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现代发展的差异性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07 评论:0

从现代发展的道路选择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也并不相同。有的国家早在19世纪即已开始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如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绝大多数直到独立后才开始探索发展或复兴之路;有的已经开始“起飞”(如毛里求斯、加纳、安哥拉等),有的仍在内战中苦苦挣扎(如刚果(金)、索马里等)。有的曾通过发展农业及相关加工工业,促进出口贸易发展,使经济在独立后20年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科特迪瓦、喀麦隆、肯尼亚等)。有的则靠着丰富的石油或其他矿产资源取得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却并未能普遍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尼日利亚、加蓬等),本书中有关对尼日利亚现代化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有的国家独立后标榜走“非资本主义道路”,或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但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几内亚、坦桑尼亚等)。在分析现代化的各种类型时,有“矿产驱动资源型的现代化”(南非),有“出口导向驱动型的现代化”(毛里求斯),有“农业资源驱动型的现代化”(科特迪瓦)。[1],还有的由于开创了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将传统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有机地融为一体,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博茨瓦纳)。

从现代发展的程度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的国家已经比较富裕,有的则相当贫穷。例如,有的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4000美元以上(塞舌尔、毛里求斯、博茨瓦纳、加蓬),有的则非常少。根据美国智库布鲁克林研究所在2008年发表的名为《发展中世界的国家贫弱指数》的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28个“极端贫弱”的国家中,有23个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贫富悬殊也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以南非为例,它既具备世界一流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也有无正常道路、供水系统和公共厕所的贫民窟。

从现代发展的历程看,非洲各国的发展也很不一样。艾周昌在分析南非现代化历程时曾认为,世界现代化经历了三次大浪潮。英国革命启动了第一次浪潮,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后,与其他的西方国家一起将第一产业转到了包括非洲沿海地区的贸易殖民地。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约在1860—1930年,分为追赶型、依附型和防御型三种,南非属于追赶型现代化,而非洲的埃及、摩洛哥、突尼斯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属于防御型现代化。第三次浪潮是“一次真正世界性的大浪潮”,始于1940年代,迅速波及第三世界国家。[2]

从现代发展的模式看,在独立以后一直保持政治稳定而经济持续发展的被称为“和平与安定的绿洲”的博茨瓦纳,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保持政局的长期相对稳定,维护国内的安定团结局面,为经济建设和寻求国际合作与援助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科特迪瓦因在20世纪60—70年代以超过7%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引起世人瞩目,曾被誉为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西非经济橱窗”。然而,政治强人、第一任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逝世后,科特迪瓦的政治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目前已经陷入政权分裂和经济崩溃的边缘。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已有一些学者在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模式和战略,如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几内亚,实行“公平增长”发展战略的津巴布韦,实行“高速增长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尼日利亚,实行“统一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喀麦隆,实行“有计划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加蓬等。然而,这些概括并不能如实表达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

由此看来,撒哈拉以南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迥然相异,要用某种或某些“模式”来概括无异于盲人摸象。

让我们首先来探讨非洲现代化的虚拟起步这一论题。

[1] 参见艾周昌主编、沐涛、舒运国副主编《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2] 艾周昌、舒运国、沐涛、张忠祥:《南非现代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90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