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19世纪殖民活动的新步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71 评论:0

自新航路开辟和发现美洲大陆伊始,西欧国家便开始了海外殖民活动和争夺殖民地的浪潮。15—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按不同的方式在美洲、非洲沿岸个别地带以及东南亚洲的部分岛屿地区建立起近代早期殖民帝国。17世纪,新兴的荷兰崛起,开始大力从事海外殖民活动,一度成为垄断海上贸易的霸主。继荷兰之后,法国和英国也开始进入争夺殖民地的行列,它们的足迹进一步扩大,遍及到了亚洲、非洲和美洲。但这一时期,除了美洲被大片占领、沦为殖民地之外,亚非地区,尤其是亚洲的几大文明古国还没有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强大冲击,绝大部分国家仍然保持了独立的地位和状态。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和美洲的政治局势和国际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直接影响了殖民活动和殖民地占有的格局。首先是1756—1763年间的7年战争中,法国最后战败。在印度,法国仅被允许保留在沿海的几个贸易据点,但已不能在印度维持军队;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以及西印度的几个岛屿;在南美则保留了圭亚那一个据点。英国则夺取了原属法国的圣劳伦斯河流域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并进一步通过战争征服了整个印度,从此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到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局势进一步变化,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拿破仑战争。英国作为拿破仑的首要对手,同法国进行了全力厮杀。一些传统的殖民国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都曾被法国占领或合并,而这些国家的海外殖民地则被英国大量夺取。欧洲国家政治活动的重点集中的本土,殖民活动在这一时期处于低潮状态。

在美洲,政局发生了更大的变化。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使英国丧失了位于北美的13个殖民地。而对殖民制度打击更为严重的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经过这场革命战争,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少数地区外,拉丁美洲绝大多数殖民地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至此,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早期殖民帝国已完全衰落。

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除英国外,欧美各主要国家也都纷纷加快了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步伐。

(一)法国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后,法国重新加强了海外殖民活动。在非洲,1830年法国派3万大军侵入阿尔及利亚,到40年代中期初步征服了阿尔及利亚。19世纪40年代,法国还在象牙海岸建立殖民据点。到50年代又扩大了塞内加尔殖民地。

在亚洲,法国于1844年10月强迫中国签订了中法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获得了各种商业特权和治外法权。1857年法国又伙同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1860年法英等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同时,法国于1858年同其他国家一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由此敲开了东北亚地区的大门。

19世纪40年代开始,法国又逐步向印度支那地区渗透。1847年,法国军舰“维克多利”号以保护传教士为名,炮轰越南军舰。1858年8月,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至1861年占领嘉定、边和、定祥三省。1862年6月,越南的阮氏王朝被迫同法国签订了第一次西贡条约。根据条约:越南割让嘉定、边和、定祥三省以及昆仑岛给法国,以后割地他国须经法国同意;10年内越南向法国和西班牙赔款10万皮阿斯特[1];开放土伦、巴叻、广安三港及湄公河流域;保障法国人的贸易自由和治外法权。

(二)美国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扩张野心随其国力增强也日益显露出来。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出了由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欧洲国家“不干涉美洲国家内政”和“美洲共和体系”。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美国势力向拉美地区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19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也进行了一些海外侵略活动。1844年7月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58年7月又签订《中美天津条约》,获取了大量的通商、贸易等特权和治外法权。1854年3月美国又迫使日本的德川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第一个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获得了大量不平等权益。

(三)俄国

俄国是一个以富于扩张性著称的国家。16世纪初俄国刚形成的时候,不过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一个28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但一经形成,就迅速向外扩张,到彼得一世上台前,俄国面积已达1 457万平方公里。

1682年,年幼的彼得大帝即位。彼得亲政后打破其先辈只向东方扩张的传统,把扩张矛头转向西方,开始了俄国的所谓“世界性侵略”活动。1695年,彼得发动俄土战争,目的是夺取亚速海,但最终铩羽而归。俄土战争的失败使彼得认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次年在沃龙涅什一气造了27艘军舰,同年再攻亚速海,得胜而归。1700年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了对瑞典的北方战争,战争历时21年,俄国终于如愿以偿,将边界推到了海边,随后再次建立新都圣彼得堡。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即位,此时正值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之时,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的对外扩张。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8—1774年和1787—1792年两度发动大规模俄土战争,最后完成了对乌克兰的征服,使俄国获得了从库班河到第聂伯河的整个黑海北岸。1772年、1793年、1795年、1815年,俄国又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先后四次瓜分了波兰,夺取了拿破仑时期建立的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西部边界从而一度推到维斯瓦河。1809年,俄国从瑞典夺得芬兰,芬兰作为一个省并入俄国版图。在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后,俄国夺取了比萨拉比亚,将国境扩张到普鲁特河和多瑙河河口,并获得在多瑙河的贸易航行权。1804年俄国侵入伊朗,于1813年迫使伊朗将里海西南岸地区割让给俄国。

维也纳会议后,俄国的西部边境已同普鲁士接壤,暂时稳定下来。在这之后,它主要着力于向南和向东扩张,不断对土耳其、伊朗、中亚和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扩张领土。1826—1828年,它发动第二次俄伊战争,夺得南高加索,索取赔款2 000万卢布。1828—1829年俄土再次爆发战争,俄国夺得多瑙河三角洲和黑海东岸绝大部分地区,黑海海峡对俄国商船开放,还获得在土耳其境内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塞尔维亚、多瑙河两公国的保护权。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南向扩张的势头暂时受挫。

[1]西班牙货币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03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