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印度文明——孔雀帝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8日 阅读:168 评论:0

印度文明——孔雀帝国

大约到公元前600年,印度开始进入所谓的“列国时代”​‍‌‍​‍‌‍‌‍​‍​‍‌‍​‍‌‍​‍​‍‌‍​‍‌​‍​‍​‍‌‍​‍​‍​‍‌‍‌‍‌‍‌‍​‍‌‍​‍​​‍​‍​‍​‍​‍​‍​‍‌‍​‍‌‍​‍‌‍‌‍‌‍​。之所以称“列国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印度存在若干大小不等、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据佛教经典记载有“十六大国”​‍‌‍​‍‌‍‌‍​‍​‍‌‍​‍‌‍​‍​‍‌‍​‍‌​‍​‍​‍‌‍​‍​‍​‍‌‍‌‍‌‍‌‍​‍‌‍​‍​​‍​‍​‍​‍​‍​‍​‍‌‍​‍‌‍​‍‌‍‌‍‌‍​。列国时代的一个主要转变在于,古印度的政治中心已经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转移,恒河中、下游地区繁荣起来​‍‌‍​‍‌‍‌‍​‍​‍‌‍​‍‌‍​‍​‍‌‍​‍‌​‍​‍​‍‌‍​‍​‍​‍‌‍‌‍‌‍‌‍​‍‌‍​‍​​‍​‍​‍​‍​‍​‍​‍‌‍​‍‌‍​‍‌‍‌‍‌‍​。列国当中,大部分是君主制度,间或有实行贵族共和制的国家。

列国时期的印度,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铁器已开始广泛使用,各行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商业也繁荣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各阶级的分化明显起来。一些婆罗门本是贵族,但此时却穷困潦倒;吠舍本是一般平民,此时却可以经商致富;甚至地位最低的首陀罗,有的也发了财。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反映到政治上,便是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越发无法忍受。所以,在行动上,人民的反抗起义此起彼伏;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列国时期,各种新的学说和思潮纷纷兴起,并且无一例外地具有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当时的思想流派,据佛经载有“六十二见”、“九十六外道”,其中影响最大的,除佛教之外,当属耆那教。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世界无始无终,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包含物质和精神两部分。耆那教的最高理想是使灵魂脱离躯体,超越轮回,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极度状态。耆那教主张用战胜自己情欲的办法求得自己的解脱,否认人的种姓差别。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伽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首领净饭王的儿子。一般认为他生于公元前566年。他在29岁时离家出走去修道。经过多年的修行,终于在七天七夜的冥思苦想后大彻大悟,创立佛教,人们尊称他为“佛陀”、“释迦牟尼”。佛教也接受轮回说,不过它是从人生人手去阐发教义的,而不是探究宇宙的本原。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即是说人生是苦的;集谛即是说产生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产生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有多种欲望;灭谛即是说佛教的目的是要消灭苦,消灭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道谛即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八正道。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是主张“众生平等”,佛教认为种姓的不同只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天然就如此,这是佛教的积极作用。佛教后来传到印度之外,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列国时代后期,各国征战不休,在此过程中摩揭陀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其他各国。

摩揭陀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国王是瓶沙王(约公元前544~前493年),他建都于王舍城,用通婚的方法与各国保持友好的关系。到了瓶沙王之子阿瘏世在位时期,摩揭陀已成为恒河流域的一个强国。到难陀王朝时期,摩揭陀已经统一恒河流域,并打算向西征服印度河流域,但这一计划被亚历山大的东征打断了。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之后,便东进到印度河流域,因部下反对而放弃继续东进,只得返回巴比伦。亚历山大一走,印度人民就开始反抗马其顿人,亚历山大的总督率兵逃走,印度河流域又回到印度人手中。在印度人民的起义中,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人成为领袖,公元前324年,他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后向东推进,灭难陀王朝,并摩揭陀。旃陀罗笈多建立起新的王朝,因其家庭出身为养孔雀者,故王朝名为“孔雀王朝”。孔雀帝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阿育王,是旃陀罗笈多的孙子。他在争夺王位时大动屠刀,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年是公元前269年。阿育王对南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除南印度小部分地区外,都划入了孔雀帝国的版图。

孔雀帝国是君主专制帝国,国王拥有军政大权,对全国实行分省而治,但其制度远远比不上中国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郡县制那样严整。阿育王完成帝国统一后,偃武修文,改变了治国方略。因帝国幅员辽阔,各地人民的状况差别很大,种姓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故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和慈悲,大力倡导非暴力。阿育王本人也成了佛教徒。佛教经典中把阿育王从嗜杀的暴君转变成仁慈的君主这一过程归结为佛法慈悲精神的感化,其实阿育王之所以弘扬佛法,不过是为了用它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孔雀帝国的统治并不稳定,阿育王死后不久,国家便分裂了。到公元前187年,帝国灭亡。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14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