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马拉维·马拉维的独立及以后的发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01 评论:0

在民族独立运动的压力下,1960年7—8月,英国政府在伦敦召开尼亚萨兰“制宪会议”。会议通过一部新宪法。新宪法规定:“扩大行政会议,成员由7人增加到10人,其中5人是从立法会议议员中选出的非官方代表;立法会议议员增加到33名,其中28名由选举产生。”同年12月,在伦敦又召开修订联邦宪法的会议。班达代表马拉维国民大会党出席了这次会议。由于英国企图保护联邦,班达等人很快就退出这次会议。最后,这次会议以失败告终。

1961年8月,根据1960年8月制定的宪法,尼亚萨兰举行选举,马拉维国民大会党在立法会议中获得22个席位,还有1个席位被马拉维国民大会党所支持的无党派人士获得;统一联邦党只得到5个席位。由于马拉维国民大会党取得选举胜利,因此,行政会议中可以让非官方代表担任的5个职位中,它占到了4个职位。[1]班达成为立法会议中马拉维国民大会党的领导人,并被任命为自然资源和地方政府部长。

1962年11月,伦敦召开新的制宪会议。英国被迫同意尼亚萨兰在1963年实施新宪法,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2月,尼亚萨兰实行“内部自治”,国民大会党主席班达出任自治政府总理。[2]12月31日,中非联邦宣布解散。1964年7月6日,尼亚萨兰宣布独立,改国名为“马拉维”。班达仍担任政府总理。1966年7月6日,马拉维在庆祝独立2周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留在英联邦内。马拉维国民大会党主席班达成为共和国的总统,实行一党制。1971年,班达宣布自己为马拉维的终身总统,绝不允许国内有反对派的出现。

班达总统一党专政时期,马拉维实行严格的党禁。很多政治流亡人员在周边国家建立起多个政治流亡组织。例如,流亡赞比亚的“马拉维民主联盟”(MDU);流亡乌干达的“马拉维自由运动”(MFM);流亡坦桑尼亚的“马拉维社会主义者劳动党”(MSLP)等。班达总统对这些反政府的组织采取绑架、暗杀、酷刑等多种手段进行严厉打击。1979年3月,班达总统指使杀手用邮件炸弹炸伤“马拉维社会主义者联盟”的领袖阿塔蒂·姆帕卡蒂。1983年5月,马拉维自由运动领袖奥顿·契尔瓦及妻子维娜在赞比亚遭绑架,并被武装挟持回马拉维,入狱处死。国际组织曾多次谴责马拉维政府不经审判就镇压政治反对派。[3]

1991年6月,马拉维自由运动、马拉维社会主义者联盟和第二共和国大会结成联盟,组成“争取多党联合民主阵线”,旨在迫使终身总统班达退位,在马拉维实行多党制。1993年6月14日,马拉维320万人参加公决投票,结果显示有63%的人赞成实行多党制。1994年5月17日,马拉维同时举行首次多党总统及议会选举。最终,“联合民主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该党主席巴基利·穆卢齐(Bakili Muluzi)当选为马拉维的总统。5月21日,穆卢齐宣誓就任马拉维的总统。24日,穆卢齐组建新政府。1999年,马拉维举行总统及议会选举,穆卢齐实现总统的蝉联,“联合民主阵线”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

彼得·穆塔里卡

2004年5月,穆卢齐选定的“联合民主阵线”接班人宾古·瓦·穆塔里卡(Bingu wa Mutharika)赢得大选的胜利,担任马拉维的第三任总统。穆塔里卡接任以后,与党主席巴基利·穆卢齐在反腐败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2005年2月,穆塔里卡宣布辞去党内职务,因为他因对抗腐败而得不到党的支持。随后,穆塔里卡成立新的政党“马拉维民主进步党”。2009年5月,马拉维举行总统及议会大选,穆塔里卡赢得选举获连任,民主进步党则取得议会选举的胜利,成为执政党。2012年4月5日,穆塔里卡总统突发心脏病逝世。4月7日,副总统乔伊丝·班达(Joyce Banda,女)依照宪法的规定,顺利接任总统职权。班达所领导的人民党也成为执政党。2014年5月20日,马拉维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的“三合一”选举。彼得·穆塔里卡(Peter Mutharika)以36.4%的得票率,击败其他政党候选人,当选为马拉维的国家总统。

[1] P.E.N.廷德尔. 中非史[M]. 陆彤之,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573.


[2] P.E.N.廷德尔. 中非史[M]. 陆彤之,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574.
[3] 葛公尚. 万国博览·非洲卷[M].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8: 631-632.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893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