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农奴制的危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05 评论:0

19世纪中叶,西欧主要国家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俄国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农奴制国家,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

尽管如此,资本主义也有所发展。工业企业的数目增多了,自由雇佣劳动的使用也增多了。1804年,俄国手工工场为1 200家,1825—1828年为1 800家,到50年代后半期则约为2 800家[1]。自由雇佣劳动工人在全部工人中占据了很大比例,不过这些雇佣工人中大部分仍是农奴。

工场手工业和雇佣劳动制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细密,为采用机器生产提供了条件。1804年,俄国在棉纺织业中开始使用蒸汽机。1812年莫斯科已经有11家纺织厂,780台纺织机。到1850年,纺织工业基本上工厂化[2]。造纸、制糖等部门也相继采用机器生产。

由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扩大,俄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卷入商品经济的漩涡。农村中的一些地主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放弃封闭的自然经济,逐渐转向商品经济。地主不但从事商品粮的生产,而且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手工工场。这就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农奴制开始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

但是与同时期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受到封建农奴制的严重阻碍。一方面,虽然工厂中雇用了农奴,但是他们没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农奴制下的自然经济和农民购买力低下,难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原料来源,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到19世纪中叶,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农奴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农奴制度的危机也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暴动的农民不仅拒绝给地主服劳役和缴纳代役租,而且提出彻底废除农奴制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从1826—1854年,俄国共发生了709起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3]。工人、士兵也掀起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暴动。农民和农奴的起义、人民运动震撼了封建农奴制度的基础,集中地反映了农奴制危机的加深,“农奴状态已经成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了”。

[1]刘祚昌, 光仁洪, 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7页。
[2]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12页。
[3]金卫星,刘大明主编:《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2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17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