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北美现代化的动力·西部开发与国内市场的扩大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44 评论:0

美国和加拿大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领土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边疆的持续向西部推进。虽然美国历史学家特纳的边疆假说由于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但是,西部广阔自由土地的存在以及定居地的不断推进的确对当时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它本身也是上述两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强大推动力之一。

领土的扩张和联邦公地制度的建立为西部开发打开了方便之门。西部不仅拥有丰饶的土地、肥美的平原、丰富的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还拥有便利的大湖—密西西比航运体系,为日后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和加拿大正是在上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掀起了规模宏大的西部拓殖和开发运动。

第一,西部开发作为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运动,其本身就是美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就是以农业、畜牧业和矿业边疆为特色的三大开发性行业的兴起。密西西比河流域东半部由于土质、降水和光照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北部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化的小麦种植带,南部则成为棉花的主产区。1859年,美国中西部的小麦产量已经占整个国家小麦产量的54.9%。而到1900年,美国共有农场用地8.41202亿英亩,其中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包括中北部、中南部和大西部共有6.71495亿英亩,占全国耕地比例接近80%。[1]1930年,美国全国销售农产品价值96.1亿美元,其中东北部和原来的南部实现销售收入19亿美元,大西部77.1亿美元,后者占到了全国农业收入的80%。[2]不仅如此,西部还是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最为典型的地区,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先锋。

而以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为开端的远西部矿业边疆是另一种颇具特色的西部产业。从1849年直到19世纪末,采矿者的足迹从加利福尼亚延伸到南到墨西哥边境、北至阿拉斯加的整个西部山区,开发形式也从最初简单的沙里淘金到机械化采矿,为西部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远西部采矿业的兴起,使美国直到1898年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产金国的地位。从1848到1931年,远西部矿区产的黄金和白银的价值分别达到了42亿美元和31亿美元。”[3]

第二,西部开发又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移民运动。179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每年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到西部定居的移民超过10万人,密西西比河以东的老西部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很快就填满了。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字,1790年,美国全国人口392.9万人,主要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地区,西部只有大约20万人。而随着美国的移民和边疆呈波浪型向西部推进,西部人口也持续增加。到1830年,美国全国人口1286.1万,西部人口比例上升到了28.5%;1860年,美国全国人口增加到3144.4万人,西部人口比例上升到了50.8%。[4]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不断向西部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海内外移民自东往西的水平方向移动,还伴随着从乡村到城市的向心移动。西部的城市化也紧随东部的步伐。到1860年,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城市化人口已经占到了全国城市化人口总数的29.3%。而随着西部人口的增加,美国的人口中心也不断西移:1890年,它已经从大西洋岸边移到了印第安那中部;到1920年,它又向西移动了62英里;1960年,美国的人口中心已经移到了伊利诺伊的塞勒姆附近。

第三,交通和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为西部的经济发展和移民提供了便利,而且推动它迅速走出自给经济模式,与快速工业化的东北部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1800年以后,内地通讯和交通的改进是美国国内贸易扩张的基本因素。”[5]在西部开发初期,东西之间交通极端不便,西部货物陆上运输30英里的费用与穿越大西洋的运费等同。即便是税道,陆上货运的费用仍然高达30—60分/吨英里。在西部开发初期,移民只能通过密西西比水系,转口新奥尔良把产品运送出去,而且由于当时东北部对西部开发抱有顾虑,西部起初是南部的宠儿,在各个方面同南部联系密切。以伊利运河的开挖为标志,通过大规模的运河开凿和铁路建设,美国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在19世纪上半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水系,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又为美国各地之间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运输通道。交通改善的直接结果就是东西之间运输费用的降低。内战前,从芝加哥到纽约之间铁路运输小麦的费用是34.8分/蒲式耳,即大约是1.2分/吨英里。1815—1860年,美国陆地运输货物的费用下降了95%。[6]东西方之间陆路交通运输费用的降低导致了美国区域关系的重组,西部逐渐脱离南部阵营,与东北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860年,俄亥俄河3/4的贸易流向是向东翻越阿巴拉契亚山,新奥尔良已经不再重要了。整个西部地区,在1839年的时候,在其2670万元的地区外贸易额中,只有710万元是北部进行的,其余产品是输往南部和国外;而到1860年,西部地区外贸易额增长到了1.893亿美元,连同北部的贸易额1.076亿美元,超过它同南部和国外贸易的总和。[7]

第四,在与东北部日益密切的联系的基础上,中西部也追随东北地区,在繁荣的农业基础上,走上了向工业化转变的道路。美国的工业化虽然起始于斯莱特模仿英国技术建立的纺织厂,但在19世纪的发展中,它越来越具有自发展的倾向。繁荣的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东北地区在繁荣的农业基础上率先实现了向工业化的转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指出:“东北部的市场本身就足够大到维持一个相当的工业基础,而对西部食品日益扩大的需求市场则通过铁路和运河把东西部联合在了一起。”[8]

中西部拥有第二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交通运输便利,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运河系统和后来密如蛛网的铁路保证了中西部城市可以把触角伸展到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的任何地区;重工业发展所必需的两大资源优势: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和高品位的铁矿资源;加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丰富的农副产品和自然资源,西部农牧业的发展为中西部农畜产品加工工业提供了基础,而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木材加工工业提供了保障。“在19世纪后期,中西部是全国主要的木材、铁矿、谷物、牲畜、出产地和领先的煤炭供应地。坐落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怀抱中,中西部城市似乎不可避免地要向制造业的荣耀迈进。”[9]以芝加哥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正是借助工业化的推动,逐渐从地区性的商业中心发展成为同东北部联系紧密而又并驾齐驱的经济中心,完成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

最后,作为美加历史上特有的现象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带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减少了美国对欧洲市场的依赖。19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通过系统开发本国资源,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工业产品的主要消化市场,外贸和外资所占比例都较小。美国在“长19世纪[1790—1914]产出的迅速增长这一整体现象主要是由于生产诸要素供应的扩展”[10] 。可是在美国刚刚独立之际,“这个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障碍是国内市场的狭小和分散以及看不出任何扩张迹象的国际市场”[11]。实际上,一直到殖民地时期末,相比于国际贸易,北美13州之间的贸易还并不发达,而且地区之间差别非常严重:在1768—1772年北美各地的贸易中,新英格兰出口到其他殖民地的商品相当于其出口海外的产品价值的64%,中部39%,而上南部和下南部分别只有8%和17%。[12]不过,进入19世纪尤其是1815年以后,随着国内贸易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起先是中心城市与其边缘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换的增加,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推进,中心城市的辐射边缘也从原来的地区内部延伸到了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后来又随着铁路的延长而伸展到大草原和远西部。新英格兰—大湖区制造业带的工业化和西部开发成为一个相互推动的双向作用过程,由此带来了国内市场的迅速扩大。到1839年,美国国内贸易额首次超过国际贸易。随后,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到1860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额从原来的1.02亿美元增加到3.16亿美元,国内贸易则从1.09亿美元增加到4.80亿美元;到1910年,美国国内贸易达到300亿美元,相当于对外贸易的10倍。[13]因此,有人认为:美国“以前由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由国内商业所代替。”[14]著名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也指出,美国在1815—1860年之间“发生了一个从依靠大西洋经济到依靠我们自己的内部经济作为扩张的主要动力的根本性转变”[15]

总之,西部开发是北美经济现代化的一股非常重要的拉动力量,通过庞大的移民和形式多样的边疆开发,不仅西部本身迅速实现了从荒野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而且还为工业化的推进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西部开发,美国东部的工业化很快就会受到市场狭小的限制,不会有新英格兰—大湖区工业带的崛起,美国当然也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完成从欧洲的经济边缘到经济中心的转变。

[1] 美国商务部:《美国历史统计》,第460页。
[2] 同上书,第464页。
[3] 周钢:《西部开发与美国现代化》,《求是杂志》2005年第21期,第57页。
[4] 斯坦利·恩格尔曼、罗伯特·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2卷,第189页。
[5] 西德尼·拉特纳等:《美国经济的演变》,第231页。
[6] 乔治·罗格斯·泰勒:《美国交通运输革命1815—1860》,第135页。
[7] 格兰·波特:《美国经济史百科》,第272页。
[8] 道格拉斯·诺思:《美国的经济增长,1790—1860》,第206页。
[9] J.C.蒂夫德:《中心地区的城市:中西部工业区的兴衰》,第50—51页。
[10] 斯坦利·恩格尔曼、罗伯特·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2卷,第12页。
[11] 道格拉斯·诺思:《美国的经济增长1790—1860》,第22页。
[12] 格兰·波特:《美国经济史百科》,第267页。
[13] 同上书,第273页。
[14] 西德尼·拉特纳等:《美国经济的演变:增长、福利与决策》,第208页。
[15] 道格拉斯·诺思:《美国的经济增长1790—1860》,第67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875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