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李舜臣在鸣梁大捷》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17 评论:0

朝鲜海军统帅李舜臣以智取胜、以少胜多,大败日本海军。1597年3月,日本重新对朝鲜发动侵略后,朝鲜海军连战连败,几乎全军覆没。8月,在举国上下强烈要求重新启用李舜臣将军的情况下,国王李迫于形势、顺应潮流,再度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治使(即海军最高统帅)。这时,李舜臣曾苦心经营多年、屡建奇功的朝鲜水师,在他离去仅6个月,就只有12艘战船和120名水兵。李舜臣受命于民族危难之时,仍然雄心不已。李舜臣对这个仅有的十几艘战船进行了调整。8月底,抱国心切的李舜臣带领这支小小的舰队,毅然投入他复出后的第一次海战。

日本海军在打败朝鲜水师后,想乘势收拾零散的朝鲜战船,彻底解决朝鲜的水师,以根绝海上对日海军的威胁。9月16日,日海军聚集330艘战船和2万名水手,横扫海面,清除朝鲜水师。李舜臣得知后,觉得敌我悬殊太大,不能与敌正面作战,只能积小胜为大胜,逐次消耗敌人,最后再夺取之。为此,李舜臣选择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港湾——鸣梁口。此处地势险要,港内可隐蔽数十艘战船。鸣梁口出口狭窄,前面还有小岛阻拦,每天海潮涨落4次。李舜臣利用这个特点,在鸣梁口的通道口暗设铁索、木桩,利用敌人求胜心切,将敌人诱入鸣梁口,尔后将其歼灭。

其计果然灵验。当日本的海军舰队发现鸣梁口外海面上的朝鲜战船时,便奋力追来。此时正是高潮期,见朝鲜战船驶入港湾,日舰紧追不舍,几十艘战舰通过狭窄的入口进入港湾,但是又找不到朝鲜战船,正在四处搜索时,海水退潮,日舰争先恐后拥往出口处,但遭到铁索拦阻,碰上木桩又搁浅,导致湾内的战船出不去,海面上的大舰进不来。这时,朝军水陆齐攻,敌人无法逃跑。结果,30余艘战舰被击沉,4千多人丧生。海面上的敌舰眼看着湾内的战船被歼却无能为力,他们知道又碰上李舜臣了,便仓惶逃去。这就是著名的鸣梁大捷。

鸣梁大捷不仅沉重打击了敌人,而且大大地鼓舞了朝鲜将士的战斗意志。随着中国明朝的援军到来,日军又被迫向南撤退,这为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打下了基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63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