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刘国钧大成之路》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38 评论:0

刘国钧于1930年创办大成棉纺厂,由于其熟谙经营之道,管理有方,颇见成效。在短短的8年间,他使大成资本从5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纱绽从1万枚提高到8万枚,织布机从260台提高到1729台,被社会经济界誉为“罕见的奇迹”。他的一套经营管理受到人们广泛重视,被称为大成之路。

首先,他把经营战略摆在最广阔的市场上,以广大劳动者为对象,以生产中、低档棉布为根本。他认为衣被乃人之必需,人必有之,家必备之,消费量最大的是工农群众,他们是中、低档产品的最大需求者,生产中、低档棉布才能适应他们的要求,才有最广阔的市场。所谓生产中、低档棉布,并不意味着生产次布,而是生产劳动者喜爱的价廉耐用的布,例如,大成生产的幅鼎元布,就深受农民喜爱,耐穿耐磨,价格便宜;又如蓝布倍受人力车夫的欢迎,用做布衫,穿在身上显得毕挺精神。

其次,他的经营方针是三个一点点,即货色要比别人好一点点,成本要比别人低一点点,价钱要比别人高一点点。

“产品力求精”。刘国钧非常重视中、低档产品质量,几乎天天都要到车间去查看生产情况,凡发现质量问题,必立即着手解决,绝不拖延。为了质量,需要调整设备时,他不惜以巨金购买先进机器,当细纱车间温湿度必须控制,才能保证生产质量时,他以万元重金聘请日本技师,安装空调设备。当瑞士的装置最为先进,能提高产品质量时,他以高出一般价格10万元的代价引进。他自己则经常为质量提出技术改革方案,如在纺纱车间安装冷风装置、把细纱机改为皮圈式大牵伸不经三道粗纱机、在布机停经时安设自动换梭装置等等。

“成本力求轻”。刘国钧要求全体员工,在保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他把成本的要害之处,形象的比喻为三只老虎,一只是白老虎——棉花和棉纱、一只是花老虎——机物料、一只是黑老虎——煤,他要求职工在三个老虎身上下功夫。他则对每件棉纱的用料多少,下脚多少,月月查询,时时分析躬与其事。他虽然不亲自记核帐目,但心中却有一本帐,每月核算时,他说出的数字和帐目基本一致,会计也惊叹不已。

其三,他在经营管理上是以人为主体,通过人去经营企业。他把培养人放在重要地位,指出人才有三类,第一类是懂经营管理又懂技术、第二类是懂经营管理不懂技术、第三类是不懂经营管理懂技术。他把企业看做是培养人才的中心,他要通过经营管理造就一批人才。他聘请教育界人士担任企业训育主任,办夜校,让职工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学习科技管理,每年组织定期考试,成绩优异者提升到适合的负责岗位。他坚决摒除封建性工头制,主张工人自治,“工管工,工教工”。他花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常常是成批的数十名上百名为期办班,使企业始终保有一批技术骨干队伍,尤其是优秀技工,更是培训提高的对象,他要求各部门经理、各科室负责人、各车间主任等,都要写日记,把每日主管的工作情况,件件条条记载下来,以积累材料,提供今后分析研究之用,也为厂长提供了解下情的依据。

总之,刘国钧视企业如生命。他说:“我生平无其他嗜好,办厂是我的唯一嗜好”,“我的嗜好就是为工厂不断增资,以扩大生产力”,他就是以这种精神,成功的创造了大成之路。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6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