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摩洛哥的现代化模式——“开明”君主政治主导的混合型渐进发展道路·经济现代化的成就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217 评论:0

自独立以来,摩洛哥王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体现出一个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发展基础相当薄弱的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而又不断探索的道路,昭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历程的合乎逻辑的时序性和普遍规律。

摩洛哥的经济现代化就其时序而言,属后发型和追赶型模式,经济现代化过程的加速带有明显的外力推动特点,是对外部因素的直接反应。例如,对摩洛哥经济现代化发生重要影响的经济调整政策无论从出台背景、实施内容及效果,都受到外部因素的显著影响。磷酸盐出口价格的变动是导致摩洛哥财政危机和实施经济调整政策的直接诱因,经济调整政策的内容和过程受到国际组织专家的密切关注和指导,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效果则受到国际组织的详细评价。这种紧密的外部经济联系表明,摩洛哥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然受到外部的影响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就其体制而言,摩洛哥的经济现代化是政府主导的。历史上,摩洛哥曾经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王室成为领导核心,国家独立后,对殖民者侵占的资源和经营的企业进行剥夺和赎回,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一批国有企业。1973年,开展“摩洛哥化”运动,主要措施是将外国工业股票以及外国人对商业和服务业的控制权移交给摩洛哥国家或个人。在此过程中,大量原来被法国或者西班牙利益集团控制的企业,由摩洛哥极少数官僚阶层,包括以前的内阁大臣、高级内务大臣和军官接管和购买,建立起一批私有企业。只是,摩洛哥的私有企业不是由富有进取心和经营经验的资产阶级所有,而是由少数官僚阶层把持。因此,在摩洛哥形成了国有和私有并存、国有经济成分占较大优势的混合型经济体制。摩洛哥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多个经济发展计划,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举措,确保了摩洛哥经济比较有序的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十年经济调整与改革也是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进行,国王和新的社会精英成为改革的主要倡导者。与此同时,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模式,政府的管理经验、管理智慧和管理能力往往会对经济现代化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

摩洛哥的经济现代化就其文化基础而言,表现出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特点。摩洛哥是一个伊斯兰—阿拉伯国家,绝大部分国民信仰伊斯兰教,并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经济观与经济现代化既有契合的一面,也有相悖的一面。伊斯兰教的崇商理念,强调商业道德,倡导勤劳致富和崇尚俭朴的生活方式等观念,对经济现代化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经济活动中,以道德伦理替代利益原则和宗教至上的观点则会背离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摩洛哥文化兼具非洲文化、欧洲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色,表现出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摩洛哥的伊斯兰教相比而言对外来文化更为宽容,具有一定的变通性,所有这些文化特点都对摩洛哥的经济现代化产生了影响。

摩洛哥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为其发展农牧渔业、矿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比较优越的条件。农业在摩洛哥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以磷酸盐开采和加工为主的工矿业、旅游业和侨汇收入成为摩洛哥的三大财政收入来源,但是,在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摩洛哥是贫油国,发展资金不足,且常因干旱缺雨造成农业歉收,这些经济条件是制定摩洛哥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独立以来,摩洛哥政府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振兴民族经济的措施。农业方面,确立了“农业立国”战略,针对干旱这一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摩洛哥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使大型水坝的数量由独立之初的一二十座,增加到20世纪末的90座,可灌溉土地面积由独立初的10多万公顷增加到20世纪末期的100万公顷。摩洛哥在兴建水利工程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善于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利用国外贷款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摩洛哥的几个大型水坝均采取这种方式建成。在国际贷款中,仅科威特的“阿拉伯社会与经济发展基金”向摩洛哥提供的贷款就达 3 亿美元。另外,摩洛哥还采取国营农场、合作社和个体农民三方联合投资的方式,兴建区域性灌溉网。为了提高谷物产量,摩洛哥政府注意改良土壤,解决农田装备和施肥问题。摩洛哥政府采取的促进农业发展的其他措施还包括:免除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税,稳定农业税率;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和贷款;取消基本食品涨价计划。在生产关系方面,采取了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在农业领域引进市场机制等措施,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不高,干旱气候造成农业减产,加上人口增长过快,摩洛哥粮食仍不能自给,国家把大量资金用于粮食进口,加重了财政负担。

工业方面,摩洛哥政府确立了重点发展优势工矿业和特色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摩洛哥把发展磷酸盐工业作为摩洛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磷酸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由国家垄断。政府成立皇家磷酸盐公司(OCP),控制了磷酸盐从采掘直至在国内外销售的全过程,是摩洛哥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摩政府不仅加大磷酸盐的开采量,而且注重提高加工水平,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磷酸盐产品的出口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独立以来,摩洛哥的磷酸盐开采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磷酸盐的加工量占开采量的比重仍然偏小。摩洛哥的传统手工业,如毛毯、皮革、金属制品、陶瓷和家具等手工业生产受到重视,传统手工业制品在欧洲和北非享有盛名。但总体而言,摩洛哥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投资和产值较高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制造业落后,工业产品不能满足本国需要。

此外,摩政府充分利用国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鼓励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在摩洛哥投资旅游业,向旅游业投资者提供价格优惠和免税地皮等。同时,增加酒店数量,提高接待能力,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使旅游业长期保持增长势头和高收益率。政府还通过增加侨汇收入、争取外援等措施,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摩洛哥政府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浪潮,成功建立了多边贸易关系,这些举措都大大促进了摩洛哥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以及由此派生的许多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的人均生产或人均收入的增加,一般用GNP和GDP的数据来测度;而经济发展的内涵则要广泛得多,其衡量指标至少应包含五个方面: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就业状况等。[1]就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来看,容易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发展的问题,造成所谓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摩洛哥也不例外,在十年经济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主要关注解决财政危机和经济增长问题,而对民生问题有所忽视,导致城乡差距和贫富分化加剧,城市人口膨胀,非常高的失业率和大范围的贫困威胁到了社会稳定。

根据发展经济学“后发优势”理论,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其发展成本要比原发型现代化国家低得多,此外,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后发优势”,但又要意识到“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能否利用这一优势还要依赖发展中国家的主观条件和努力。而且,在借鉴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时应注意避免一切照搬的教条主义错误。在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方面,要更加注意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国际金融机构给摩洛哥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和建议,其中有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基本方向应该说是正确的,但存在简单搬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例如,过分强调和加速推行市场机制和私有制,就不太符合摩洛哥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发展阶段,因此,在确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时要把国际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主要立足于本国实际。

经济运行体制和经济制度的现代化,要妥当处理国营经济和私有经济,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从世界经济发展史考察,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没有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别,而只有是否适应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之别,同时应对国家干预的领域和方式进行科学抉择。摩洛哥在经济调整之前,存在国营企业所占份额过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通过经济调整,对大量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根据本国情况,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市场摆布,国家不能完全放弃对经济的干预,应在适当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由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上有选择的适当干预,对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企业,仍应由政府控制,可在经营机制上进行改革,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把经营权交给企业。国家干预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建立更多的国有企业,而是通过制定宏观经济计划,从整体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规划,作为企业制定自身计划的重要参考;政府可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实施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如大力扶植基础产业、新型产业和出口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通过实施适当的金融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可通过减税、提供补助金、优惠贷款等措施,诱导发展国民经济所需要的产业的发展。

摩洛哥是一个对外援依赖性较大的国家,外援对解决建设资金匮乏起着重要作用,但从长远发展来讲,要立足于加强国内资本积累,增强经济的独立性,这一目标对摩洛哥而言主要通过提高农矿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大附加值等来实现。同时,注意克服投资过热和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问题,也可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在对外经济开放的同时,还要注意规避全球化可能给国家带来的经济风险。

经济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质量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瓶颈。摩洛哥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水平低下、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的制约。摩洛哥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均教育经费偏低,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理工类学科发展薄弱和滞后,科技人才匮乏,教育经费的使用效能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就国内而言,摩洛哥在分享经济调整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城市精英得到了实惠,城市贫民和农民处于不利的境地,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加大,同时衍生了腐败、走私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稀释经济调整的成果,甚至给发展带来风险。未来摩洛哥将会在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均衡综合发展方面做出努力。就外部环境而言,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发展机遇,又使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这些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把握好对外开放的节奏,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保持警惕,加强国家对资金流动和银行体系的监管,保障经济安全。

[1] 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0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89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