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中庸是孔子提出的政治策略。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在方法论上则提出了中庸之道。孔子主张在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时要不偏不倚,调和持中。“中”者,折中、调和的意思,“庸”者平常的意思。南宋朱熹在《中庸章句》标题上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书集注》)孔子认为中庸是至高难极的一种美德和推行其政略的最基本的方法。他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少有)久矣。”(《论语·雍也》)中庸应用在行为上,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认为“过”和“不及”都不合中庸之道。他既反对“过分”,也反对“不及”。他指出: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流露适度,便是“中和”;能做到中和,天地万物就可以各得其所。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目的在于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因为他提倡“中”与“和”,都是以礼为限度的。《礼记·仲尼燕居》载子贡问孔子“中到底是什么?”孔子回答说:“礼啊礼!礼是所以制中的”。尊者贵者规定了礼,合乎礼就是合乎中。
孔子推举在政略上实行中庸,不偏不倚,在古代中国,使统治者在执政中避免走向极端,以正确的方法治理国家,是具有某种合理因素的。它要求人们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为人处世中,注意到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09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