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卢旺达·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43 评论: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在1946年将卢旺达和布隆迪交给比利时托管。于是,卢旺达从委任统治地变为托管地。尽管比利时宣称在托管地的政策与委任统治时期的政策有所不同,但是殖民统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1947年,比利时成立了一个卢安达—布隆迪总督议会,作为副总督咨询机构。在总督议会43个议席中,比利时人占27席,非洲人只占16席,且非洲人代表的绝大部分是由比利时官员在当地贵族中任命的。比利时殖民当局的这点微小的让步,只不过是为了讨好当地的上层分子,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经济方面,比利时把卢旺达作为农产品和矿产原料的供应地。殖民当局推广咖啡、棉花和其他出口作物的种植,以获取高额利润。这就刺激了本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农村中,富农阶级逐渐发展起来。他们主要生产供应市场的农产品,并且使用雇工。然而,他们在经济上并不能独立,要受到殖民当局和外国公司的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特别是比属刚果的反抗斗争和宣告独立,对卢旺达和布隆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利时殖民当局看到胡图族农村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日益重要,便做出一些让步,来拉拢胡图族的上层人士。1952年,比利时在卢旺达和布隆迪建立中央、省和地区的各级参议会,使胡图族的上层集团进入参议会,从而把农村资产阶级拉到了自己一边。1954年,卢旺达废除了“乌布哈克制度”。所谓“乌布哈克制度”,即耕牛所有制。根据这种制度,大部分耕牛养在农民家里,但是却属于封建地主所有;农民为了使用耕牛,就必须为封建地主劳动,并以实物缴纳租金。这种制度废除后,根据法令规定,1/3的“出租”牛仍属封建主,其余的2/3则属于农民。这个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西族封建主对胡图族农民的剥削,但是对胡图族农村资产阶级更有利,因为他们拥有的耕牛大大超过了农民。

1957年,格雷戈瓦·卡伊班达(Gregoire Kayibanda)同胡图上层分子一起创建“胡图社会运动”(1959年9月改称“胡图解放运动党”),并发表《胡图族宣言》,要求废除种族偏见,承认土地私有权,提高胡图族地位,反对图西族人垄断权。但是它没有提出立即独立的问题。同年,图西族中上层封建分子组成“卢旺达民族联盟”,要求立即取消比利时托管而宣布独立。这个要求得到了国王基格里五世的支持。但是,卢旺达民族联盟在要求独立的同时,又要维护图西族的传统特权,企图在国内保存封建制度。

格雷戈瓦·卡伊班达

比利时殖民当局为了延续其统治,利用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的矛盾。在殖民当局的挑动下,1959年11月,胡图族与图西族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战火燃遍全国。就在此时,比利时政府改组了托管地的行政机构,废除了托管地与比属刚果的联盟,用驻节长官代替副总督,成立了由非洲人组成的立法议会和政府,实行自治。可是,驻节长官仍然保留着一切特权,政权仍然掌握在比利时殖民者手里。比利时的这种做法,是企图以形式上的改变,继续保持托管制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892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