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学是一种教育谋略,提出者为德国哲学家、教育家斯普朗格。
斯普朗格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曾求教于狄尔泰和保尔森。后来他一方面学习狄尔泰的“生的哲学”,另一方面学习保尔森的文化教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文化教育学,”创立了“生的类型论。”他和李特、凯兴斯坦纳、诺尔一起,为改革德国的教育理论和教师培训制度做出了划时代的功绩。
文化教育学是以“文化哲学”为基础的。所谓文化哲学,就是以“文化”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哲学。在斯普朗格看来,“文化”与“个人”是不可分隔的同一过程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一方面,文化(客观精神)是一种超个人结构,个人(主观精神)的生活只有在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中才成为可能。因此,个人的生活是在文化的支配之下的,要受文化的制约,汲取它的营养,并得以成长和发展。但这种依赖关系是不同于无机界和生物界那种因果依赖关系的,客观的文化存在并不是必然地促使个人向一定的方向发展。“没有具备经验能力的主体,那么客观精神是死的”。从这点上看,个人是文化生命的一个关键。另一方面,个人的主观精神正是通过其创造活动,发展和创造文化的。总之,文化“客观精神”和个人“主观精神”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基于上述基础,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两点:
第一,“教育是文化过程。”斯普朗格认为,文化过程是“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的传播”两个过程之和,前者是从主观(个人)到客观(文化)的转化;后者是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化。所谓教育就是属于从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人的主观精神生活的转化过程。但是,从文化到个人的转化过程不都是教育过程。要使一般的文化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必须把文化过程置于一定教育观点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只是文化传递过程的一个特殊方面。
第二、教育是对发展的援助。可分两点,即一方面教育是以文化传递为媒介的对发展的援助。因为教育是文化传递过程的一个特殊方面,但教育目的不是“文化的传递”,而是通过这一过程促进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是对觉醒的援助。人主要是精神的存在,在精神领域里,教育对人的最根本的援助是“对觉醒的援助。”其意在于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个体性(“不受规律制约”)、主体性(“自由”、“解放”)、内在性(“准备”),主张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解放成长者各自的内在力量。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学,在西方教育界广为传播,对现代西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对于反对机械主义,理想主义的“没有人的教育”,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9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2-13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