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伊凡诺维奇因敌用兵》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19 评论:0

公元1380年,金帐汗国的鞑靼蒙古军队(约10—15万人)在马迈的率领下向罗斯推进,企图削弱罗斯各公国(尤其是莫斯科公国)日益增长的势力。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得知后,召集罗斯各公国一切可派出的兵力保卫罗斯土地,抗击马迈的进攻。1380年9月6日,罗斯联军(约10—15万人,主要由莫斯科、乌克兰、白俄罗斯的部队组成)在涅普利雅德瓦河与顿河的汇合处集中,准备以积极的攻势行动迎击鞑靼蒙古人。

在军事会议上,伊凡诺维奇分析道:这次会战应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这次是大部队会战(双方兵力达20—30万),对方多以骑兵为主,善于机动、迂回,我们应选择一个有利的地形;其次,敌军的惯用战术手段是合围,以发挥骑兵的优势,我们应设法破坏掉敌人的合围行动;最后,在以往的与鞑靼蒙古人交战中,罗斯人从未胜过,我们既要解决士兵的惧敌心理,又要麻痹敌人,我们是为解放自己的独立和自由而战。因此,我的计划是:因敌择地,因敌用兵。具体的部署是:部队渡过顿河到库利科沃的原野上去与敌会战,该地区河流、沟渠纵横,沿岸灌木丛生,对鞑靼蒙古人的骑兵限制很大,而我们地形熟悉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战斗队形部署一改过去在两翼部署机动力量的做法,而在两翼部署防守,凭险而据,使敌无法合围。并在主力之前派出先遣团,主力之后配有骑兵预备队,增强突击的连续性。更为新奇的是以精锐骑兵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伏击团,秘密地配置在翼侧的丛林中,在关键时刻用于决定胜负。总之,这样精心的部署是马迈所没有想到的。

9月8日,罗斯军队渡过顿河,按计划展开成战斗队形。马迈军抵达后求胜心切,按传统战法摆开队形,企图用两翼强大的骑兵包围罗斯军,但却遭到顽强抵抗,包围企图没有达成。正当马迈集中兵力企图从中间突进时,伊凡诺维奇一看时机成熟,命令设伏团从后方突袭蒙古军,这一行动出于马迈的预料之外,蒙古骑兵在前后夹击下,顿时慌乱,招架不住,败阵溃逃。结果,马迈军大部被杀,逃跑的残兵也遭到罗斯军的追杀,鞑靼蒙古军全军覆没,罗斯军取得了胜利。

此战是中世纪最大的会战之一,是罗斯人民反抗鞑靼蒙古压迫的转折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各公国联合得到了加强,加速了金帐汗国的最后崩溃。此战表现出伊凡诺维奇出色的统帅才能。俄罗斯的许多文学作品对此战作了记载和歌颂。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31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