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96 评论:0

(一)“战国时代”的结束与德川幕府的建立

自12世纪末开始,日本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双重政府:一个是设在京都,以天皇为首的文官朝廷,没有任何实权,天皇仅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另一个是以将军为首的幕府,独揽国家大权,是事实上的中央政府。自15世纪中叶起,由于将军的权力受到削弱,各地守护大名[1]形成强有力的割据势力,彼此混战,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

大名为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奖励农业,开矿办厂,发展冶金和武器生产,铸造钱币,发展工商业,使封建地区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战国时期的大名争雄,在破坏经济的同时也导致大名经济实力的分化:一部分土地广、人口多的大名靠发展经济和战争兼并,势力有所增强;另一部分大名则由于经营不善或战争失利等原因而衰落。战国时代,大名控制或支持下的一些城市的兴起,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名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并从中获利,同时也活跃了经济[2]。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国内统一市场开始形成,为政治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各大名为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迫切需要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这样,实现国内统一的条件基本具备。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完全从属于大名领国的军事和政治,工商业者的独立性有限,因此他们不能像西欧的工商业者那样成为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势力,以致统一运动必须由封建大名来完成[3]

在兼并战争中,中等封建主织田信长通过鼓励工商业、没收寺院土地、提倡天主教等措施,势力日益强盛。他不断吞并割据势力,并于1573年推翻了室町幕府,成为全国最有势力的大名,奠定了日本统一的基础。

1582年,织田信长因部下叛乱被迫自杀。其部下丰臣秀吉打着天皇的旗号,继续进行统一战争,到1590年,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分裂局面,初步实现了日本的统一。在统一过程中,丰臣秀吉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建立起以大阪为中心的全国市场,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但同时又对工商业者进行严格控制,取消城市自治,对外贸易实行特许制度。这样,处于萌芽状态的市民自治运动被扼杀了,已经动摇了的封建制度重新巩固起来。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推行侵略政策,于1592年和1597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皆以失败告终。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夺取了政权,在江户(东京)设立幕府,开始了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时期(1603—1868年)。

(二)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建立了完整的幕藩体制。“幕”即幕府,是中央政府机关,将军是幕府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实权。“藩”即藩国,是将军分封给地方大名的领地及其统治机构。

幕藩体制的经济基础是幕藩领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这一体制下,全国的土地基本上分为幕领和大名领(藩)。幕领又分为直辖地(天领)和旗本(幕府的直参家臣)领,大名领分为藩直辖地和家臣给地。幕府直参的武士和各藩藩士都没有给地,有的由幕府或藩支给一部分俸米[4]。各级封建主都将土地分成小块,由农民耕种,从他们身上榨取“年贡”和各种赋税,农民对其耕种的土地拥有“永久租佃权”,从而形成日本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士治农,农养士”的原则[5]

各藩大名在其藩领内享有行政、司法、军事、警察、税收等各方面的全权统治。但由于大名的领地是由将军分封的,所以大名必须效忠于将军。德川幕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大名反叛,于1615年颁布“武家诸法度”,详细规定了大名及其以下武士必须遵循的法则。该法则规定除本藩以外,不得与他藩之人往来;修缮居城必须上报,禁止修建新城堡;禁止私自与外藩通婚等。以后幕府又对法则屡加修改,成为控制地方的基本法。

德川幕府还对大名领地的配置进行牵制。所有大名被分为三类:“亲藩大名”是德川氏同族;“谱代大名”是德川氏的旧家臣,或德川幕府建立前臣服于德川家的大名;“外样大名”是关原之战后臣服于德川将军的大名。前两类可以参加幕政,担任幕府要职,其领地交错分布在幕府直辖领地和外样大名领地之间;外样大名不得参加幕政,其领地被分隔安置在边远地区,并且不得互相接近。此外,德川幕府还规定大名必须每隔一年到江户参觐将军一次;其妻子则常住江户作为人质,此为“参觐交代”制度[6]

幕藩体制下,日本实行世袭的等级制度。不仅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和被统治阶级的农工商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而且统治阶级的武士内部也存在森严的阶层序列,它是靠世袭制的原则来维持的。幕府中在将军下设大老(临时任命的最高官职)、老中(处理日常政务的常设职务)和若年寄(老中的辅佐),这三个执政要职被世袭大名[7]所占据,他们依据各自的门第而得到任命。作为实务官的各奉行、监察官的大目付和目付等官职,也全都被德川直属武士的旗本所占据,并依照门第加以任命。各藩的家老(执政官)、奉行以下的差役也都是从各藩的家臣中按门第任命的。幕藩体制下的封建统治最大的特点是,幕府和藩的各个统治机构是依据门第和世袭原则来维持的。因此,要成为老中就必须出生于具有该门第的世袭大名家庭,成为藩主;要成为各藩的家老,就必须出生于具有该门第的家庭,成为该家庭的户主。相反,如果出生于下级武士家庭就必须终生成为下级武士,如果出生于农民家庭就必须终生当农民[8]

(三)幕藩体制下的日本社会

统一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确立,为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德川幕府统治的前半期,日本的封建经济仍有较大发展。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长,市场活跃,手工业发展,对外贸易复苏,商品经济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积极补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导致社会分化和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刺激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消费欲望,奢侈之风使大将军和大部分大名因挥霍无度而负债累累。他们不得不以加强封建剥削和削减武士禄米来弥补亏空[9]。与此同时,商人的经济实力却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大为增强,他们成为大将军、大名、武士、市民和农民的债权人,既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又在经济上不同程度地控制着封建统治阶级的不同阶层。由于和平时期战争减少,武士的作用日渐下降,特别是那些为数众多的下级武士,因将军和大名经常削减或停发其俸禄而日益陷入贫困。为了解救经济困境,他们或出卖武士称号给商人,或收富商子弟为养子,或同富商联姻,甚至亲自过继给商人做养子,成为商人化的武士。这样,武士加入商人队伍,商人跻身武士行列,二者逐渐接近,相互融合。武士的变化加剧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使一部分对封建社会不满、接受了西方思想的中下级武士站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

农民和下层市民是日本封建社会受剥削受奴役的主要阶层。他们受封建国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德川幕府统治期间,农民和城市市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出现,形成日本封建社会变革的坚实基础。

(四)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的对外交往比较发达。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6世纪中期,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骤然增到70万人,长崎甚至成为外国教会的领地。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以后,为巩固统一局面,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锁国政策。1633至1639年间连续发布5道锁国令,内容大致包含三个方面:

1.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处以死刑;

2.取缔天主教传教士,对潜入日本者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

3.强化外国商船的贸易管制。外国商船来到日本,立刻受到全程监控,规定限期交易、到期离境,大宗商品生丝由将军委任的御用商人买断,贸易港口限于长崎一地,只准中国及荷兰商船通航[10]

德川幕府确立的锁国政策,维持了200多年。在此期间,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幕府的统治,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同时也是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国家的独立。但锁国政策使日本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几乎完全割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使本来已经落后了的日本进一步被资本主义的西方远远抛在后面了。

[1]大名:日本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
[2]于群、董小川:《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3]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44页。
[4][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近代日本与中国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346页。
[5]金卫星、刘大明主编:《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1~112页。
[6]金卫星、刘大明主编:《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7]世袭大名:德川氏掌握霸权以前臣事德川的大名。
[8][日]依田憙家著,雷慧英等译:《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75页。
[9]于群、董小川:《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7页。
[10]王勇:《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9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0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