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93 评论: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的规模、深度、影响都要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体现了不少新的特点。

(一)科学与技术、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技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的进步,生产的进步又反过来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又推动科学的进步,其作用顺序依次是生产、技术、科学层层逐步推进的。以18世纪60年代棉纺织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为突破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英国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始国,不仅因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科学发展的中心,如拥有牛顿、波义耳等伟大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它拥有许多掌握熟练技术的能工巧匠。这些众多的能工巧匠,使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成果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起到了主导型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成果都是这些能工巧匠实践经验的结晶。如飞梭的发明者凯伊是机械师;水利纺纱机是木匠海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斯夫原是织工;同样也是织工的克伦普顿发明了骡机;就连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技术成就蒸汽机,也是当过钟表匠和大学仪器修理工的瓦特发明的;还有发明轮船的宝石工人冒尔顿;发明了焦炭炼钢法的工厂主达比父子等等。由此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能工巧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成为新技术的带头人,他们的革新主要依靠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科学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多少,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真正地结合起来。然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发明的影响。“掌握实际知识与了解背后的原因的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成为了今日的支配力量。”[1]没有物理学、生物学、热学、化学等方面理论的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不会有如此巨大的成就的。

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它们之间的作用顺序是科学、技术、生产依次推进发展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多数发明与技术进步已经不是主要依靠能工巧匠的实践经验,而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与技术的很好结合,也导致了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的时间大大缩短。例如,由于电的广泛应用,从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到19世纪80年代一系列电学应用技术的出现,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时间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缩短了一半。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地提升。以美国为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先后建立了农业局、科学院等研究机构。1872年爱迪生建立第一个工业试验室,到了1913年,美国著名的工业试验室已经发展到65个,并且还从大学吸收了近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二)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步进行,相互促进,而且有的是交叉进行,因此发展更迅速,扩张范围更广。与主要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多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的。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等都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发明和创造。英国人贝塞麦、托马斯等发明的炼钢技术曾经引领欧洲多时。但在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汽车的制造和改进当中,德国人的功劳是最大的。美国人发明了他们引以自豪的电灯、电话、T型汽车、电影、收音机等。法国人也发明了人造纤维、橡胶轮胎等。这些只是各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成果,其实还有很多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是无法一一列举清楚的。很明显,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几乎垄断了所有重要的新机器发明和新生产方法不同,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自己的贡献。而且它们相互促进,在一方获得重大的突破性的成果后,很快被其他的国家所吸收。各国也争取自己能够获得某一方面的领先技术,这样各方你追我赶,加快了技术的改进与更新。特别是英、美、德、法四国,到1900年它们的工业产量已占全世界工业产值的72%。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英国、美国北部和法国已经完成和接近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潮期,如美国的南部、德国和俄国;或刚刚起步,如亚洲的日本、中国、印度等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还没有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之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已经开始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不管是哪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先进技术成果,都是他们十分渴求的,都会对他们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这样大多数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财力选择购买这些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发展显得更加迅速。有些国家还呈现出了跳跃式的发展,直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水平过渡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平。这方面的代表是德国和日本。刚刚独立的德国正好赶上两次工业革命,充分地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到19世纪末一跃成为欧洲最具实力的列强之一。亚洲的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推动下,学习并掌握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克服了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的特点,一跃成为亚洲的霸主,并在20世纪初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沙俄帝国。

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但在欧洲这个中心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不再是英国的一枝独秀,而且在北美也形成了一个中心,这样地域上的分布也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先进的交通工具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兴起,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其他先进的技术也很快地传遍了世界各地,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发生在重工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扩展到其他行业,但是,主要以轻工业为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如机器制造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凯利、贝塞麦、托马斯、马丁和西门子等的炼钢法,以及后来发明的电炉炼钢法,使得钢产量剧增。钢产量的剧增,导致了其价格猛跌,低价又导致了钢铁迅速在很多部门和领域代替了铁,应用的范围扩大。钢铁技术的进步,不但引起了原有的重工业如采煤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等的飞跃发展,而且促进了其他以钢铁为原料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如电力工业、电器制造、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等。重工业很快地成为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工业已经在世界工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8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05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