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长孙晟离强合弱,北攻突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97 评论:0

离强合弱,北攻突厥的始谋者为隋朝名将长孙晟。

公元581年,隋文帝代周之后,停止向突厥输送金帛并放弃和亲的办法,而采取防御和抗击的方针,突厥统治者对此十分怨恨,常常南下侵扰,威胁隋王朝的统治。隋朝虽然在北部加固了长城,增筑不少城寨、亭障,在幽州、并州等地屯兵数万加强防守,但是仍不能阻止突厥的南进。为此,隋王朝不得不在战略上重新进行谋划。曾经出使突厥,了解突厥山川形势和部众强弱的隋将长孙晟认为,突厥四可汗分立,但其内部矛盾重重:摄图立为大可汗,其叔玷突实力最强,而位在摄图之下,心怀不满;其弟处罗侯曲意收揽人心,为摄图所忌,心怀疑惧;其从兄弟大逻便力量较小,畏惧摄图,采取左右逢源的态度,谁强就依靠谁。尽管如此,但突厥兄弟叔侄各拥重兵,实力尚强,“难以力征,易可离间”(《隋书·长孙晟传》)。于是,他建议隋文帝采取“离强合弱”的谋略,先分化、孤立、削弱摄图的力量,然后“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灭)其国“(《隋书·长孙晟传》)。隋文帝用其策,并发重兵反击突厥。

为了成功地运用“离强合弱”的谋略,取得北攻突厥作战的伟大胜利,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措施:

先打后拉,稳住陈朝。为了解除北攻突厥的后顾之忧,避免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隋王朝采取先打后拉的策略稳住了陈朝。公元581年9月,隋文帝派兵分路攻陈。次年春,陈叔宝为隋的威力所震恐,割还胡野(今江苏六合西南,长江北岸)求和。隋文帝顺水推舟,许结盟好,即命隋军班师。陈叔宝既慑服于隋军的声威,又满足于暂时的苟安,因而在隋北攻突厥期间,始终未采取任何行动。

利用矛盾,离间突厥。为了分化、削弱突厥的力量,隋文帝于公元581年派太仆元晖出伊吾(今新疆哈密),结好玷厥,由西面牵制摄图;派车骑将军长孙晟出黄龙(即和龙,今辽宁朝阳),联络奚、蹟、契丹等部及处罗侯,游说他们站到隋王朝一边,从东面牵制摄图,从而分化了摄图的力量,使突厥“首尾猜嫌,腹心离阻”(《隋书·长孙晟传》),为军事进攻创造了有利的形势。

承衅北进,击首伤体。隋王朝经过三年的离间和军事准备,到公元583年春,整个形势已经发生了有利于隋而不利于突厥的显著变化:其内部相互猜疑,矛盾尖锐;境内旱蝗灾害严重,水草干枯,疾病流行;加上连年作战,赋税不济。隋王朝遂集中兵力,以摄图为主要打击目标,分路出塞进击,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西北)大败突厥军,摄图潜草中逃走。隋军重创摄图,使突厥统治集团内部因战败而互相责难,以致自相残杀。

军政并举,打抚结合。在军事打击的同时,隋王朝利用突厥内部不断加深的矛盾,争取了玷厥、处罗侯、大逻便等部的归附,使摄图完全陷于孤立,最后被迫向隋投降。隋对归降各部均予以安抚,使他们安居其地,保持隋王朝北部地区的安宁。

“离强合弱”谋略的成功运用,保证了北攻突厥之役的胜利。此役巩固了隋北部地区的防务,为南进灭陈创造了条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32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