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公元1729—1781年)是德国历史上继马丁·路德之后,第二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了不起的美学家和艺术家。他学识渊博、思想敏锐、见识独立、意志坚强,他的确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思谋家,他的策略就是勇敢直言、绝不怯弱。
莱辛身处的文化环境却到处流溢着混淆耳目的观点、见解、学说、法则,一群垄断文化阐释权、左右人们思想的陈腐学究、阿谀之人,横亘在人们同精神、生活同科学、自由同人的中间。从而莱辛很清楚,他的任务就是启蒙,他的武器就是逻辑的批判,他的迷彩服就是文学。
莱辛并没有什么系统的哲学著述,但他只凭两部不朽的美学著作:《拉奥孔》和《汉堡剧评》,及几出划时代的剧作,如《艾米丽雅·迦洛蒂》、《智者纳旦》,就足以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莱辛的智谋可以说很鲜明地体现在上述著述中,他用理论的逻辑使人清醒、启迪理性,用文学的形象引人入胜、陶冶心灵,而目的只有一个:宣传真理,激发斗志。
《拉奥孔》和《汉堡剧评》,虽说是文艺理论,前者论诗,后者论剧,但它的意义远远超过文艺范围。譬如《拉奥孔》一书,用无法反驳的推理的说服力,证明了诗的主题是动作,而动作的内容是发展的生活,而不是刻板的形式。莱辛的这种论点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他给文艺创作指出了一条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而按照现实主义精神进行创作的文艺最终会成为教育人民的讲堂。莱辛的苦心正在此。
特别是《汉堡剧评》一书,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莱辛特别重视戏剧舞台的教育宣传作用,他的目标是呼唤起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激励他们为民族国家的统一而奋斗,从而他规定剧作家的任务就是描写德国人民的民族性格、习俗和生活,坚决反对模仿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与莱辛为诗的创作奠定现实主义原则一样,他也为戏剧创立了现实主义原理,指出塑造戏剧人物,根本并不在于塑造永恒性格,而在于刻划性格形式的基础——阶层特点。这一思想应值得充分肯定,实则上,莱辛指出了阶级间斗争是剧本表现的主要内容。
莱辛按照这种创作原则和创作目的,花了15年的时间,写成了悲剧《艾米丽亚·迦洛蒂》。莱辛在创作该剧时,心中异常明确:悲剧的意义是纯粹政治性的。他写这个剧本就是要让人们明白,他们身处的专制制度下的不平等环境是多么邪恶。莱辛在剧中塑造了孔莎佳亲王的形象,又刻划了一位与之对立的悲剧人物迦洛蒂的形象。王父因为看上了迦洛蒂的美色,而指使手下人袭击她的新郎。新郎身亡,迦洛蒂为守贞节,让她父亲刺杀了她。尽管莱辛在剧中,并未将王爷打扮成恶人的形象:王爷本意并不愿杀死新郎,而且迦洛蒂的死也是因为她性格中的软弱,从而这幕悲剧的发生根源似乎是因为偶然,但实质上,莱辛曲折地指出,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因为专制制度的逻辑会导致如此结局。
这出戏上演后骇世惊俗,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它对当时德国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控诉。其意义难以估价。
如果说上述这出戏是莱辛批判政治制度的武器,那么《智者纳旦》就是他攻击宗教神学的一种出于策略的创作。
莱辛是斯宾诺莎哲学的信奉者,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曾公开表示不相信上帝,所以他于公元1774—1779年间,出版了莱马罗斯充满无神论倾向的手稿。手稿中,作者对《圣经》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这使宗教界人士极为不满,莱辛于是与他们争辩起来,但公爵禁止莱辛这样做。莱辛遂创作了剧本《智者纳旦》,宣传信教自由的思想。
剧中主人公纳旦认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全都一样,目的都在宣扬人都是弟兄的思想,这是真理,没有一种宗教是目的,只有人才是真正的上帝。
莱辛在剧中竭力宣扬人道主义理想,从而《智者纳旦》成为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最伟大的文献。莱辛以他博学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有力的批判、高尚的责任感为德国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他为启蒙运动打下了地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6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1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06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01主编
2023-01-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