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世界格局——整顿的西方与停滞的东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8日 阅读:262 评论:0

世界格局——整顿的西方与停滞的东方

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上首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共存在320年,先后经历了5个王朝:奴隶王朝(1206~1290年)、卡尔基王朝(1290~1320年)、图格拉王朝(1320~1414年)、赛义德王朝(1414~1451年)和罗第王朝(1451~1526年)​‍‌‍​‍‌‍‌‍​‍​‍‌‍​‍‌‍​‍​‍‌‍​‍‌​‍​‍​‍‌‍​‍​‍​‍‌‍‌‍‌‍‌‍​‍‌‍​‍​​‍​‍​‍​‍​‍​‍​‍‌‍​‍‌‍​‍‌‍‌‍‌‍​。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大部分地区逐渐被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范围​‍‌‍​‍‌‍‌‍​‍​‍‌‍​‍‌‍​‍​‍‌‍​‍‌​‍​‍​‍‌‍​‍​‍​‍‌‍‌‍‌‍‌‍​‍‌‍​‍​​‍​‍​‍​‍​‍​‍​‍‌‍​‍‌‍​‍‌‍‌‍‌‍​。图格拉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格拉(1325~1351年)在位时期,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西起印度河流域,东至孟加拉,北抵克什米尔,南达科佛里河​‍‌‍​‍‌‍‌‍​‍​‍‌‍​‍‌‍​‍​‍‌‍​‍‌​‍​‍​‍‌‍​‍​‍​‍‌‍‌‍‌‍‌‍​‍‌‍​‍​​‍​‍​‍​‍​‍​‍​‍‌‍​‍‌‍​‍‌‍‌‍‌‍​。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德里苏丹国采取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并将军事采邑制度传入印度,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封建社会的发展。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穆斯林人数剧增,伊斯兰教上升为与印度教并列的主要宗教。另外,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大量传进印度并且渗入土著的古老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

埃及作为完全独立的国家是从法蒂玛王朝时期开始的。法蒂玛王朝尊崇什叶派,公开否认属于逊尼派的巴格达哈里发的权力,反对阿拔斯王朝在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宗教领袖地位,自称是全体穆斯林的唯一合法的宗教领袖。法蒂玛王朝的政治制度与阿拔斯王朝大体相同,哈里发既是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又拥有广泛的世俗权力。法蒂玛王朝时期,埃及的大部分土地由国家直接控制。

1171年,法蒂玛王朝结束,阿尤布王朝(1171~1250年)建立。阿尤布尊崇逊尼派,承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作为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地位,恢复了逊尼派在埃及的统治地位。随着法蒂玛王朝的灭亡,什叶派在埃及趋于衰落。阿尤布王朝的统治基础是突厥军事贵族,阿拉伯人等提供辅助军事力量。阿尤布王朝与东侵的十字军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对基督徒的“圣战”贯穿着阿尤布王朝的始终。

阿尤布王朝结束,埃及进入了马木路克王朝时期。马木路克原意是奴隶,马木路克王朝亦称奴隶王朝。马木路克王朝(1250~1517年)是外籍奴隶出身的将领在埃及建立的军事寡头统治。马木路克王朝继续承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作为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通过哈里发的册封保证其统治的合法地位。马木路克王朝前期,埃及的经济生活继续保持繁荣。13世纪末到14世纪末,马木路克王朝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和平。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兴起以后,形成了对马木路克王朝的严重威胁。1516年,装备火器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北部阿勒颇附近的达比克草原击败落后的马木路克王朝军队,进而占领叙利亚。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开罗附近再败马木路克王朝的军队,攻占开罗。埃及结束了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独立发展过程,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马格里布是阿拉伯语“西方”一词的音译,指埃及以西和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土著人口大都是柏柏尔人(即摩尔人)。穆瓦希德王朝的伊弗里基亚总督阿布·扎克里亚于1236年割据自立,在马格里布东部建立哈夫斯王朝(1236~1574年),定都突尼斯城。柏柏尔人马林部落首领尤素福于1248年控制了马格里布西部,建立马林王朝(1248~1554年),定都非斯。马林王朝于1269年攻占马拉喀什,灭亡了穆瓦希德王朝。柏柏尔人阿卜德瓦德部落首领阿尔穆拉桑于1235年占据马格里布中部,建立阿卜德瓦德王朝(1235~1554年),定都特累姆森。哈夫斯王朝、马林王朝和阿卜德瓦德王朝各存在300余年,分别奠定了现代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疆域和国家的基础。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12世纪时迁入安纳托利亚。奥斯曼一世(1258~1324年)原为安纳托利亚西北境一小邦的王公,他于1300年自称苏丹,宣布奥斯曼土耳其人独立并建国。奥斯曼一世死后,其子奥尔汗(1324~1360年在位)开始了对外扩张,逐渐控制了整个安纳托利亚。穆拉德一世(1360~1389年在位)进军东南欧,夺取了亚得里亚堡,直接威胁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在科索沃大败巴尔干诸国的联军。

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度衰落,到15世纪中期,国力逐渐恢复。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登位后采取的第一个重大行动就是夺取君士坦丁堡。1453年,土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东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从此成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进入了它的新纪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到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达到了帝国的全盛时期。

16世纪,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跨入资本主义的门槛时,中国仍停滞在封建社会,裹足不前。中国大明王朝自中叶以后,由盛转衰。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对人民加强了镇压和剥削,并继续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打击工商业,刚刚滋生的资本主义幼芽还未来得及成长便被扭曲了。

在政治上,封建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出现了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的局面。宦官贪污纳贿,搜刮民财,聚敛的财富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赋税、徭役和地租也不断加重。从正统元年(1436年)到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江南农民所纳田赋增加3倍。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地租的重重压迫,不但失去土地的农民,甚至有土地的农民,也不得不背井离乡,沦为到处漂泊的流民。

经济上,16世纪左右的嘉靖、万历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不少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单位,其中以纺织业最为明显,陶瓷、榨油、矿冶等行业中也有所表现。分布的地区主要在江南及东南沿海。苏州的丝织业相当发达,从事丝织业的机户有数千人,织工就更多了。但是,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局部地区,在少数部门中稀疏地出现,发展十分缓慢,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16世纪,中国的商品经济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西人东来,更扩大了世界市场。在这种内外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但是,明王朝自太祖时起,就厉行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海”。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虽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盛举,但终属于弘扬封建帝国声威的性质。而且,永乐皇帝只让郑和进行官方的朝贡贸易,并不许本国商人出海从事私人贸易。此后,从宣宗到武宗诸帝,都一再严申前禁。

就在中国封建王朝厉行海禁的同时,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最先来到东方海域的是葡萄牙人。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武力侵占了满剌加(马六甲),控制海上通道,阻断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贸易。随后,葡萄牙以满剌加为基地,进一步侵掠中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商船遇到风暴,借口晾晒货物,遂上岸定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竟于澳门私自扩充居地,设官管理,非法将澳门变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最早的一个据点。继葡萄牙人之后,西班牙殖民者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占领吕宋(菲律宾),作为在东方进行贸易的根据地。天启六年(1626年),他们又占据了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万历九年(1581年),荷兰独立,从此与西班牙展开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荷兰侵占爪哇,崇祯十五年(1642年),打败盘踞在台湾北部的西班牙殖民者,全部占领了台湾,把台湾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后期的明王朝,内忧外患连绵不断,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王朝灭亡了。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把首都迁到了北京,建立了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此后,清廷一方面继续用兵,消灭了南明政权,并残酷地镇压各地的反抗活动,另一方面,又对汉族地主阶级实行拉拢政策,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清代的康熙皇帝(1661~1722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平三藩,定台湾,两克雅克萨,三征准噶尔,文治武功,开创了崭新的局面。清朝从康熙朝中后期开始,出现了繁荣稳定的局面,这一局面,延续至雍正、乾隆,被称为“康雍乾盛世”。但这只能算是封建制度的一种回光返照罢了。嘉庆年间(1796~1820年)大贪官和珅被抄家,抄没的钱物折合白银8亿多两,相当于清政府10年的财政收入。这表明清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而同时期的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益强大起来,终于,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割地、赔款,中国历史掀开了充满屈辱和抗争的新的一页。

1525年,蒙古贵族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经阿富汗开伯尔山口入侵印度,次年打败德里苏丹伊布拉吉,建立莫卧儿帝国。至17世纪中叶控制了印度大部分领土。1658年,奥朗则布称帝,号称“阿拉穆吉尔”(世界主宰)。即位后,他于1663年东征阿萨密,1666年进剿吉大港葡萄牙海盗,扩大了东部版图;又于1686年和1689年先后征战比加浦尔和高康达,从而使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

奥朗则布是莫卧儿帝国最有才干的君主之一。他以自己的军事和行政管理才能把帝国推向了鼎盛时期。但他又第一个全面改变阿克巴的宗教宽容政策,因此激起了印度原本就很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从此反抗莫卧儿帝国的起义接连不断,盛极一时的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

在国内多重起义的打击下,莫卧儿帝国面临着不可挽回的衰落命运。对各地起义的东征西讨,耗尽了国家资财,田地荒芜,交通阻隔,城市凋零。1707年3月,89岁的奥朗则布死于阿马德纳加。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并被马拉特人、锡克人强大势力包围的莫卧儿帝国。

奥朗则布死后不久,许多有势力的总督,如奥德的萨达特·阿里、奥里萨的穆西德·库里汗、海得拉巴的尼扎姆·乌里·穆拉克,都宣告独立。拉吉普特也恢复了独立。1761年1月,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入侵印度的阿富汗军队打败了占领德里的马拉特军队,使印度失去了唯一可以抵抗西方殖民入侵者的力量。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14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