必备条件。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是在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同民族文化孕育出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国家对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使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甚至还能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最终实现现代化。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直就是一个非常敏感、极端复杂的领域。一般而言,文化的现代化往往滞后于经济的现代化,而文化现代化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就印度而言,印度毫无疑问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多样性、宗教性、包容性是其主要特点。印度教是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印度影响最大。和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一样,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现代化的影响同样是双重的。一方面,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阻碍印度现代化进程,其作用是消极的;另一方面,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又有利于印度现代化进程,其作用是积极的。面对具有双重作用的传统文化,印度政府采取了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战略。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改造,使之符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积极因素,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和继承;同时,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创造的先进文明,不断推动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需要,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总体而言,印度文化现代化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以政教分离为核心的世俗化更是印度成功建立并实行议会民主制的重要因素。但同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相比,印度传统文化的改革进程依然任重道远。今天印度传统文化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方式方面,文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改变,恰恰在这方面,印度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两个最大挑战来自于种姓制度和宗教冲突以及新崛起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这三个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印度将难以实现现代化目标。
(4) 社会模式。社会模式是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内容。社会模式的核心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一个国家形成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对于政治和经济有重要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社会分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和核心,决定着社会结构的其他方面内容。一个社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结构,直接关乎社会是否安全、和谐、稳定,是否能平稳发展。不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往往导致社会动荡、发展中断。印度的社会分层结构是一种少数人富有、多数人贫穷的金字塔结构。具体而言,当前的印度社会分层结构分为三个阶层,位于最上层的是数量极少、拥有巨额财富的大资产阶级,处于中间阶层的是数量模糊、标准不一、正在崛起的所谓中产阶级,处于最下层的是数量庞大、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底层贫民。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结构,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传统的种姓制度的影响,也有现实政策的影响,其中经济政策、土地制度、教育政策三个方面最为重要。虽然由于议会民主制、社会保障政策、传统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印度社会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但从长远来说,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印度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导致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能仅仅看写在纸上的法律条文有多么完美,关键要看统治阶层有没有改革自身既得利益的政治意志。因为,和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样,目前印度的资源主要被投向城市,用于满足占统治地位的有产阶级的需要,农村和下层群体完全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除了大选期间被拿来作为选举的筹码,平时很少有人顾及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所谓建立平等社会的目标将永远只是一个“目标”,而无法变成现实。
除了印度以外,在南亚地区中,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颇具特色。我们在书中做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和印度一样,巴基斯坦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从获得国家独立后才正式开始的。我们在简要回顾巴基斯坦独立进程并简要分析这个进程对巴基斯坦现代化影响之后,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对巴基斯坦现代化进行总结和分析。政治上,和印度一样,建国之初的巴基斯坦也选择实行了民主政治,但和印度不一样的是,独立以来巴基斯坦的民主政治运行得极不顺利,军人频频发动政变推翻民主政府,形成了民主政治和军人政治交替轮回的独特现象。经济上,独立以来的巴基斯坦形成了一个违背“常理”的“规律”:民主政治并未给巴基斯坦带来经济上的增长,军人政治反而成为巴基斯坦经济复兴的希望,迄今为止巴基斯坦有限的几次经济腾飞都是发生在军人政治时期。文化上,巴基斯坦是典型的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文化在巴基斯坦有着不容置疑、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巴基斯坦虽然名义上没有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但由于国家政策的伊斯兰化,宗教文化对国家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宗教势力至今在巴基斯坦具有重大作用。
作为南亚地区的山地国家,尼泊尔近现代历史进程要比印度等南亚国家慢一拍,当印度次大陆以殖民化形式开始其现代化历程之时,尼泊尔历史虽然已进入“近代”,但其社会发展仍处于中世纪式的封建社会。1950年的民主革命将尼泊尔历史“推入”了“现代”,此后该国才开始了标准意义上的现代化。在尼泊尔6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始终存在着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其模式是“革命、改良、倒退、再革命、再改良、再倒退”的反复循环,但革命始终是尼泊尔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而共产主义运动则在尼泊尔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尼泊尔的现代化进程何以至此,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对尼泊尔现代化进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作为与尼泊尔的对比,我们对同为南亚山地小国不丹现代化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虽然不丹和尼泊尔同为南亚地区的山地小国,长期以来不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也都离标准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差距甚远,但和尼泊尔现代化进程充满坎坷不同,不丹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非常平稳,并未发生国民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诉求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动荡,更没有形成引领现代化变革的政治力量。这一点与尼泊尔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不丹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世人过多关注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不丹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但不丹之所以引起世人关注与尼泊尔因动荡引起世人关注不同,不丹引起世人关注是因为不丹创造了现代化的“不丹模式”。所谓“不丹模式”,主要内容是注重物质和精神平衡发展,追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均衡可持续发展,将自然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以“国民幸福总值”为标准来衡量国家的发展水平,而不是一般所采用的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衡量国家的发展水平,其最终目标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斯里兰卡在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2月4日获得国家独立,正式开始现代化进程。以1956年选举为界限,斯里兰卡的政治、经济、民族等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在政治上,斯里兰卡最初原封不动的继承了殖民时期的政治制度,1956年大选之后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最终使斯里兰卡政治制度摆脱了殖民影响,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形成了具有斯里兰卡特色的政治制度,这其中有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对斯里兰卡现代化进程影响最大,一是佛教开始介入政治,二是国家获得完全独立,三是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在经济上,独立初期,为改变畸形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斯里兰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未见到太大成效,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种植园经济,经济发展极其缓慢,1956年大选之后,由于获得选举胜利的人民联合阵线接受了当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某些原则,并同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佛教社会主义思想,由此改变了统一国民政府党实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强调政府控制,强调自力更生,强调社会平等,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7年统一国民党再次执政,斯里兰卡又开始市场化改革,并一直持续至今。在民族问题上,历史上,斯里兰卡就存在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问题,1956年大选后,佛教开始介入政治,僧伽罗民族主义高涨,斯里兰卡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僧伽罗人而不利于泰米尔人的政策,使本已存在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酿成尖锐冲突,最终演化成为一场持二十多年的全面内战,直到2009年猛虎组织被政府剿灭,内战才宣告结束,但民族问题并未获得完全解决,仍然是影响斯里兰卡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主要介绍和分析印度现代化模式,分四章;下篇主要介绍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分三章。南亚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特别是印度的现代化模式,都是这些国家通过多年的独立探索而形成的。目前,它们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功,这再一次验证了几个经常被人提及的话题,这也是我们在本书中对现代化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在此简述如下。
第一,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十全十美的。印度模式同样是利弊共存,优缺点同在。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印度模式中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因为这些优势都是立足于印度自身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而形成的,比如印度的议会民主制民主可以在经济落后、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平稳运行,但其他处于同样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却未必能取得成功;对于印度自身来说,要改进本国模式存在的缺陷,也必须选择适合符合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政策措施,而不可能完全模仿其他国家的做法。
第二,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普遍适用的。从印度模式的实践可以看出,如果将现代化的目标界定为“政治透明清廉、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自由平等”。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是不可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径,因为那是一个伴随着掠夺和杀戮的过程,当今国际环境下已经完全不可能;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不可能完全相互模仿,一个模式在此处取得成功,在别处未必能结出同样的果实。
第三,现代化模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印度模式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路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模式或美国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如果人类将现代化作为一个追求目标的话,“那么就应该允许东西方,或南北方等不同人群的各种各样的试验和追求,当然,所得到的结果也只能是原则上大体一致,具体构造因地因时因国而异。试想,一旦那些非洲黑人兄弟有一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之后,那肯定也不是西欧经典模式的摹本,而必然带有浓厚的非洲特色。”[7]美国现代化学者C.E.布莱克在其名著《现代化动力》中对多种现代化模式有精辟论述:现代化特征对于所有社会都是共同的,考察这些特征有助于揭示现代化过程的一般性质。然而,各个社会的差异非常之大,这些一般通则对于特殊社会问题的帮助是有限的。没有两个社会以同一种方式实现现代化——没有两个社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技术、相同的传统制度遗产、处在发展的相同阶段以及具有同样的领导体制模式或同样的现代化政策。[8]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找到一个适合于本国实际的发展模式,将那些抽象的理论付诸于具体实践。民主与权威、自由与平等、市场与计划等原则,如果不落实到具体实践,不结合各自国情,要么只能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要么是水土不服引起不良后果。上个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曾试图以优先发展经济为名而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实际上就是实行类似东亚一些国家实行的威权主义政治,但此举遭到印度多数人反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就是说,印度人宁可经济发展得慢一些,也不愿意放弃他们所珍视的民主和自由。同样的,东亚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之后刚刚取得独立之时,也曾试图实行民主政治,但最终得到的却是经济落后、社会动荡,国民也不买账。当时情况下,对这些国家的人民来说,首要的需求是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置这些现实需求于不顾,生搬硬套的移植进来一个与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都格格不入的民主,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和混乱。当然,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探讨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所指出的,这些国家在威权体制下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之后,也必须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实现社会发展的软着陆,这已经是另外一个研究命题,本书不再作进一步阐述。

[1] 目前,学界对“现代化”这一词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有的定义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这种定义中的现代化实际上就等于现代性社会(或现代社会);有的则将其定义为实现现代性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我们的研究框架中采用前一种定义。
[2] 也有研究认为,现代化并不是所有文明体系的普适性追求。对于从北非向东经过中东西亚,穿越南亚次大陆(断断续续地)延伸到东南亚的所谓伊斯兰“新月地区”来说,什么是现代化,是否要实现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现代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宗教人士和普通民众争论不休的问题。“去现代化”或者“反现代化”的思潮在这些地区始终存在,并且随着国际与地区局势以及个别国家国内政经形势的变化时而增强,时而低迷。伊斯兰世界看待现代化问题要比其他文明体系怀有更为复杂的心态。因此,我们用“大部分”而不是“所有”来界定正在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3]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早期可以肆无忌惮的污染环境,可以毫无顾忌的利用能源,既不会受到所谓国际舆论的指责,也不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担忧。但今天发展中国家却不能再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肆意妄为,这是在讨论现代化模式时必须注意到的问题。
[4] 即使已经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也并不完全相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5] 现代社会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其内涵包括多方面内容,不同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
[6] 评价一种政治制度是否是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有多种标准,但我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关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和防治权力腐败两个目标,如果一个政府两者都不能做到,则这个政府必然要垮台,但如果只做到一个,这个政府迟早也要出问题,最终也必然走向垮台的结局。
[7] 马勇:《儒学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有限作用》,《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430页。
[8]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7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90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