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盟军的暗示欺骗战术》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27 评论:0

暗示,在心理学中是指一个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作用。其影响作用,往往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为开辟第二战场,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加莱地区,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暗示的欺骗战术。

1943年6月7日、8日,英国广播公司和盟军特别行动局向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抵抗力量发出了一组有真有假的行动信号。广播员以一种古怪、捉摸不定的声调,念出一些互不相干的鲜花名称:麝香花、紫罗兰、蝴蝶花、茉莉花等。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企图通过这些暗示,号召抵抗运动掀起全面的骚扰和游击活动。同时用这些暗示来愚弄和恐吓敌人,并使德国人相信该地区的反抗力量的存在和强大,使之把这些暗示信号当作盟军发起进攻的先兆,从而产生错觉和精神恐慌。

阿登山区和比利时的许多抵抗组织得到暗示后,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执行各自的使命。比利时的游击分队积极出动;法国的起义烈火从一个省烧向另一个省。他们有力地配合盟军作战,牵制住德军兵力于加莱地区。盟军的这种心理暗示和欺骗战术,为尔后顺利实施诺曼底登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096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