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希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献身》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15 评论:0

汉斯·希伯于1897年出生在当时奥地利的克拉科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属于波兰)。他参加过德国共产党,曾去前苏联访问,见到了列宁和斯大林。

他在二十八岁时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来华,抵达国民革命政府所在地广州,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为上海的《中国周刊》等报刊撰写稿件,曾以一个外国记者的署名发表《论马克思对中国的评论》。从那时起他把支持中国革命做为自己人生的目标,以笔为武器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革命。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决策。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希伯目睹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惨遭杀害,愤然回到欧洲。以“亚细亚人”为笔名,写了《广州到上海,一九二五——一九二七》一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大革命运动,并在前言中深情地写道:“这本书献给中国革命和中国的英雄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中国共产党”,表达了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对中国共产党的钦佩和支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希伯携同妻子再次来华,定居上海。并发起成立上海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他们潜心研读马列主义,分析国际时事,探讨中国革命胜利的途径。他继续以“亚细亚人”为笔名,撰写关于远东和中国问题的政论作品和报道,不断向美国的《太平洋杂志》和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等报刊发稿。他以其犀利的笔锋,揭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提出应当组织反侵略阵线抗击轴心国的侵略。

“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奋笔疾书,不久在《太平洋杂志》上发表了如《中国正在越战越强》等有影响的长篇政论。

希伯为了及时地把中国抗日战争的辉煌战绩彰明于世,以推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决心到新西军敌后抗战地区考察采访。

他曾会见、采访了毛泽东、叶挺、周恩来等人。并在《亚美杂志》上发表了《周恩来论抗日战争的新阶段》一文。同年,他又撰写了《叶挺将军传》,对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作了高度评价。

皖南事变后,希伯无限悲痛,迅速撰写了《中国内部摩擦有助于日本》一文。同时,又在《太平洋杂志》上发表了《论日苏关系》的长篇政论。他在采访苏北时,会见了新任命的代理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等人,完成了《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法西斯轴心国同中国统一战线的较量》等几篇重要文章。通过这些文稿,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是征服不了的。

作为一名国际主义新闻战士,希伯长期以来奔走于欧亚,积极置身于无产阶级运动的第一线,最后为支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30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