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海湾六国的现代化模式——伊斯兰特色的现代石油工业国之路·反观石油经济的现代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45 评论:0

在大规模发现石油以前,海湾六国的经济以发展农牧业为主。海湾地区沙漠广布,其中沙特阿拉伯有一半以上的国土被沙漠所覆盖,在世界上被称为“沙漠王国”。海湾六国中最大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为225万平方公里,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仅为国土面积的5%,并且需要人工灌溉,已耕地仅有360万公顷。除沙特阿拉伯以外,其余国家国土面积均狭小,耕地更加匮乏,其中阿曼面积约为31万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10万公顷,但已耕地只有6万公顷;阿联酋为8万多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32万公顷,已耕地面积27万公顷;科威特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约1万多公顷,无土培植面积约为156公顷;卡塔尔为1万多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为2.8万公顷,已耕地只有7000公顷;最小的巴林面积仅为700多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5880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实际种植面积3780公顷。[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这六个国家的农业发展造成较大程度的限制,除了在沿海一些地区以外,其农业发展主要限于沙漠中的绿洲,农产品也主要限于椰枣、谷物和蔬菜,海湾大部分国家的农业不能实现自给自足,需要大量进口。除农业外,巴林、阿曼等国家还发展渔业、采珠业或手工业,但是这些产业尚没有使海湾六国的经济有大的起色。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石油经济以前,由每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所获得的直接或者间接收入是沙特阿拉伯的支柱产业。
石油在中东地区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海湾国家的经济命运。海湾地区拥有全世界2/3以上的石油,为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美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海湾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总共约为910亿吨,占世界剩余探明总量的64.5%、欧佩克剩余探明储量的83.3%,其中沙特的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阿联酋占9.5%,科威特占9.1%;海湾国家的石油产量同样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1998年其总产量约为1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2%、欧佩克石油总产量的72.3%,其中仅沙特的石油产量就为4亿多吨,为海湾地区总产量的2/5,阿联酋的产量约为1.1亿吨,占海湾地区总产量的1/10以上,科威特的产量相对较少,约为9000万吨,占海湾地区总产量的比例不到1/10。具体状况见表1。除石油以外,海湾地区还有丰富的天然气。截至1998年初,该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估计有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3.4%。该地区1997年天然气产量为1082亿立方米,在六国中沙特和卡塔尔的天然气产量比较突出。[2]

表1  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和产量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1999年年终号。
百分比为作者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石油对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石油经济的推动下,海湾国家改变了以往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面貌,一跃而成为世界高收入或者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不仅如此,“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加快了海湾国家社会的分化与发展,特别是大大加快了阿拉伯半岛国家从以游牧经济为基础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族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进过程”[3]。可见,石油使海湾地区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湾国家在石油美元的铺垫下走上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海湾石油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因供给弹性较低,石油价格有大幅度上提的可能性,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一般由西方公司来经营,不受国内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影响,石油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不需要雇佣大量的雇员。此外,石油收入直接进入国库,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石油工业是一种飞地式的现代化工业孤岛”[4]。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海湾的油气资源代表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这种模式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称谓,如资源富国型、高收入石油经济型、飞地型经济或食利型经济等,而国外学者通常将这种发展模式冠之以专业的经济学称谓,即“地租型”经济,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国家称之为“地租型”国家。地租型经济和地租型国家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正式提出的,地租是指供给弹性相对不足所获得的收益。在地租型国家里,国家的“非生产性”特征十分突出。海湾国家就明显具有这种特征。
海湾六国的地租型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各国的现代化基本上依附于石油之上,工业则以发展石油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主。沙特从二战以来,开始大规模开采石油,石油收入成为国家的财政支柱。1948年该国财政收入中的近70%来自于石油,经过10年之后该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沙特逐渐以参股等方式将石油资源主权和石油工业所有权从外国公司手中收回,成功实现石油工业的国有化。由于沙特石油开采成本低,净利润高,在很短的时间内沙特一改往日国内资金紧缺的状况,由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转变为石油资本输出国。1981年,沙特的石油收入达到1190亿美元,1982年人均收入为1.6万美元,同年初的海外总投资与存款为1616亿美元,被誉为“超级金融大国”。[5]另外,沙特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全新的改变,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走向成熟。经过前期的资金积累,沙特逐渐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卖原油的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石油工业的多样化发展。沙特先后在朱拜勒和延布兴建一系列大型的面向出口的石油化工企业,增建码头设施,建设吉达国际机场,建立全国公路网,改善通讯设备,提高发电能力,同时政府还积极鼓励私人投资,扶植私营企业的发展。沙特还对农业给予较大程度的重视。经过多样化的改革与调整,沙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原油的生产与加工仍然是经济的核心,石油和天然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据较高的比重。从1998年沙特的产业结构状况可以看出,石油和天然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见表2)。

表2 1998年沙特阿拉伯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在海湾其余五国中,20世纪20年代末,巴林、科威特先后发现石油,50年代,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也发现油田。目前,最年轻的国家阿联酋已经演变为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按其石油探明储量来看,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科威特的石油探明储量则居世界第五位。独立后,这五个国家效仿沙特,通过提高土地租让费、参股、联营、赎买和接管等方式陆续将石油公司收归国有,但是迄今为止,阿联酋和阿曼依旧没有实现石油公司的完全国有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些国家国内唯一的现代经济部门就是石油生产和提炼。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国内新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仍然以石油出口和石油加工为主,重点发展炼油、石油化工、天然气液化以及与石油有关的附带产业,各国的石油收入占其各自出口总收入的95%以上[6],石油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也有增强的趋势(见表3)。这些国家利用雄厚的财力不仅兴建了石化、天然气加工、建筑材料加工、发电、海水淡化等各种重点企业,同时还刺激了农业、交通运输、教育、对外贸易以及金融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各国均已实行高福利政策,国民可以接受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并可免交个人所得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津贴。此外,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家电和小轿车已经在各个家庭中普及。可见,石油对于海湾国家而言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科威特,有学者曾作出如此评价:“在科威特,石油作为唯一和真正的经济支柱,无论从什么角度、怎样强调它的作用及地位都不过分”;“没有石油资源和石油收入,就没有科威特的今天”。[7]在石油经济的带动下,海湾五国和沙特一样,迅速发展为举世瞩目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除阿曼的人均收入不足1万美元之外,其余四国均已超过,其中阿联酋和卡塔尔甚至超过了2万美元,它们已经当之无愧属于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列。

表3  油气收入在海湾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例


  
资料来源:[美]加利·G.希克和劳伦斯·G.波特主编:《千年之交的海湾》,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7页。
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在某种程度上是财富的象征,但是并不一定能代表一种优化的经济系统,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还应当认识到,虽然通常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但是财富的增多却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石油带给海湾地区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石油对该地区造成的不仅是正面的影响,同时还产生了许多不可估量的风险与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消除将直接决定海湾国家经济的前景和命运。
地租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分配失衡,进而导致畸形经济结构的形成,增加了经济的脆弱性。其原因有两点:(1) 产业结构的转换缺乏必要的物质前提;(2) 由于海湾石油资源的独霸地位和它所代表的唾手可得的现实利益极具吸引力,海湾六国政府在有意无意间往往总是将其发展视线附着在与石油相关的产业部门,而对其他产业部门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就曾提出,结构方面的迅速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他把生产结构区分为三个主要部门——A部门(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狩猎业等)、I部门(主要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水、仓储、运输和通讯等)、S部门(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娱乐、教育、服务等)。他对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国家的共同之处都是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Ⅰ部门份额显著上升,S部门呈不稳定的上升趋势。相应地,劳动力也越来越集中于后两类产业中,社会经济总的趋势是向着“工业化”和“服务化”发展。发达国家之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其生产结构转换率和劳动力转移比率较高。
从西蒙·库兹涅茨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湾六国的产业结构重心由农牧渔业向石油工业的转化是必要的,也大体上符合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转换的总规律。但是西蒙·库兹涅茨同时还指出,促使这种转换的前提一方面是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然后促使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另一个方面是技术革新,技术先在某个部门出现,然后向其他部门扩展,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海湾国家显然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它们所实现的产业结构转换“主要是仰赖石油和石油美元在短期内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用石油美元换来的”[8],并非是技术革新的结果,而且这些国家是先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然后反过来带动需求结构的转换,与工业国家正好相反。
另外,海湾国家的I部门份额上升和A部门份额下降的速度过快,导致明显的重心偏移。以海湾六国为例,通过表4可以看出,Ⅰ部门的产业占据着绝对的优势,A部门产业则明显滞后。而且在后两个部门中的产业分配也很不均衡,除了Ⅰ部门中的油气产业和S部门的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为突出外,其余产业均显不足,特别是水、电和运输电讯等产业更显得微不足道,这种状况离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还有相当的距离。海湾国家农业增长速度迅速下滑的现象令人担忧,它们在有意无意间走入了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所设定的现代化道路,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比例是经济落后的标志,这些国家在早期片面追求工业化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致使农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粮食短缺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该地区,各个国家每年均花费巨额的石油美元来进口粮食,为国家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虽然近年来一些国家在农业方面加大了力度,尤其是沙特对农业进行高投入,在农业领域引进先进技术,使国内小麦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是海湾六国整体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而且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需要政府的补贴才能得以维持。事实上,农业部门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生活消费资料,更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本积累和广阔的市场。海湾六国的这种产业结构实际上是以工养农,农业靠工业来予以扶持,而农业因为劳动生产率低下,不能为工业提供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和资金,结果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生产结构越来越不平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这种失衡的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调整,就会使社会分工、财富分配、劳动力的转移等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使社会最终演化为西方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社会。

表4  海湾六国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阿拉伯货币银行:《阿拉伯统一经济报告》,1998年。转引自钱学文《海湾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一些从事中东国家经济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一再强调,社会经济结构的非均衡性是阻碍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才可能实现经济的腾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海湾地区本身经济基础就很薄弱,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种类等客观因素所限,要使农业和其他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不太现实,也正是石油才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有所起色,不以石油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或者试图在短期内实现各类产业的均衡或者近似均衡的发展似乎也是不合乎逻辑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石油既为海湾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又限制了这一进程并规定了它的基本特征。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海湾六国以石油为核心的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还表现出许多其他的弊端和局限性。首先是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容易受到油价和市场波动的影响,经济状况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经历第一次石油风暴之后各产油国的石油收入以每年35%的速度猛增,相应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0%—20%。1980—1986年随着油价的下跌,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开始以年均24%的速度递减,其中沙特的石油出口收入由1981年的1130亿美元下降到1985年的210亿美元,1986年在与其他产油国进行的石油价格大战中石油收入又下降了56%。1986年科威特的石油收入也由1980年的176.78亿美元降至63.78亿美元,卡塔尔则由1985年的30.98亿美元锐减为18.49亿美元。相应地,1980—1986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开始以年平均1.1%—5.3%的速度下滑[9],致使这些国家经济处于低迷或者停滞不前的状态。1991年因海湾战争的影响以及世界范围内石油价格的下跌,海湾六国的经济再次跌入低谷,卡塔尔的经济还出现了负增长。1997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市场遭受巨大打击,海湾六国的石油收入再次遭受重创,其中沙特1998年比1997年减少了120亿美元。[10]
由于非产油国与产油国在经济上存在着一定的连带关系,一旦石油价格浮动,其负面影响很快也会波及到埃及、叙利亚、也门、约旦、黎巴嫩等其他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石油收入的锐减,海湾等产油国政府纷纷削减其开发援助额,并紧缩建筑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1980—1988年北也门和约旦等受援国接收的官方援助额分别减少50%以上,叙利亚则减少了近90%;1983—1987年间埃及、约旦、北也门和南也门的侨汇收入分别下降13.4%、24.3%、62.9%和33.3%。[11]这种不稳定的经济状况往往不利于政府制定持续性的发展计划。经济的不稳定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失业、外资受阻、收支失衡以及民心动荡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石油使海湾与国际之间的经济交往也变得非常敏感和谨慎。从全球范围来看,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能源和原料全球化的一根标杆,使海湾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经济之间变成为一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掣肘的微妙关系,使六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得不在一个共同的经济圈中生存和竞争。海湾虽然是最大的石油生产地,却不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相反,由于海湾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为低下,对能源的需求量十分有限,大量的石油均出口至西方工业国以及其他地区,通过该种方式转化为石油资本。石油本身既是一种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越大。据统计,1900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只有2000万吨,1921年达到32亿多吨,到1997年则达36.85亿吨。目前,西方国家进口的石油总量中约有30%是来自于海湾地区,对中东的石油能源依赖程度最大的西欧和日本从海湾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60%,美国为20%。[12]
一些专家甚至断言,在未来,一旦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资源枯竭之后,海湾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各石油消费国将越来越离不开海湾地区及其石油;反之,中东也将对全球经济构成巨大的威慑。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两次石油风暴中世界各国就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
从表面上来看,世界经济与海湾石油之间的这种关系似乎对海湾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极其有利,但实际上需要辩证地来加以分析。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因为石油的发现,一方面海湾在国际中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位迅速提升,各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另一方面,国际上为海湾过剩的石油资源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直接转化为资本,从而使国内经济建设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物质保障。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海湾石油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却对自身同样造成间接影响,它们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西方经济与海湾石油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函变关系。油价的上涨不利于西方经济发展,但是西方经济持续陷入低谷也会减少石油需求量,进而通过供求关系影响石油价格”[13]。海湾石油输出国一旦失去了国际市场而仅凭狭小的国内市场,即使是拥有再丰富的资源也只能是望梅止渴,并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进程。当前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发展节能技术以提高石油利用率,同时北海、中亚等新油田和替代能源的出现使海湾石油的国际市场份额逐渐缩小,这些情况使西方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逐渐下降;而为了应对欧佩克的石油策略,以七国集团为首的西方势力也已研究出一些对策,加之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海湾都将越来越不利。此外,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石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别国扼制其经济咽喉、威胁其经济安全的一件武器。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海湾六国石油工业的形成缺乏技术前提,没有能够与本土技术相结合,而是完全依赖于国外的技术、专家,其经济原有的依附性色彩进一步加强。
总之,自然资源并非是一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决定性要素,任何一国的资源优势仅仅是相对意义上而言,有时候反而是那些没有资源可以依赖的国家更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来看,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在毫无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却能够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从短期的经济效益来看,石油资源是海湾六国致富的源泉,但是从经济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来看,单纯建立在石油工业基础上的经济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正确发挥其资源优势、改变其“病态”的经济状况并建立优化的经济结构、增强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正是中东经济未来的发展目标。
海湾六国经济的外援性首先表现为对外籍劳动力的依赖性。在石油经济的刺激下,海湾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人口构成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海湾六国的人口基数本身比较小,近年来这些国家的人口又呈年轻化和城市化趋势发展,加之该地区的妇女劳动参与率低,导致海湾六国劳动力匮乏,而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使其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劳务需求量大增。因此,这些国家不得不大量吸收外籍劳工进入,庞大的外籍劳工队伍构成了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中,沙特、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国的外籍劳动力数量已经超过本国劳动力数量。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80—1985年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沙特国内劳动力总数约为445万,但是其中仅外籍劳动力就达到266万,为劳动力总数的近60%[14],已经超过本国劳动力的人数。至2000年,阿联酋本国国民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已不足10%。[15]卡塔尔至1999年总人口约为57万,其中只有16万为本国公民,70%左右的人口为外来人口,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南亚。[16]科威特的状况则更为严重,根据科威特计划部的统计,1997年科威特劳动力共计为121万人,而其中83.7%为外籍劳动力,本国劳动力仅占16.3%。外籍劳动力的生活习俗在这些国家要受到种种限制,社会地位也较为低下,享受的工资待遇一般比较低,且多数不能获得永久居留权。但是这些外籍劳动力却在海湾六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海湾六国对石油经济的依赖决定了它们的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另有数据表明,西欧进口石油的70%以上和日本进口石油的80%以上都是来自于中东地区特别是海湾石油输出国,因此海湾与世界市场双方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掣肘的关系。此外,六国国内技术发展滞后,资源结构比较单一,人力资源比较匮乏,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工业原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沙特曾经实施的五年发展计划从计划的制订到计划的实施都是在美国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初,沙特国内大部分民用工程项目都为美国公司所承包。此外,美国一直是沙特最大的贸易国,沙特国内所需的各种日用品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基本上都从美国进口,1947—1980年,沙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价值达500亿美元。[17]卡塔尔国内除了本国生产的石油制品和建筑材料等部分商品能够自给外,绝大部分商品和设备都需进口,其进口中的大部分商品为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此外食品和活禽的进口比例也较为突出。近些年来,卡塔尔的进口额仍然持续增高。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甚至在政治方面也依赖和受制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沙特始终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是美国的盟国。海湾战争后,海湾再次被外力所控制,支配权落入美国之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www.fmprc.gov.cn/chn/typ。
[2] 以上数据见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其海湾数据总量中包括伊朗和伊拉克在内。
[3] 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2页。
[4] 黄民兴:《论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阶段及其特点》,《西亚非洲》1994年第6期。
[5] 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页。
[6] 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页。
[7] 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8] 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9] 马秀卿:《石油·发展·挑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其中沙特、科威特、卡特尔数据分别见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160、233、256页。
[10]③ 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31页。
[11] 马秀卿:《石油·发展·挑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12] 陈建民:《当代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13] 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0页。
[14] 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1页。
[15] Tom Pierre Najem and Martin Hetherington, Good Governance in the Middle East Oil Monarchies. p.55.
[16] Ibid.,pp.51—52.
[17] 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88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