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王海均的市场经营策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35 评论:0

上海中西药业公司总经理王海均常说:“企业在面向市场后,不仅要重视产品设计,更要重视对自身的设计”。正是靠着这一思路,王海均和他的同事们重新设计和构架了全新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经营战略和竞争策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世纪老厂摆脱了困境,踏上了中兴之路。

一、“夹缝”里面求生存。王海均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以产品划分行业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了。由于多年的行业限制,市场被分割,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夹缝”,而这些“夹缝”里却大有文章可作。于是,他坚持技术本行,冲破行业界限,大力开发技术相关、工艺相近、中间体相连的跨行业产品。几年来突破了一个个“夹缝”,使自己的产品由一个系列四个品种迅速发展为四个系列十多个品种。他们的产品,跨了好几个行业,除了医药,还有农药、兽药、家庭卫生用药。

二、科技是兴厂之根本。王海均的科技策略是:大企业已投入生产或正在开发的产品不搞,侧重抓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空缺或薄弱环节。王海均认为,空缺和薄弱环节,最好是到跨行业的“夹缝”里去找。近几年来,该厂开发的灭蚊菊酯、气雾菊酯、绿磺隆、羟基氯喹等,都是这一策略的体现。为了强化科研“龙头”,他们成立了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药物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完全建立在竞争机制上;企业的科研经费以及承接项目的资金全部转给研究所;企业的新产品试销工作划归研究所负责;研究所的“短平快”科技开发项目对企业实行两年有偿转让;研究所人员实行“满负荷”工作制,不吃“大锅饭”,分配拉开档次,对突出贡献者实行重奖等等。科研的“自立”形成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近两年研究所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短平快”项目多达14种,超过前10年的总和。此外,还牵头参加了两项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传统的“生产养科研,科研创生产”在这里变成了“科研养科研,科研带生产”。

三、举办多功能企业。中西药厂地处上海市区,寸土寸金,占地仅18亩,场地狭小。如果只是生产,连地皮钱都难赚回。对此,王海均认为,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必须将企业由单一的生产中心改变成技术中心、投资中心、人才中心、管理中心,而原来的生产功能,主要靠扩散来实现。于是,他们跨地区、跨所有制组建了以中西药厂为核心的10多家单位联合的企业群体,其中有分厂,有联营厂,还有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资企业。新产品开发出来后,放到分厂及联营厂去养大,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分厂及联营厂被设计成某一系列产品的专业生产厂,使他们与产品共生存,只有把产品养大,才能发展自己。

王海均的市场经营策略使中西药厂充满了活力。1991年该厂销售额达1.17亿元,实现利税2137万元,人均创利税5万元。中西药厂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处于“夹缝”的地方,往往越有奔头。企业不妨选准目标,一试身手。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30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