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刘秀乱世务边》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30 评论:0

“乱世务边”是刘秀图谋天下的方略,始谋者为刘秀的幼年同窗邓禹。

王莽代汉后,托古改制,屡起边衅,加上“枯旱蝗虫相因”,徭役烦剧,于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豪强势力竞相角逐。在农民起义造成的革命形势下,刘秀与其兄刘縯起兵反莽。公元23年3月,刘秀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战中亲临战阵,出谋划策,颇多建树。昆阳大捷后,起义军领导集团发生了内讧。因刘縯、刘秀兄弟在昆阳之战后威望日高,引起义军诸将的妒忌,在李轶、朱鲔的怂恿下,更始皇帝刘玄杀了刘縯。刘縯的被害,使刘秀在起义军中势孤力单,处境维艰。刘秀权衡利害,采取了韬光养晦的办法,使一场可以掀起轩然大波的内讧暂告平息,为自己赢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同年十一月,起义军占领长安,宣告了统治中国三十年的王莽“新朝”灭亡。不久,刘玄见河北纷乱无所统属,派刘秀行大司马职权“持节北渡河,镇慰州郡”(《资治通鉴》淮阳王更始元年)。这给了刘秀以抒展抱负,欲图天下的历史契机。

刘秀到达河北后,南阳邓禹前来投奔,向刘秀献“乱世务边”之策。邓禹根据当时王莽已经垮台,东方的赤眉军与西方的绿林军力量都很大,两强不能并立,兵戎相见很难避免;洛阳(今河南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两强争夺的中心;当时河北群雄蜂起,群龙无首等情况,建议刘秀凭籍汉宗室的身份和昆阳大捷的威望去收抚、兼并河北群雄,以河北为根据地,扩张自己的力量,形成逐鹿中原的第三势力。等待赤眉、绿林在争夺中原的角逐中,精疲力竭之时,挥师南下,夺取天下。具体的谋略措施是:“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资治通鉴》淮阳王更始元年)。刘秀采纳了邓禹的方略和措施。

根据既定方略,刘秀采取了如下谋略行动:

一是“务悦民心”。刘秀到河北后,撤掉贪官,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室称号,博得了各阶层的好感和一些地方实力派的拥护,也得到了人民群众某种程度的支持。

二是“延揽英雄”。刘秀一到河北,就利用绿林军的声威,打着汉宗室的旗号,收揽人才,先后收揽了王莽所委任的文武官员和有才能的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连同刘秀起兵时的宗室子弟和南阳豪强,组成了刘秀政权的骨干队伍。

三是“收抚河北”。刘秀以军事镇压和政治争取两手,消灭、瓦解和收编了各支起义军,增加了十几万兵力。又假借城头子路、力子都等起义军的声势,击灭了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割据势力,迅速壮大和发展了自己势力。

“乱世务边”之谋,使刘秀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下,避开了赤眉、绿林争夺的旋涡中心,在农民起义的血泊中建立起了河北根据地,取得了争夺天下的有利态势,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68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