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18 评论:0

程序教学是著名教育谋略,美国人斯金纳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

美国人普来西在二十年代设计制造出了第一部教学机器后,斯金纳于50年代加以发展,作了理论上的论证,并建立起程序教学的概念,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两大弊病: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普遍;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必要的肯定,学生得不到及时强化。为克服以上弊端,他以操作型条件反射的强化学说为基础,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进行教学的程序教学方案。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在他的方案上加以改进,使之更利于学习的进行。

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将教材分成一个个小部分,按照严格的逻辑编成程序,由学生自己学习,可用机器,也可用程序课本。它是学生独立钻研经过特别编制的教材的一种特殊学习形式。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就是学习程序的呈现过程。学习程序的呈现分为三个步骤:显示问题——学生对显示的小步子问题作出反应——将反应的正误情况告诉学生。学生反应被确认正确后,再进入下一步的学习。这个基本过程就是一个教学周期,即提问(刺激)——解答(反应)——确认(强化)——进展。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依次进行、逐步进展的学习过程。

程序教学有几个基本因素:①主动积极的反应。即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自己动手动脑去学习。②小步子。把学习内容按它的内在联系分成许多小步子。每个小步子之间的距离要小,又是循序渐进的。小步子的学习跨度不大,可使学生学起来不费力,少犯错误。③及时强化,也称及时反馈。学生对一个问题作出反应时,教学程序要使他知道对或不对,即立即告诉他答案正确与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增强学习效果,并且有助于知识的保持与巩固。④自定步调。程序教学的内容和问题的顺序虽是统一的,但学生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

程序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①教材的程序化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它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且能化难为易;②它可以不断发挥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把每一份知识都跟每一个学生的动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必须自己独立积极地学习;③学生在学习速度上和步调上有自主权,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④对学习结果的及时强化,能减少学生学习上的错误。

程序教学产生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美国学校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掀起程序教学的热潮,随后在西欧、日、前苏也开始流行。有人甚至把程序教学称为“教育上的一次产业革命。”我国于60年代初开始对程序教学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有关的实验工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94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