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英国的胜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23 评论:0

通过以上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的损失很大。在印度,法国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法国虽然被允许保留其沿海几个贸易站,但是不能在印度维持军队,这样就被剥夺了征服印度的可能;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及西印度几个岛屿;在南美,法国只保留圭亚那据点,英国则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河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以及格林纳达岛(在西印度)。从此,法国失去了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在海上的优势和在殖民地占有上的优势,登上了“海上霸主”的宝座。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当时,以英国为核心,辐射到各殖民地的商业贸易圈基本形成。在这个贸易圈内,“作为宗主国的英国提供工业品或生产制成品,美洲殖民地提供烟草、鱼类及海防仓库,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提供蔗糖及其他热带农副产品,印度则提供香料”[1]

为什么在英法长期海上争霸中英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首先,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英国较法国优越。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代表人民利益的议会而不是专制的国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政治体制上的更新和构建。这一制度与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比,环境更加宽松、自由和开放,从而为英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就使英国在与法国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在以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人开拓疆土,用战争构筑起庞大的殖民帝国。这个帝国是以商业与贸易为目标的,而这是与英国的新政治制度不可分的。正如一位英国学者在1708年写道:“大不列颠的确是各国中最适于商业的国家,这是由于它的岛国的位置,同样也是由于它的政体的自由和优越性所致。”[2]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也指出:“到18世纪前英国就实行了一套由议会控制国家财政的体系,使英国在争霸斗争中占有很大优势。英国政府的开支和国债增长并没有损害(也许实际是促进了)英国在商业和工业领域的投资,而法国在多数情况下似乎是鼓励那些有剩余资金的人去收买官职或年金,而不是鼓励他们将钱投到生产中去。”[3]

其次,从经济基础方面看,英国比法国要好。在1550—1650年间英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很快,这奠定了英国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三十年战争增加了对于军事物资的需求,因而刺激了英国采矿业、冶金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来自德国、法国及弗兰德斯的移民带来的新技术,也促进了这个发展。到17世纪,呢绒工业依然是英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它的产品的出口给国家带来巨额的收入。煤的开采也有很大的增长,产量从1550年的200万吨增至1700年的300万吨。煤作为燃料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业部门。这个时期的大炮、火药、硝石、玻璃、纸张、明矾及盐的生产也有显著的进步。法国工业在产量方面与英国相埒,然而法国人口为英国人口的三倍以上,而且法国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的生产,而英国工业则以纺织品及金属制品为主,因而在质的方面超过法国。当时,“英国内陆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加上来自殖民地和航运的利润,开始造就一个坚固的经济基础,使伦敦政府在将来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可以依赖”。[4]英国工业及贸易的发展,既有利于建设强大的海军,又成为对法战争的有力的经济基础。

再次,从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方面看,英国比法国强大。英国是一个岛国,岛国民族兼具有保持自己个性和面向海洋发展的特性,这使英国素来重视海军的建设。近代早期,英国通过长期的海上劫掠活动培养出了一批日后英国皇家海军的精英。自从17世纪革命以来,英国就把经营海外事业、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在克伦威尔时代,英国加强海军的建设。共和国的海军“舰队在17世纪4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场更新,规模扩大了一倍多,从39艘战舰(1649年)增到80艘(1651年)”[5]。到18世纪,英国海军之强,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比如,在英法七年战争期间,“英国在大战高潮时,拥有一支超过120艘主力舰的舰队”[6]。而法国则一直对欧洲霸权的兴趣比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兴趣更大。自从16世纪以来,法国统治者就处心积虑夺取在意大利的地盘,并且与哈布斯堡王朝争雄长。只有到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到了19世纪,法国才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海外殖民扩张。英国海军在英法争霸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方面,它保护了英国的商业及其领土的安全,另一方面,它切断了法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使法国海外殖民地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最后,从向殖民地移民的人数方面看,英国要比法国多。到1688年为止,有30万英国移民聚居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的沿海地带,而法国移民只有2万人,他们散居在加拿大及密西西比河流域。法国移民少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1)法国政府严禁法国新教徒移往殖民地,而英国则对新教徒向海外移民采取放任态度。(2)法国国内土地肥沃,法国农民留恋故土不愿远徙海外;而英国农民则在圈地运动的影响下流离失所,只好到海外谋生。(3)英国也有少数乡绅到新世界去。物价上涨和固定地租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同时由于他们多半信仰清教,也失去了担任官职的资格。英属殖民地上的移民人数众多,在英法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英方的战斗力,成为英国在北美战场上打败法国的主要原因[7]

[1]转引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2][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1页。
[3][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78页。
[4][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59页。
[5][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58页。
[6][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108页。
[7]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1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英法争霸
下一篇:英国宪章运动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