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李秉哲糖业商工结合》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54 评论:0

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财团的创业元勋李秉哲,在韩国经济界素有“经营奇才”、“经济界巨星”和“韩国财界的脸面”之称。他在近50年的企业经营生涯中,创办了30多个大企业,其中,“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是在早期创办的一个。在“第一制糖业”的创办过程中,李秉哲表现了杰出的才能。

一、立项有策。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李秉哲的三星物产株式会社所经营的贸易业很兴隆。人们认为照此继续经营下去,不久以后李秉哲就会成为韩国的头号富翁。但李秉哲认为贸易的繁荣是暂时的战争景气带来的,如果仅满足于贸易,必将导致失败;而且从长远来看,韩国的出口在于发展制造业,进而争取出口产品。因此,他顶着“三星物产”同伴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阻力,毅然决定开办生产性的工厂,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具体开办什么工厂呢?李秉哲经过调查发现,造纸、抗生药物和白糖的生产,国内都几乎处于空白,而这三种产品都既是国民生活和生产急需的重要物资,又是完全依赖进口的商品,但生产其中任何一种都有困难。经过精心比较,李秉哲放弃了利润虽大但生产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投产时间较长的制药业和造纸业,选择了投资周期短的制糖业。于是,在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的1953年6月,李秉哲以2000万元的新币为资金,建起了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这标志着韩国有限的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换,是韩国现代经济史的一个转折点。

二、建厂有招。“第一制糖业”成立后,李秉哲顶着社会上的种种怀疑和非议,开始了艰苦的建厂工作。他先在首都临时所在地釜山购买了建厂用地,又为进口设备和技术筹备了大量的外汇资金。对于决定从哪国进口机器设备的问题,则更多地运用了他的谋略。李秉哲不顾政府当时的反日政策和日本制糖业害怕失去韩国市场所进行的刁难,仍然选择从日本进口设备。这是因为日本制造的机器价格便宜,而且日本离韩国近,以后购买零部件方便。

三、销售有方。“第一制糖业”生产的白糖在质量上不亚于进口白糖,而且价格仅为进口白糖的16%,但在销售初期,消费者的反应却不好。经过市场调查后,李秉哲将每斤白糖的售价从48元提高到100元,结果销售量反而大大增加。原来,是因为顾客不相信国产货的质量,过低的售价更加重了这种怀疑。以后,“第一制糖业”生产的白糖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承认,到1954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四、竞争有谋。“第一制糖业”的巨大成功刺激了众多企业家的投资欲望,从1954年8月到1956年3月,又有7家制糖厂挤进制糖业,使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多家竞争的局面。面对激烈的竞争,李秉哲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一面扩充设备,一面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住了“第一制糖业”的优势地位。但不久,政府突然宣布大幅度增加白糖的税收,这无疑会使竞争更加激烈。这时李秉哲深知“第一制糖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已无潜力可挖,唯一的办法就是裁减员工,但这又非李秉哲所愿。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一个可以分散费用负担的办法,就是兼营其他产业,发展多种经营。理事会一致赞成他的想法,并提出兼营糖果业的建议,因为糖果业既可处理滞销的白糖,又可降低成本,而且“第一制糖业”可以迅速垄断糖果市场,获得巨额利润。但正因为此,李秉哲坚决反对进入糖果业,因为他不愿意挤垮众多经营糖果业的小企业,而宁愿付出更大的代价另辟新天地。后来,他决定经营前途更广阔的制粉业,并且又一次取得了巨大成功。

现在,“第一制糖业”已发展成为能生产加工30多种食品和饲料的综合企业。它还在1978年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研究所。“第一制糖业”的成功,不仅奠定了李秉哲事业的基础,而且为韩国确立自主经济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李秉哲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他总是从国家和社会的全局考虑自己的企业,善于审时度势,因此总能比别人棋高一筹。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62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