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大学生分配工作实行供需见面》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25 评论:0

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通过协商安排毕业生工作的一种谋策。中国教育部于1983年提出,首先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海洋学院试行。目的在于减少毕业生分

配工作的中间环节,由供(学校)需(用人单位)双方互通信息,增进了解,提高毕业生分配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毕业生分配,改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主要做法是:在国家制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计划中。划出20—30%,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介绍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使用方向,按国家的分配方针、原则、结合用人单位的业务范围、实际需要及毕业生的志愿、特长,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提出分配建议,经教育部综合平衡,纳入全国总的调配计划。正式下达执行。此后,参与试验的单位,逐步扩大到国务院业务部门及地方所属高等学校。至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毕业生全部采取在国家的分配方针、原则指导下,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提出分配计划建议,国家不再从比例数上加以控制。各部门、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大都采用这种形式落实毕业生分配计划。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21081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