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伊拉克战时经济策》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54 评论:0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虽然在外交上不象伊朗那样孤立,没有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也没有象伊朗革命引起的那种国内动乱。但是战争仍给伊拉克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战争初期,石油设施即遭破坏,石油出海口被截断,石油日出口量下降四分之一,石油收入锐减。紧随后的是商品进口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军费开支成为伊拉克的沉重负担,军费开支由战前的30亿美元增至1982年的125亿,以后逐年上升。1980—1985年战争耗资940亿美元(不包括战争损失),年平均为157亿美元;另外,劳动人口减少,工农业生产下降。1982年,劳动力仅占人口总数的4%,军队人数则由战前的14万逐步增至100多万,而且还有数百万人为前线服务,这使工农业生产下降,如小麦由战前的180万吨降至1984年的30万吨。

为了应付战争,稳定国内经济状况,伊拉克政府采取了如下应变措施:

首先是实行紧缩政策。1982年至1983年度,伊拉克外汇储备的减少已超过危险线。因此,政府决定紧缩开支,不再搞新的投资建设项目,减少非防御性的开发开支,同时采取石油补偿贸易(对法、苏、巴西等),对进口计划进行严格审查,以减少进口。1983年度,政府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同时,为使工农业得到发展,政府通过对私营部门给予贷款、补贴等其它措施,鼓励他们投资。另外,1983年还与有关国家达成协议,以求得延期偿还到期外债,稳定经济。

伊拉克政府还根据战争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战时经济政策。在1986年之前,为了维持经济的低水平运转,政府提出“边打仗,边建设”的口号。因石油工业是伊拉克的经济命脉,所以政府首先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石油生产和出口。经过努力,石油日出口量由战争初期的80万桶增加到1985年9月的180万桶。同时也采取措施恢复工农业生产。经过努力,工农业生产都有了增加,商品自给率从战前的20%提高到50%,食品供应基本得到保证,外汇收支基本持平。

1986年战争升级,油价暴跌,美元贬值,伊拉克经济更加困难。由此,政府改变了“边打仗、边建设”的方针,而实行“一打仗,二吃饭,三建设”的方针。主要采取了压缩投资等措施。一是在压缩投资上,1986年比1985年减少20—30%,同时减少政府行政开支、教育开支和文化开支等;二是增加出口。除了鼓励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外,还采取措施鼓励椰枣、硫黄、化肥、水泥等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尤其是政府为刺激出口产品的生产,取消了出口限制,给予补贴和长期低息贷款;三是对进口实行严格限制,统一管理;四是重新安排到期债务。1983年至1986年推迟偿还期的债务为30亿美元,1986年还有30—40亿美元债务到期,政府通过谈判协商等途径,也做了延期偿还的安排。

伊拉克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使伊拉克得以维持战争,同时也维持了国内经济的低水平运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319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