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普鲁士国王抓敌弱点而击》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33 评论:0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对俄军的作战中,击敌弱点而致胜。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期间,俄军(4.1万人,140门火炮)在总司令费尔莫尔的率领下占领了东普鲁士后,于1758年8月在柏林以东100公里处停止前进,企图与奥军会合后,再对普鲁士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此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亦译腓特烈二世)正在西里西亚同奥军作战,当他得知俄军的企图后,决定在俄奥两军会合前以普军主力(约3.3万人,116门火炮)首先击溃俄军。于是弗里德里希二世仅留下部分兵力继续与奥军作战,自己亲率主力部队白夜兼程赶回本土。俄军见普军赶来已来不及调整,弗尔莫尔将部队就地配置在措恩多夫附近的不利地形上迎击普军,这个弱点被弗里德里希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最后击溃了俄军。

原来俄军的阵地中央有一条深沟,将整个部署分割成两部分,当一侧受到进攻时另一侧部队无法支援;阵地的后方有几个小高地,俄军也没有占领;阵地前面是一片沼泽,俄军本意是利用沼泽地防守,但它同样不利于俄军的行动。弗里德里希二世这时已放弃从正面攻击,他将部队迅速机动到俄军的后方,占领了那几个小高地,居高临下,迫使费尔莫尔将部队来个180度大转弯,后方变前方,前方变后方。这样,俄军的弱点就进一步扩大:本来在前沿的沼泽地变成俄军后方的一大障碍;本来是俄军后方制高点的小高地也变成俄军前面的“拦路虎”。

1758年8月15日,弗里德里希二世命令炮兵向俄军阵地炮击2小时后,将主力集中在左翼成惯用的“斜形战斗队形”向俄军实施突击。俄军虽在总体兵力上占优,但左右被分割,局部上仍处于劣势,俄军抵挡不住普军骑兵的冲击,被迫后退。下午,普军又转向右翼攻击,俄军虽经英勇抵抗,终因地形不利,无法再战。晚7时,俄军在炮火掩护下,被迫撤出战斗(实际上是败退),退向兰斯堡。战斗中俄军损失1.6万人,60门火炮;普军损失1.1万人,36门火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称,这次交战双方无胜负。实际上俄军兵力占优,损失超过普军近半倍,俄军是失败者)。

此战粉碎了俄奥两军会合的企图,减轻了对整个普鲁士的压力。使俄军的行动有所收敛,并对普军的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84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