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急起直追的德国城市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78 评论:0

1871—1910年,是德国近现代历史上经济社会结构巨变的时期,在短短的29年间德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19世纪中叶之前,德国共有38个各自为政的小邦国统治着3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国家分裂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经过1864年对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最终于1871年实现了民族统一,此后开始真正步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轨道。德国首先在全国统一了货币、度量衡、邮政和外贸制度,并建立了中央德国银行,所有这些改革都有力地推动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大量为农业提供了机械装备,使农村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同时使得城市中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快速扩张,从而吸引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德国的城市化进程[1]

德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比英国、法国和美国都晚,但城市化速度快,城市改革比较彻底。它只用了6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城市化。1891年,德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到1900年,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已达54.4%,远远超过法国、美国和俄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它紧追英国不舍,60—70年代与英国相差无几,城市化率均在70%~80%之间。可是,到了1980年,它一举超过了英国,城市化率高达92%,属世界最前列之一。美国学者帕尔默·科尔顿写道:“德国,这块布满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古代城镇,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土地,1870年之后,在现代工业都市化方面已经堪与英国相匹敌。”

德国城市化发展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2]。第一是城市化的速度快,实现城市化所用的时间少于法、美等国。德国在1910年基本实现城市化,它所用的时间与英国相近,少于法国和美国,而法国和美国分别在1931年和1920年基本实现城市化。

第二是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从城市规模看,到基本实现城市化的1910年,全国21.3%的人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3.4%的人生活在l~1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5.4%的人生活在2 000~10 000人口的城镇,约40%的人生活在2 000人口以下的小镇或农村。从城市功能看,有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城市,如慕尼黑、明斯特等;有工业城市,如埃森、波鸿、格尔森基兴、杜塞尔多夫、纽伦堡、马格德堡、莱比锡等;有海港城市,如汉堡、不莱梅、基尔等;有文化城市,如柏林、波恩、威斯巴登等。从地域分布看,德国西南部和中部城市相对偏多,北部和东部较少,但未出现布局明显失衡状况。虽然德国也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如柏林、汉堡、慕尼黑等,但无畸形发展的现象。

第三是德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呈波浪式状态,两者之间互为影响,并有互补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德国向国外移民逐渐减少,国内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在德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引发的国内人口流动对城市的迅速扩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中城市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多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的转移流浪潮。到1907年,在莱茵兰的大城市中,流入人口比例高达46.7%,威斯特发仑更是高达59.9%。就整个德国而言,50%以上的人口在这数十年中都进行过迁移(工业化时期)[3]。大规模的国内人口流动大大加速了德国城市化进程,对德国社会的整体人口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促进了德国城乡人口结构比重的改变,使德国城市人口数量在短时期内超过农村人口,成为国家的主体居民。城市化为农村多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活跃了城市中正在发展的经济,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德国的城市化与人口流动互为影响,互为补充。德国19世纪中叶开始的城市化痕迹至今依稀可见,形成了今日德国城市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化及其特点的比较,说明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规律,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因国而异。各国在进行自己的城市化过程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走自己的城市化道路。同时,在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众多的城市问题,如城市社区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城市社会的弊病或病态。城市问题主要包括:贫困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住宅拥挤、交通和通讯问题及社会治安问题等。城市问题解决得不好,延误了时机,就可能酿成“城市病”,反过来也会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各种城市问题就成了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在欧美各国的实践中,有一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1]陈丙欣、叶裕民:《德国政府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及启示》,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0页。
[3]邢来顺:《德国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及其特点》,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09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