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青化砭巧布“口袋阵”》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85 评论:0

此计源于古代的“伏击计”。用谋者在有利地形布成袋形阵地,待敌进入即发起突然攻击,一举歼灭对方。1947年3月,毛泽东、彭德怀、习仲勋等指挥陕甘宁部队在延安东北地区歼灭胡宗南军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谋略思想。

国民党军第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以15个旅14万人为主力,在西、北两线部队的配合下,从陕甘宁解放区南线发起进攻,企图一举占领延安,聚歼陕甘宁野战军于陕甘宁地区。

陕甘宁野战部队面对十倍于已的敌人的进攻,于3月19日主动撤出延安,以第1纵队一部兵力佯扮主力,装作掩护主力后撤的态势,向延安西北的安塞且战且走,与敌军保持接触。主力隐蔽集结于甘谷驿、青化砭等地待机。敌被佯动分队迷惑,误认为主力撤向安塞方向,即集中5个旅沿延河追击,并令31旅进驻青化砭,保障其左翼安全。陕甘宁野战军得悉这一情况后,集中6个旅在青化砭附近布成一个袋形阵地。3月25日,敌军31旅进入伏击圈内,陕甘宁野战部队拦头断尾,两翼夹击,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旅部及92团,共2960余人,俘敌旅长李纪云。青化砭伏击,是陕甘宁野战部队主力撤出延安后的第一个胜仗,有力地打击了胡宗南集团的气焰,鼓舞了陕甘宁解放区军民的斗志。

此战在谋略的具体运用上,有几点值得一提:一、抑敌之长,击敌之短。运用以部分兵力伪装主力与敌人兜圈子,主力则隐蔽集结于机动位置,从而抑制了敌人人多势众的优势。第二,因势利导,诱敌就范。针对胡宗南集团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的心理,西北野战军以少数兵力作“诱饵”,佯装主力且战且退,将敌主力诱至安塞,置于无用之地,并迫敌暴露了翼侧,不得不令其第31旅前出青化砭保障翼侧安全。同时,西北野战军部队主力则秘密进入待机地域,巧布“袋形”阵地,待敌第31旅进入“袋”内,即按预定部署,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敌阵,仅1小时47分钟即结束战斗。第三,灵活用兵,在运动中歼敌。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运动战法和疑兵战术,采取积极手段,在调动敌人,消耗敌人中寻找歼敌战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8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