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洋务教育的谋略》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24 评论:0

19世纪60年代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洋务派推行的旨在拯救清朝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谋略。

一是兴办新式学堂,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起,先后办了22所,分三类:(1)同文馆或广方言馆(外国语学校);(2)武备、水师学堂(军事学校);(3)船政、机械、电讯学堂(技术学校)。主要培养一些买办、翻译和陆、海军军官、士兵,也训练了一些工业技术人员。二是办理留学教育,派遣学生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1872年,曾国藩、李鸿章接受容闳的倡议,联合奏请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即由容闳带领幼童赴美。这是中国近代派遣到外国去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1876年、1877年,又继续派遣学生到德、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学习陆军、海军和造船等。

洋务派举办的学堂,没有统一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学校系统。与以前的旧学堂相比,洋务派办的学堂比较讲求实用,并开始将近代的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学科作为课程,有些学堂还学习万国公法、外国史等人文科目;建立了一套多少有别于封建主义的学校管理制度,对招生、考试、学习的年限、经费来源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任用等都有详细规定;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中体中用的思想框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阶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11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