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纳尔塞斯“以弱击强”》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07 评论:0

公元541年,贝利撤留撤离意大利后,东哥特人开始活跃,在新国王托提拉的统领下,占领意大利北部,并向中部和南部发展,不久攻下那不勒斯,逼近罗马。公元55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派纳尔塞斯统帅一支约2万人的军队再次远征意大利。他们沿亚得里亚海向意大利北部进发,与驻守在腊万纳的守军会合后,马不停蹄寻找托提拉会战。正在罗马附近的托提拉听到纳尔塞斯进军的消息,也率军北进,在托斯卡纳地区北部的塔吉纳村(今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扎营。随后,纳尔塞斯赶到,两军准备在狭窄的平原地带摆开阵势会战。

托提拉依照哥特人的惯例,把最强的骑兵放在第一线,步兵放在第二线,力求在骑兵的冲击下,击破对方的中央阵势而一举获胜。纳尔塞斯认为,两军相比实力相当,但哥特人在本性上富有进攻精神,尤其是第一线骑兵,冲击力极强,与其硬拼是抵挡不住的,必须设法使敌人的一线骑兵失去作用,胜利就可到手。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新奇的阵势:以弱击强,在全局上形成力量转换。他命令将从各部族征集的8千名杂牌骑兵(没有什么战斗力)改为徒步,摆成一个方阵配置在敌人骑兵冲击的正面,并一律使用长矛。以最弱兵力对抗敌人的最强骑兵。与其同时,他在这个方阵的两侧倾斜地形上配置4千名精强弓箭手,形似一个半月形,活动半径正好能使弓箭的“火力”衔接。在弓箭手后面的左侧小高地上埋伏着精选的1千名骑兵,任务是战斗打响后向敌后方迂回,从背后袭击敌人的步兵,以强击弱。

战斗开始后,托提拉认为纳尔塞斯的中央步兵是薄弱部位但却没有发现两翼埋伏的弓箭手,便驱兵直捣中央方阵。这样正好中了纳尔塞斯设下的陷井。当哥特人的骑兵还未触到对方的步兵方阵,遭到了两翼弓箭手“箭雨”的猛烈射击,数以百计的哥特人纷纷落马,冲到方阵边的骑兵被拜占庭的徒步骑兵的长矛“枪林”所阻。此时,两翼弓箭手大发神威,哥特骑兵无处躲藏,被迫向后撤退。纳尔塞斯一看时机已到,命令骑兵出击。哥特骑兵这时已由强变弱,由退却变为逃跑,接着又遭到后方步兵堵住退路,哥特兵乱成一团。结果,哥特人彻底失败,6千人被杀,被俘者也未幸免于难,托提拉本人身负重伤而亡。

此战使哥特人遭到毁灭性打击,已没有力量与拜占庭军抗衡。随后,纳尔塞斯横扫残敌。554年,拜占庭军终于占领全意大利,实现了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22年前定下的征战计划,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人的内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78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