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国家发展战略、政治变革与国家干预·对保守主义的批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26 评论:0

承认吉田路线更适合当时日本的国情,承认其发展变化有客观的现实原因,是否就意味着对以吉田路线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战略持全盘肯定的态度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了比较全面而客观地论述保守主义战略的影响,下文将着重探讨对保守主义的批评。

从实际情况来看,正是由于过分专注于国家利益与经济发展,吉田路线忽略了对日本的侵略历史的反省与客观认识,这造成了日本国民普遍的对待历史问题的暧昧态度,也从而在总体上使国民意识发生了内在的分裂,反映出战后日本改造的不彻底性,这其中一大部分是保守主义应该负责的。按照日本当代学者的概括,保守政治在内政与外交方面至少造成了三个直接的影响[1]

1. 民主主义的形式化

战后掌握政治权力的是战前的政治势力,这使民主主义的实现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应该这样说,他们拖住与民主主义无关乃至敌对的思想不放,其用心只在于如何使为实现民主主义而导入的法制框架形式化。而日本国民在美国政策转变和保守势力上台的情况下,原本就不强的民主觉悟就被妨碍了,“作为主人翁的觉悟没有形成……日本国民在战后没有能确立起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日本发展道路的主体能动性”。

2. 国际和平主义被架空

“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彻底追随美国,唯经济利益是图,走上了与积极的国际和平主义南辕北辙的道路。宪法并没有‘一国和平主义’的思想,而日本的保守政治所坚持的正是‘一国和平主义’货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只关注经济发展,而且由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加上保守派的长期掌权,“日本的战争责任、加害者责任的暧昧化造成了只以为自己是牺牲者、受害者的国民心理;而作为对近邻各国的加害者,虽然有逃脱不了的重责,但正视它的态度受到了弱化”。而今天日本国民普遍对于战争责任的麻木态度,也正是保守派政治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3. 日本从亚洲游离

美苏冷战导致的美国对日政策转变与保守政治的上台,使得原本应该彻底进行的肃清军国主义、追究战争责任半途而废,这直接使蒙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以复杂的目光关注着日本”。美国主导下的对日和平条约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排除了亚洲各国,这使日本游离于亚洲之外。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政治也没有认识到要去弥补这一缺陷,反而把追随美国作为唯一的认识。因为,这些拒绝充分反省军国主义和日本战争犯罪的保守政客心里“原本就没有什么探索指定独自的亚洲政策的精神基础”。这也是影响深远的,导致大多数日本国民对自己加害国的反省以及对亚洲的认识是畸形的。

该学者还认为,倘若美国民主化、非军事化政策“被忠实执行了的话,战后日本的发展方向则可能有很大的不同”[2]。“美国的对日政策转变使得与战前一脉相承的日本保守政治势力实现政治复权并得以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日本保守政治所做的是,对外全面与美国的战略、政策协调,而在国内则极力使美国遗留下的民主制度成为空洞的形式以至于废止,导入并确立与自己的保守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3]

这是有良知的日本学者所做的负责任的检讨。当前日本所表现出的种种迹象莫不有保守主义政治留下的阴影。不管是吉田茂还是鸠山一郎,这些人不但是战后的新保守派,而且都与战前有着不可隔绝的联系,正是这种前后的延续性,使他们在战后反省历史问题时存在固有的不彻底性。而作为日本垄断资产阶级代表的、在战后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其保守性也更体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上。日本保守主义政治留给当代日本人的遗产,不仅是吉田路线,也不仅是大国主义追求,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问题,与此相关的就是在整体上日本国民意识中的矛盾现象。

这种矛盾现象具体体现在对待7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战略的态度上。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无论是中曾根还是小泽都曾获得了很大的支持,但同时,在保守主义内部和外部都对这种大国主义倾向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尖锐批评,这也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

比如,小泽一郎的主张在原保守阵营内部就遭到了反对。前副首相后藤田正晴发表谈话称:小泽的“普通国家”论是“大国主义、霸权主义,搞得不好有可能导致日本走向依靠军事实力的方向”。前首相宫泽喜一则担心小泽的主张“会突破迄今执行的路线,实行军事国家所需要的装备”,其结果“会引发一场(日本进行)核武装的议论”。武村正义在其著作《小而闪光的国家》中则主张,日本“要遵守宪法”,要向世界表明“不再进行侵略战争的决心”,“不谋求可能导致成为军事大国的、拥有军事实力的政治大国”。他进而表示:日本“没有必要使军事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膨胀”,不赞成日本在国际上“做出与国力相应的军事贡献”。他实际上不点名地对小泽一郎的主张进行了批评。[4]

国民意识的矛盾心态还体现在对右翼势力的态度上。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急剧抬头,活动日益频繁,它们经常制造针对政府、政党、企业、法院、报社以及社会进步团体的各类恐怖事件。据统计,在1989—1993 年期间, 右翼团体制造的恐怖事件就多达66起。另据估计,日本国内的右翼团体成员已有12万之多。这些右翼组织和右翼团体往往冠以“革新”“爱国”“进步”之名,行倒开“历史之车”之实。它们否认侵略事实,反对道歉;主张修改现行宪法,坚持“天皇至高无上”,反对和平民主;它们还通过蛊惑人心的舆论宣传迷惑大批对历史了解甚少不明真相的日本人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这些右翼组织在日本拥有不少的支持者,特别是得到了保守政治家、旧军人和他们的子孙以及战死者遗族等的支持。

尽管右倾保守势力十分强大,他们对日本政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国民当中支持进步、反对右倾保守的人也绝非少数。日本现行宪法对右倾势力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束缚作用,这部宪法总的来说反映了大部分日本国民的意愿,受到广大国民的拥护,尽管一些右倾势力屡屡掀起改宪之风,但和平宪法仍岿然不动。随着日本经济的日益发展,日本在世界各地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经济利益,这也制约了日本政治的进一步右转。

这些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和平主义的思想原则已在日本深入人心,对国民意识的渗透也日久弥深,“成为多种衍生性思潮和战略设计的底色”。和平民主主义与右倾保守主义之间长期纠葛、互相制约的现象由来已久,而且还将继续伴随日本政治、社会发展的始终。

矛盾不但体现在民间,还体现在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身上。小泽一郎也主张,为使日本能在亚太地区发挥作用,应直面历史,不否认侵略责任,该反省的反省、该清算的清算,以消除邻国对日本的不信任和警戒感。倘若能够真正尊重历史,把这一套说辞付诸实践,那么,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新保守主义”了。然而,紧接着在对战争的定义上,小泽畸形的矛盾心理便展现无疑了,他认为,“世界上有所谓‘侵略战争’或‘正义战争’,但是何谓侵略,何谓正义,依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这是非常抽象的、主观的。‘战争’事实上就是对人的杀戮行为,把这种行为加上价值的评价很明显是错误的”[5]。 由此可以看出,小泽的历史观貌似明朗,实际是为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他两眼还是只盯着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这些更为“直接”的问题,保守主义的特质由此可见一斑。

2001年10月8日,小泉纯一郎参观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血肉长城”巨幅雕塑前鞠躬、献花圈,并默哀,这是日本政府首脑第一次在这里献花圈。小泉表示,对过去那场侵略战争中的中国死难者表示道歉和哀悼,并称对过去的历史要反省。然而,卢沟桥畔的道歉与反省言犹在耳,半年之后小泉却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失信于亚洲邻国。且不管小泉的参拜是出于什么目的,最起码这一行动表明,参拜是可以取悦日本国内某些人的。而同时,日本各界也不断发起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反对向伊拉克派兵的各种游行示威活动。而这正反映出保守主义政治在日本国民中造成的分裂。

近来,日本政坛所发生的种种变化,都与吉田保守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小泉继任者的安倍晋三执政不到一年就被迫下台,其原因就是当代日本人因吉田路线所产生的分歧。[6] 然而,在东北亚没有出现大变动的情况下,日本不会放弃安全问题上依靠美国而专注于经济政策的吉田主义。正如著名日本问题专家理查德·塞谬尔斯所指出的那样:“吉田主义的某些方面会被放弃,但要看到,另一些方面是很难放弃的。比如没有人主张提高占国内生产总值1%这一防卫预算的上限。”塞谬尔斯认为,日本之所以会出现主张提高独立性、与美国保持距离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在亚洲的崛起和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逐渐下降所致。[7]笔者认为,塞氏的观点过于强调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日本国内特别是自民党内右翼势力的历史延续性。

本章对战后日本保守主义政治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笔者对日本保守主义持辩证态度。一方面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指出,保守主义要为当代日本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与侵略战争历史相关的问题负主要责任。保守联合长期执政日本,先期正确的发展战略使日本成长为经济大国,后期则使日本在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过程中,国民意识领域出现分裂与矛盾,这都与保守政治主导下的日本对战争责任反省不彻底有关。而这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亚洲受到各曾遭日本侵略的国家的密切关注。对日本而言,无论是“脱亚”还是“入亚”,国家政治与国民意识层面上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反省将是它无法逃避的。

目前的日本正处于冷战结束后的新时期,既面临重新审视和调整与主要盟国——美国及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与政策的需要,又在文化与社会方面面对全球化、信息化与民主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新局面,需要对80年代以来的“日本独特论”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总之,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现在的日本都正处于新的转折关头。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守主义及其遗产都是日本各界需要重新认识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其他各国特别是亚洲其他国家认识日本、了解日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1] 浅井基文:《日本新保守主义》,第46—48页。
[2] 浅井基文:《日本新保守主义》,第46页。
[3] 同上书,第49页。
[4] 赵阶琦:《当前日本政局的动向》,载《日本学刊》,1994年,第6期。
[5] 小泽一郎:《日本改造计划》,连载于美国纽约《世界日报》,1993年9—10月。转引自田培良:《日本政局的演变及对外政策趋向》,《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4期。
[6] 格温·戴尔:《自民党衰落了吗?》,“日本时报网”9月20日文章,参见《参考消息》,2007年9月23日。
[7] 《日美同盟出现裂痕?》,《参考消息》,2007年9月7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879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