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五经课试法》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40 评论:0

五经课试法是中国古代检验读书人掌握儒家经典程度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一种培养和训练人才的谋略。创立于东汉,成熟于魏。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两汉时期的经学空前繁荣。政府用利禄奖励学习经术,一般人要想作官,必须学习经术。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就曾诏令选举精通一门经术以上的官吏补考更高一级的官吏。但西汉时还没有专门的明经科。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诏令各郡国每年向中央贡明经若干人,更加强了经学的地位。五经课试法则是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颁布的。两汉虽有了以经术试士的趋向,即被地方官推荐,再经考核经术,一般地主(非门阀贵族)也可作官。但总的说来,仍是靠门第或察举选拔官吏。这种情况至魏时才有了明显改变。

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战乱频繁的历史条件下,官学时兴时废。贵族地主作官并不一定非通过学校读经的途径不可,皇室和一般的庶族地主都需要一种抑制贵族地主势力的措施,来加强各自在统治阶级当中的地位。魏文帝曹丕采取了一种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策略。一方面,继续保持贵族地主可以不经过考试经术作官的特权;另一方面,又允许没有这种特权的一般庶族地主直接通过学习经术而充任各级官吏。皇初五年(公元224年)在洛阳成立太学,并借助东汉桓帝时颁布的“五经课试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所谓“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初学者称为“门人”,学习二年后,通过其中一种经典的考试,不及格的只能作罢,合格的称为“弟子”,可以继续学习其它经典。实际上这两年相当于预科或试读期。再用两年时间学习另一种经典,及格的可以补文学掌故。再二年通过第三种经典考试,合格的升为太子舍人。通过第四种经典考试,合格者升为郎中。郎中满二年能通过第五种经典考试者,升为高第,随才叙用。在各阶段学习过程中,考试不及格者均可随下届补考,通过者均可获得相应的官职。

五经课试法的实施,既为统治阶级在特权阶层以外选拔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创造了条件,又有效地抑制了贵族的势力,笼络了地位日益提高的一般地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以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分档次、分级别的考试,可以使具有不同才能的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在我国现阶段,既需要大量各学科高级人才,同时又需要更多的各种初、中级人才的具体国情下,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五经课试法”无疑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方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307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