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是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基本完成,导致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农民和手工业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沦为雇佣劳动者,成为无产者,受到早期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这一过程是充满血腥与暴力的,而沦为无产者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处境也是相当悲惨的。于是,一部分有思想的人对早期资本主义制度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开始在作品中设想一些理想的社会制度。因此,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还不是系统的理论,而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描写理想中的社会。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所作的《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莫尔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英国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莫尔在牛津大学学习时就深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后,他在朝廷中担任过显赫的官职,但因反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而被迫辞职,最后被处死。《乌托邦》一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该书从1515年开始创作,1516年在比利时出版。《乌托邦》的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社会现实的批判,第二部分是对一个实行财产公有制度的理想国家的描述。全书采用的是对话体形式。
莫尔生活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他目睹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弊端和“圈地运动”这种残酷而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惨遭遇。因此,“在书中,莫尔不仅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而且对资本主义血腥的原始积累过程进行了无情的鞭挞”[2]。在《乌托邦》的第一部分,莫尔批判了英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和残酷现实。他写道:“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3]同时,莫尔还看到与无产者的悲惨遭遇相对立的是“大批贵族……像雄蜂一样,一事不做,靠别人的劳动养活自己”[4]。面对这样的两极对立,莫尔认为造成这种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制。他写道:“如果人人对自己能取得的一切财物力图绝对占有,那就不管产品多么充斥,还是少数人分享,其余的人贫困。”[5]因此,在《乌托邦》的第二部分里,莫尔描绘了一个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理想国家——乌托邦。在这个国家里,没有私有财产,全体公民过着平等而富足的生活。莫尔在这个国家里寄托了他的许多思想。他第一次提出要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消费,主张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实行按需分配,但莫尔的“按需分配”是局限于对生活必需品的分配。除此之外,莫尔在书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可是,在莫尔设想的这个乌托邦中还存在着奴隶制,这就体现了其思想的不成熟性,这与他所倡导的平等是相矛盾的。虽然存在着这一缺陷,但作为第一部描绘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乌托邦》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以理性的论据高度赞扬了共产主义制度[6],无愧于近代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人的称号[7]。
继莫尔之后,在意大利出现了另一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康帕内拉(1568—1639)。康帕内拉的一生曲折而充满磨难。他出身于意大利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五岁时就进入修道院,成为一名僧侣。在修道院时,康帕内拉就以博学著称,这为他以后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他还投身于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斗争,因而被西班牙当局逮捕,受到长时间的监禁。他最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太阳城》就是他在监禁时写成的。该书在1602年写成,直到1623年才出版。和《乌托邦》一样,《太阳城》也是采用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太阳城。
在《太阳城》一书中,康帕内拉也是集批判与设想于一体。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充斥于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上。他认为,利己主义产生的根源就是私有制。因此,要改变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的社会现实,就要消灭私有制。于是,在他的《太阳城》中,他设想了一个实行公有制的理想之国——太阳城。和乌托邦一样,太阳城建立在财产公有制的基础上,“他们(指太阳城的居民)都能从公社里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负责人员严密地监视着不让任何人获取超过他所应得的东西,但也不会不给他所必需的东西”[8]。康帕内拉也主张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确立了“劳动光荣”的思想。康帕内拉早年所受的神学教育在《太阳城》一书中也有反映,他在太阳城中给僧侣以特殊的地位[9],而太阳城的公民也十分迷信,这就是康帕内拉思想中的局限性。但是,他对利己主义的批判,在他所处的时代却是十分深刻和先进的。他也不愧是一位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师。
莫尔和康帕内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设想都是停留在文学作品中,而这一时期另一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闵采尔(1490—1525)却将他的批判与设想付诸行动。闵采尔是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农民战争的领袖,他出身于德国一个工匠家庭,年轻时在莱比锡大学学习。闵采尔在大学时期所受的人文主义影响和他所观察到的社会现实使他产生了革命思想。闵采尔大学毕业后,在担任教员和传教士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劳动群众的疾苦,目睹了社会的不平等。当马丁·路德提出进行宗教改革时,闵采尔积极拥护马丁·路德。然而,路德的妥协使闵采尔认识到,宗教改革不过是为资产阶级代言的运动,而广大的劳动群众和无产者要通过自己的斗争才能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闵采尔的批判与设想是融于他的革命实践中的。在组织和发动起义的过程中,闵采尔就向广大劳动群众揭露、批判了封建统治和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压迫和剥削,号召劳动人民和无产者建立一个“千年天国”。在这个极富宗教色彩的“千年天国”里,人人都劳动,人人都是平等的,并实行财产公有制。闵采尔的批判与设想集中在他的《对诸侯的讲道》、《致路德的答辩书》和《书简》等文章和小册子中,闵采尔以这些思想为指导,领导了德国农民战争,将他的设想付诸行动。“就其实质而言,闵采尔的政治纲领已远远超出了他所声称的宗教改革甚至他所直接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的一般要求,实际上反映的是早期无产者群众对自身解放条件的预见。”[10]虽然,德国农民战争失败了,但是闵采尔的思想和行动使他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之一[11]。
[1]宋士昌主编:《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2]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3][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页。
[4][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页。
[5][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4页。
[6][苏联]H.E.扎斯田克尔著,南致善、陈森、郭一民译:《社会主义思想史纲》,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07页。
[7]阎照祥:《小议“乌托邦”传统释义的偏颇——兼评个别论著的习惯性评判》,载《世界历史》,2007年第3期。
[8][意]康帕内拉著,陈大维、黎思复、黎廷弼译:《太阳城》,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页。
[9][意]康帕内拉著,陈大维、黎思复、黎廷弼译:《太阳城》,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页。
[10]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11]关于莫尔、康帕内拉和闵采尔的具体介绍和评论详见李凤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45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70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20主编
2022-11-1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