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常平,平物价,是唐代刘晏为扩大经营对象,稳定物价而采取的措施。安史之乱起,常平制度即行中断,原来常平仓中所存粮食,多被挪用。后来,恢复常平仓后,由刘晏出任常平使,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常平制度做了改进:首先,他用部分盐利购存粮食,各州常平仓储粮总数经常保持三百万斛。其次,过去常平仓多设在城市,农民进城卖粮,费用很大,又耽误许多生产时间,僻远乡村困难更大。于是,刘晏就在城市中实行以粮食同商人交换其他农副产品的办法,在价格上给商人以较为优厚的利益,鼓励商人下乡收货粜粮,这样国家手中掌握的常平粮就可通过商人而“散入村闾”,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卖粮困难,而且把“二害”(水、旱)变成了“二利”(农、商),使灾荒时期衰敝萧条的农村经济变得颇为活跃。实际上,刘晏所经办的常平业务,已超出了传统的常平制度范围。他所收售的物品已不限于谷物,而是“万货”都在经营;其经营方针也不仅在调剂粮食丰歉和稳定粮食价格,而是既要稳定万货之价格又要获取丰厚的利润,如用于平抑盐价的“常平盐”。最可贵的是,在那个时代,刘晏就建立了经济情报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以此来确定调节的方法和调节的幅度,而不仅仅根据年份的丰歉来调节。他的常平法也就比管仲、桑弘羊和李悝等人更为细致、科学。这就是他的“置递相望”。即利用原有的“驿传”作为情报网,以巡院为据点,招募一批情报人员(“驶足”),传递各地的经济信息,每旬或每月这些情报人员必须将各州县的风雨气候和粮食丰歉情况以及市场行情等上报给常平使,刘晏则可安坐官府却能“觇望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即知”,利用这些情报,刘晏便可准确地“权万货重轻”,指挥各地巡院吞吐物资,调节供求。这其实即是今人所谓的科学决策之精髓。也正因为这样,在刘晏担任常平使期间,“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当年桑弘羊的平准只设于京师,而刘晏则成功地运用于连亘数省的广大地区,没有这一套周密的组织和信息工作是办不到的。
刘晏深知,物价稳定是经济繁荣的一个标志,也是理财者善理民财的一个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物价就像是反映理财水平的灵敏的晴雨表,一项政策的实施,会立即从市场物价的变动中反馈回来。所以善理财者无不把平抑物价作为理财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殚思竭虑,不遗余力。刘晏也深知“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道理。而采取了“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方法。所以,他把平抑物价,特别是粮食这一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作为“活民”的一部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69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9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06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4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