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南北夹击,会战成都》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38 评论:0

1949年12月,刘伯承、贺龙、邓小平等人,在中共中央军委的指挥下,运用“南北夹击”等谋略举行成都会战,一举围歼国民党胡宗南集团30万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突破大西南防线之后,刘伯承等人即策划成都战役。此时,蒋介石已决定将国民党政府从成都迁往台湾,委派胡宗南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全权指挥川、康地区国民党军。退集在成都一带的国民党军共6个兵团32万余人。中共中央军委为了顺利地“吞”下这个集团,运用了南北夹击等一系列策略:首先是“三断退路”。在成都战役正式开始前的一个来月中,中央军委连出三步妙棋:解放贵阳、遵义,一断胡宗南向东南的退路;夺取川南的宜宾、泸州,二断胡宗南向南的退路;攻占川西重镇乐山、邛崃,三断胡宗南向西的退路。至此,解放军从东、西、南三面,将成都紧紧地包围起来。其次是“三路追击”。命令位于川陕边界的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之61、62、63军及第7军,分三路由北向南追击川北的国民党军,直逼成都。原来胡宗南以为他们的3个兵团(5、7、18)凭险守住了秦岭防线,还曾向蒋介石邀功。实际上,解放军在秦岭一线有意识地“突而不破”,不让国民党北面的3个兵团过早南下,给解放军突破大西南防线增加困难。当12月3日已形成东西南三面包围之势时,18兵团及第7军,分别从巴中、剑阁、江油直逼成都北部平原,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第三是实施“攻心计”。在“四面包围”、“四面楚歌”的形势下,政治攻势的作用相当大。特别是胡宗南不顾22日军长会议上“同舟共济、共赴国难”的誓言,于23日逃往台湾之后,军心浮动,国民党第15、20、7、18兵团相继起义。只剩接替胡宗南指挥的第5兵团司令李文,集中7个军的兵力继续顽抗。第四是采取分割包围、逐步消灭、先打弱敌的战法。对于继续顽抗的国民党军,刘伯承告诫部队,不要轻敌,不要急躁,还是要稳扎稳打,一口一口地吃。在这一策略的指挥下,尽管李文不惜血本疯狂突围,但最终也未能跳出刘伯承的手掌。在溃不成军、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李文才于27日带领5万余人缴械投降。

中央军委和第2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等,成功地运用南北夹击等谋略,使成都会战顺利地于12月30日结束。国民党在成都地区的32万余人,除极少数逃往西南地区外,其余30万均被消灭,四川省全部解放。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79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