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孔子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23 评论:0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农民被征调去打仗,往往耽误农时,使农业生产遭受很大损失。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生活贫困,有机会接近庶民,能看到民间的疾苦。因此,懂得爱护老百姓与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关系。

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意思是:治理一个百里之国,举政事要取信于民,要节约财政开支,不使百姓负担过重,老百姓服徭役要安排在农闲时,不要妨碍农务。孔子又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意思是:老百姓富足了,国家也就富强了,老百姓不富足,国家就不会富强。

在农业国里,减轻农民负担,不误农时是保障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孔子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适应时代要求而又顺民心的,是治国的重要谋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09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