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邓艾偷渡阴平道》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49 评论:0

公元263年,魏大军伐蜀,主力被阻于剑阁(今属四川),久攻不克。征西将军邓艾亲率精兵万人,束马悬车,自投死地,采取“以迂为直,偷渡阴平”之计,“奇兵冲其腹心”(《三国志·邓艾传》),一举灭掉蜀国。

三国后期,三足之势出现魏强,吴、蜀渐趋衰落的局面。公元262年,独揽朝政的魏大将军司马昭决意灭蜀,乃大造战船,扬言攻吴,以麻痹蜀国。是年八月,魏兵分三路,擂响了进军灭蜀的战鼓。其部署是: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10万余人,攻取汉中,直趋成都;征西将军邓艾率军3万余人,从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牵制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蜀军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3万余人进逼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断蜀军主力归路。

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蜀军正是凭借蜀道这一天然屏障,在遭受魏军大举进攻时,主力立即收缩,合兵据守剑阁,使魏军主力进攻严重受阻。魏国10万大军被阻于剑阁,屡攻不克,求进不能,加上粮运不继,准备退军。征西将军邓艾详细分析了敌我战场形势,认为“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三国志·邓艾传》),于是决定出奇兵偷渡阴平,出其不意直捣蜀国腹心。

为使“偷渡阴平”谋略的实施,其一、加强剑阁的攻势,以吸引蜀军主力。其二、偷渡部队精兵简装,束马悬车,轻装急进。其三、偷渡阴平道后,直取涪县(今四川绵阳东),吸引蜀军退援涪县,为主力长驱南下创造条件;若蜀军主力固守不动,奇兵则直趋成都,捣敌腹心。

是年冬,邓艾按照既定计划,率兵由阴平小道向江油(今四川江油北)进军。军至马阁山(今四川平武东南),山高谷深,荒无人烟,行走非常艰难;加上所带军粮将尽,形势极度险恶。蜀军面对道险粮尽的重重困难,“凿山通道,造桥作阁”(《三国志·邓艾传》);在荆棘丛生,野藤缠绕,难于通行的地段,邓艾亲裹毛毡,直滚而下,极大地激发了全军战胜困难的信心,最终越过了700余里无人烟的小道,出其不意,直抵江油,迫守敌马邈投降。接着破蜀军于绵竹(今四川德阳北),斩卫将军诸葛瞻,进取雒县(今四川广汉北),威逼成都。蜀都一片混乱,蜀主刘禅请降,并令前线主将姜维投降钟会,经营三十四年之久的蜀国宣告灭亡。

“偷渡阴平”之计的实施,扭转了魏军正面作战的被动局面,取得了一举而灭蜀的辉煌战绩。此举计谋之高深,功绩之赫奕,“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擒子阳,亚夫平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此勋也”(《三国志·邓艾传》载《元帝诏表》)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228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