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913年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40%多一些,现代化工业比重更低,而且依赖于外国资本。这种薄弱的工业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中又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以后,虽经恢复,但直到1925年工业生产仍未达到战前水平。
显然,这样落后的工业基础是无法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壮大的,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基础。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遵照列宁的工业化战略思想,从1926年开始领导了工业化进程。经过准备阶段和两个五年计划时间,到1937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斯大林提出的工业化方针主要是: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即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和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分别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4.2%和82.8%。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轻工业和农业。二个部门的年递增率“一五”期间分别为28.5%、11.7%、2.9%;“二五”期间分别为19%、14.8%、4.6%;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二、坚持高速度。斯大林认为,工业发展速度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他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列宁主义问题》第400页)。在工业化时期,苏联工业发展速度是世界罕见的。从1926年至194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几乎达到30%。
三、实行高积累低消费。高速度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条件是解决资金来源。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靠自己国内的积累。在当时条件下,需要忍受牺牲,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为工业积累资金,保证工业高速发展。
四、重视技术和人才。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两个著名口号。培养了大量干部和技术人才,对改变技术落后面貌,加快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五、鼓励群众的首创精神。倡导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苏联的工业化取得了令世界惊异的伟大成就。1937年同1913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加4.9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9.1倍,超过德、英、法。工业生产量跃居世界第二。大大地缩短了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建立起了数以万计的现代化企业,形成了独立自主的部门齐全的大工业体系。国民经济技术装备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6年的38%上升到1937年的77.4%,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但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难于避免的,也有些是经验不足造成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9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