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张三丰的真相考——未开创武当派、也不会武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21日 阅读:186 评论:0

张三丰的真相考——未开创武当派、也不会武功

作者/ 王宁

现在一提到张三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大概得感谢金庸金大侠的经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宋代是“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现在是“有人烟处即能道金书”​‍‌‍​‍‌‍‌‍​‍​‍‌‍​‍‌‍​‍​‍‌‍​‍‌​‍​‍​‍‌‍​‍​‍​‍‌‍‌‍‌‍‌‍​‍‌‍​‍​​‍​‍​‍​‍​‍​‍​‍‌‍​‍‌‍​‍‌‍‌‍‌‍​。20 世纪60 年代,这本书面世后,张三丰与“武当七侠”就流传广泛,张三丰自然广为人知。在此以前,知道张三丰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道教界人士,因为张三丰被认为是武当派的祖师爷,是著名的“真人”、“神仙”;一类是武术界人士,因为张三丰被认为是武当内家拳、太极拳等诸多拳术的创始人,是“武林高手”。至于他的形象呢,现在影视作品里基本上都是鹤发童颜、白须飘飘、仙风道骨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异议。如果大家对张三丰的认识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敢大胆地说一句:“您上当了!真正的张三丰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吵的话题。中国近代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就没少因这个话题被抨击,一是因为他通过考证,在《少林武当考》《太极拳与内家拳》等书中不承认张三丰会武功,认为张三丰的历史是明代以后“层累地编造”出来的;二是不承认张三丰创制了太极拳,并认为陈家沟的陈王廷才是创制者。

唐豪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他研究武术史做的考证,都是运用严格的文献考据法和实地考察法,将所搜集到的各种证据一一罗列,然后综合分析,做出论断。所以,他的观点即使是不一定正确,也足以成为一家之言。但那些抨击他的人就有些“不厚道”了。比如,唐豪指出张三丰会武技是肇始自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并论证黄宗羲的这个说法不可信。可抨击他的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确定黄宗羲说的是“信史”,转而拿过来当依据否定唐豪的观点。更多的抨击者,则是大量引用清代至民国的文献当证据来抨击唐豪,但那些史料已经被唐豪辨析论证甚至批驳过了。总之,从学术的角度上来说,对唐豪的抨击很难站得住脚。

其实,对张三丰历史的研究以及对唐豪先生的抨击到现在也没有停止。可怜唐豪先生字“范生”而不是“复生”,不能重起于地下,在天之灵也只能干看着现在一些武术历史讹传扩散而束手无策了。

对张三丰考辨这件事,笔者要说的是:如果没有新发现明代以前的文献证据,那么明代永乐以后特别是清代以后那些所谓的“文献资料”,就算罗列一千条、一万条也是毫无价值的。笔者不是武林中人,没有任何门户之见,自然无所谓名利和目的。总之,这是个历史问题,而不是武术问题。所以大家看待此类问题,还是要看证据说话,只有证据充分、理由充足才能信。

历史记载中的张三丰

根据古书上的一些记载,张三丰又作张三仹、张三峰,名全一;一名君宝,字玄玄,号三丰。根据《大明一统志》的说法,“三丰”这个号是明成祖朱棣钦赐的,不是以前就有。据说,张三丰因为不修边幅,人送外号“张邋遢”,所以也被称为“邋遢道人”。有人说张三丰是宋人,有人说是金人,有人说是元人,甚至有人说他到明代还活着,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高寿。

总之,张三丰出名,是从明代开始的。到清代、民国期间,他更加有名了,因为清代中后期一直到民国,武术大兴,被称为“国术”。不少武术流派都尊张三丰为祖师爷,除了武当山的武当派拳术外,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等也都把他当成祖师爷,甚至连某派通臂拳也认为是他所传。这些拳术都是很有名的拳种,学习者甚众,张三丰的大名自然就流传很广了。

那么,为什么张三丰从明代开始突然会这么有名?如果让我来说,只能说他很幸运。为什么?因为他的出名,实在不是因为他的道行有多高、本事有多大,而是因为一次著名的皇位争夺牵扯到他。他因此大走鸿运,出名了,而且是“被出名”的,所以,可以说他是“幸运神仙”。

其实,张三丰在明代以前的史书记载里根本没有踪迹可寻,不管他是北宋人、金人,还是元人,总之他生活在明代以前。但奇怪的是,在明代以前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记录。金庸作品中出现过的王重阳、全真七子等人,虽然正史里记载不多,赖有全真道门人撰述记载,在道教文献里也算洋洋洒洒、丰富详备。张三丰却没有!笔者目前整理了三项文献资料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元代江西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纂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来又有《续编》和《后集》),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道教人物传。其中所记人物从上古迄于元代,宋、辽、金、元的著名道士都有收录立传,共计收神仙道士1021 人,其中没有张三丰!

二是元代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该书成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共三卷,是记载武当山道教史迹的专著,卷下为“古今明达”人物,从周朝尹喜真人始,到元朝叶云莱(卒于至元二十三年,即1286 年)。该书共收录武当仙真21 人,里面没有张三丰!

三是元代孛勃兰(一作卜阑禧)、岳铉等编纂的《元一统志》。此书从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开始编撰,到大德七年(1303 年)告竣。遗憾的是,这书已经散佚了,目前仅存部分残卷。恰巧在这残卷中就有“襄阳路”部分,卷第三百六十的“均州·仙释”部分还完整无缺,武当山就属于均州。这里面收录释道人物共计11 人,还是没有张三丰其人!

这一点很让人不可理解,今天这么有名的人物,怎么会没记载?特别是刘道明,本身是荆门人,又是武当山道士。如果张三丰是武当派的祖师爷,或武当山有名的道士、神仙,他怎么一笔不写?这岂不是欺师灭祖?因此,我们只能很不情愿地说,起码明代以前,张三丰没什么名气,在道界没什么“业绩”,和武当山没什么关系,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记载。

明代以后,情况可就不同了,张三丰俨然成了道教的魁首、天下第一神仙。一些记载张三丰事迹的文献包括张三丰的个人著作竟然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人目不暇接了。

张三丰的事迹,现在能看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正史是《明史》。这书是清人编修的。清代关于张三丰的故事已经很详细丰富了,可此书里面记述的张三丰故事却很模糊,主要是第二百九十九卷的《方伎传》​‍‌‍​‍‌‍‌‍​‍​‍‌‍​‍‌‍​‍​‍‌‍​‍‌​‍​‍​‍‌‍​‍​‍​‍‌‍‌‍‌‍‌‍​‍‌‍​‍​​‍​‍​‍​‍​‍​‍​‍‌‍​‍‌‍​‍‌‍‌‍‌‍​。根据《明史》的这段记载,我们除了知道他的名号和籍贯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1 大致还可以知道以下几点:

1. 张三丰不是电影里那种童颜鹤发的慈祥老者形象,而是身材高大魁梧,大耳朵,二目圆睁,满脸是戟炸的络腮胡子。他极有可能像图画中的张飞或钟馗,属于威武类型。“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2. 有特异功能。一顿饭能吃下常人要吃好几天的,也可以几天、几个月不吃饭;喜欢漫游,能一日千里——对这两点,我都严重怀疑。除此之外,不见有其他很特别的地方,至于仙法、道术、神迹之类,没有具体记述。“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或云能一日千里。”

3. 比较聪明,看书看过就不会忘,喜欢开玩笑。“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善嬉谐,旁若无人。”

4. 喜欢旅游,行踪奇幻,飘忽不定。“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曾经两次到过武当山,第一次是“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说明居住时间很短,很快就走了;第二次入武当显然只是游历名山时路过,并没有在那里居住,此后,再也没去过。“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

5. 张三丰本来是在鹿邑(今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学道。“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

6. 明太祖朱元璋原来就听说他的大名,洪武二十四年曾经派人去找他,没找到;明成祖朱棣也派人寻访了好多年,也没找到。后来,为了推崇张三丰,成祖让人营建武当宫观。也就是说,上自皇帝、下到朝廷官员,都没见过张三丰啥样儿;张三丰自然也没为朝廷做过什么事情。

7.《明史》的纂修者写了张三丰的名号、籍贯之类的,可并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人,所以后面说“或言三丰金时人”云云,但后面又说“然皆不可考”、“终莫测其存亡也”,说明张三丰的事就是一锅糊涂糨子,都来自传闻,连当时是否有其人都是个未知数,因为没人见到过,颇有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意思。

所以,《明史》里记载的关于张三丰的事模糊不清。不过,《明史》里面记述的朱元璋、朱棣曾派人寻访张三丰,应该是真事。朱元璋虽然“故闻其名”,却直到自己当了24 年皇帝后才派人寻找他。《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的说法是,当时朱元璋“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的时候,附带说了一句“有张玄玄可请来”,意思是如果见到张三丰就给我请过来,结果没找到,也就算了,没了下文。说明张三丰在明初的确有神仙之名,但恐怕不是很有名的那种神仙,所以朱元璋也不是很在乎。

后来,有个民间传说,说朱元璋的老朋友、元末明初第一大富豪沈富,也就是著名的沈万三,是张三丰的弟子。他开始很穷,因为跟着张三丰学了“点石成金”的法术,才大发了(另一种说法是他得到了一个“聚宝盆”)。这个故事是神话,自然不可信,其由来可能就是因为朱元璋曾经下命访求过这位神仙,又对与之同时的沈富为何那么富有不理解,才编出这么个传说。

总之,朱元璋曾下命访求过张三丰这事朝野皆知。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湘南王柏,酷爱道家神仙之术,写过一首赞颂张真仙也就是张三丰的诗:

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

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

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

徒凄然!孤户空寂大松裹,

独有老猕松下眠。张玄玄,爱神仙。

匪抑乘飚游极表,茅龙想驭游青天。

从这首诗里可知,朱柏也只是听说张三丰之名而倾慕之,并没有见过张三丰。可到了朱棣朝就不同了,朱棣派人找了张三丰许多年。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朱棣在没找到其人的情况下,还出夫三十多万、费银百余万,在武当山为张三丰和真武大帝大肆营建宫观,最终使武当俨然成为明代地位最高的道教圣地,而张三丰的大名也随之广播于天下。这很令人费解——朱棣既没见过张三丰,也没和他有过任何关系,张三丰自然也没给朱棣做过任何“突出贡献”。朱棣竟然为了这么一个既虚无缥缈又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营建宫观,怎能让人不诧异?

“被神仙”和“被出名”

这里,笔者要提出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明史》里已经说张三丰“莫测其存亡”,就是不能肯定是否有这个人。因为朱元璋遣一批道士清理天下道教的时候要找张三丰,没找到;朱棣遣胡濙以寻访他为名找建文帝,积数年遍历全国,最后没找到建文帝,张三丰也是“不遇”。有人也许会说张三丰故意躲着官差,但举国之力找一个人找不到,可信吗?这事,很奇怪吧?

退一步说,就算明代确有张三丰其人。如果朱元璋真的是“故闻其名”,那么张三丰应该是元明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至少要在元代就很出名才说得过去吧?但实际情况是很悲哀的。上面说了,元代一些记录道教名人的文献里,压根儿就找不到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张三丰在明成祖之前到底有多大的名气?说他是个“无名之人”,我认为不算冤枉。可偏偏明成祖朱棣让他出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笔者个人比较赞成唐豪先生的看法。唐先生很确定地说:“张三丰之所以被称为仙人者,实成祖隐访建文帝时所编造,将《明史》《胡濙传》《郑和传》以及《方伎传》所记张三丰事迹合而读之,当知吾言为不易之论。”寻访张三丰其实是朱棣寻访建文帝的“挡箭牌”​‍‌‍​‍‌‍‌‍​‍​‍‌‍​‍‌‍​‍​‍‌‍​‍‌​‍​‍​‍‌‍​‍​‍​‍‌‍‌‍‌‍‌‍​‍‌‍​‍​​‍​‍​‍​‍​‍​‍​‍‌‍​‍‌‍​‍‌‍‌‍‌‍​。《明史》中对这事说得是很明白的。比如《胡濙传》说:“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这里说得很清楚,都说建文帝死在火里,可就是找不见尸骨,那么事情就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烧成飞灰了,要么就是压根儿没死。所以有传言说他遁了,还带走了不少人。这事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死不见尸,活要见人,因此他派胡濙以寻访神仙张三丰为名,遍行天下,目的就是为了打听建文帝的下落。《郑和传》也明确地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因此,成祖命郑和下西洋,其目的之一显然也是要打听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之所以以寻访张三丰为掩护,是因为在此之前,他父亲朱元璋也曾经派人寻访过。他就顺着茬儿往下捋,派人寻访张三丰,看上去名正言顺,不会引起人的怀疑。这里嘀咕一下,之所以选张三丰为掩护,很可能是因为这个人只有传闻,没有实迹,不太好找。否则一下子就找到了,寻访建文帝的事情咋继续呢?

后来,胡濙在永乐二十一年还朝,半夜去见朱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了。通过这么多年的寻访,估计他可以肯定建文帝死了,不可能再找得到了。所以朱棣才“疑始释”,放下心来——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这的确不是什么寻访神仙的事!

可这事毕竟太折腾了,做到这份儿上,就需要收场。要知道,朱元璋寻访张三丰,找了一次,没找到就算了;可朱棣呢,命胡濙在国内寻访了二十多年!对一个从未谋面、素不相识的“神仙”下这么大功夫,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谁能相信?如果不好好收场,岂不成天下人笑柄?于是,朱棣不惜花费巨大代价来圆谎:在传言张三丰修道的武当山上营建宫观。朱棣想让天下人知道:朕是真的“非常非常”崇慕张神仙啊,所以让人寻访了那么多年。既然寻访不到,为了表示诚意,朕就要给他修房子,不管花多大代价。谁敢说朕寻访张神仙是假的?当然,朱棣还有一个理由是要崇祀真武大帝,这个下面要说到。总之,朱棣命令郭琏、张信等人先后动用劳力三十多万来武当修建宫观,耗费的银钱以百万计。反正朱棣不差钱,皇帝的面子比银子重要。

结果,武当山宫观林立,巍峨庄严,俨然成了当时道教第一圣地,还被朱棣赐名“太岳太和山”。后来,朝廷还钦选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余人驻于武当山,皆以张三丰为祖师。说到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张三丰本来就没有什么弟子或传人,“武当七侠”只是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明代武当派那些说是张三丰弟子的人都是“被弟子”的,他们根本就没见过张三丰长啥样儿。不过,这事还没完,到了英宗天顺三年,明廷又赐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就这样,张三丰神仙的名号就确立下来了。

我们之前说过,朱元璋命人寻找张三丰时,没有在武当山上找到张三丰居住或游历的痕迹。朱棣命人营建武当时,自然也没张三丰这位“祖师爷”的事迹。显然“武当派”道教并非是张三丰创建的,“张三丰创建武当派”之说,在明代以前的记载丝毫未见踪迹。总之,其实明朝上自皇室贵胄、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包括武当道士,都没有亲眼见过张三丰,关于他的一切记载,全是得自“传言”。说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把他定为武当祖师爷的,不是武当道士,而是洪武皇帝朱棣!

经过这么一番“天崩地裂”的折腾,张三丰如果还不出名,可能吗?于是,张三丰先生就这样“被神仙”、“被出名”,成了明代最有名的神仙。

“被开创武当派”

张三丰“被出名”之后,自然要有人给他做宣传。当然,给他做宣传的目的也是为了拉虎皮当大旗给自己宣传,于是乎,关于他的记载就开始多起来。最早给张三丰写传的是明代任自垣。他撰写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完成于宣德六年(1431 年),他写的《张三丰传》全文如下:

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仹。相传留候之裔,不知何许人。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顶中作一髻。手执方尺,身披一衲,自无寒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嬉嬉自如,旁若无人。有请益者,终日不答一语,乃至议论三教经书,则络绎不绝。但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兴来穿山走石,倦时铺云卧雪,行无常行,住无常住,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也。洪武初来入武当,拜玄帝于天柱峰。遍历诸山,搜奇览胜。尝与耆旧语云:“吾山异日与今日大有不同矣。我且将五龙、南岩、紫霄去荆榛、拾瓦砾,旦初创焉。”命丘玄清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又寻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芦,奉高真香火,曰“遇真宫”;黄土城卜地立草庵,曰“会仙馆”​‍‌‍​‍‌‍‌‍​‍​‍‌‍​‍‌‍​‍​‍‌‍​‍‌​‍​‍​‍‌‍​‍​‍​‍‌‍‌‍‌‍‌‍​‍‌‍​‍​​‍​‍​‍​‍​‍​‍​‍‌‍​‍‌‍​‍‌‍‌‍‌‍​。语及弟子周真德:“尔可善守香火,成立自有时来,非在子也。至嘱!至嘱!”洪武二十三年,拂袖长往,不知所止。二十四年,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可请来。

永乐初太宗文皇帝慕其至道,致香书,累遣使臣请之不获。后十年,敕大臣创建宫观一新,玄风大振。自高真升仙之后,未有盛于今日者。师之所言,信不虚矣。

仔细看看这个传就会发现,它和《明史·方伎传》中有关张三丰的那段内容差不多,只不过详略不同。这个资料比《明史》要早得多,也比《方伎传》详细很多。这里面特别说明他是留侯后裔,也就是汉代名臣张良之后。它和《方伎传》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说他在武当山没呆多久就走了,这里却说他在武当山呆了二十多年,从洪武初年入武当,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才离开。其次,张三丰是“拂袖长往,不知所止”,即从此再也没回过武当,这也和《方伎传》再入武当的说法不同。其实,从史料学角度上说,越是记载简略的越可能是原始资料、越可靠,越是繁缛的越容易是经过后人增益,而不那么可靠的。《方伎传》虽然晚出,但它应该是根据皇家收藏的比较早的文献写的,所以简略。《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虽比《方伎传》早,但它却是经过明人增益演绎过的资料,所以繁缛。

里面提到的丘玄清、卢秋云、刘古泉、杨善澄等人都是武当道士,但说他们是张三丰的弟子,则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比如丘玄清,他本来是全真道士黄德祯的弟子,游历到武当山居住在五龙修道;卢秋云,他初学道于陕西终南山重阳万寿宫,是全真教弟子,也游历到武当山在五龙宫修道。

其实,丘玄清、卢秋云等人都是元末明初在武当修道的道士,大概就是比较早的一批武当道士,武当派实际上就是草创于他们之手。卢秋云、周真得、刘古泉、杨善澄当时即被称为“太和四仙”便是证据。可以说,他们后来被说成是张三丰的弟子,显然是武当派后来排谱时的附会。否则,张三丰既然有弟子有传人,为什么皇家还要从各地选派道士到武当去认张三丰为“祖师爷”?此后,明代许多方志特别是有道教宫观的地方,都喜欢写上张三丰。好多“遇到”这位神仙的记录也开始出现。

宣德二年(1427 年)蒋夔撰写的《张神仙祠堂记》:“大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丁酉春正月,上清道士臣吴伯理,钦奉太宗文皇帝玉音赉香暨御书,入蜀之鹤鸣山天谷洞,结坛诵经,祈告山灵,迎请真仙张三丰先生,所冀惠然降监,以副拳拳仰慕之怀云,是年夏始至兹山。”

杨溥(1372—1446 年)撰写的《禅玄显教编》记载了几件有关张三丰的事:“三丰居宝鸡县,东三里金台观,尝于人家门户,虽锁封固,以针剌之即开,故人又号张剌闼云。”“本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后入武当,或游襄邓间,永乐中命胡忠安濙,驰传遍索于天下,不限时月,数年竟无所见,乃为忆仙宫以待之。”

天顺五年(1461 年),李贤等纂修《大明一统志》,其中的《仙释》有几处载有张三丰的事迹,而且不是在一地。山东青州府有:“张三丰,永乐间隐于青州云门山之阳,修炼洞中,太宗赐号‘三丰’,莫知所终。今青州有张仙洞。”凤翔府有:“张三丰居宝鸡县东三里金台观。本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验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又入武当山,或游襄、邓间。永乐间遣使寻访不遇,为宫以待之。”襄阳府有“张三丰,不知何许人,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结庵玉虚宫王树边。身长七尺,美髯如戟。经书一览即成诵,寒暑惟一箬笠,日行千里。静则瞑目旬日,所啖斗升辄尽,或穷谷数月自若也。应显不测,莫知所在。时称张仙云。”邛州有:“张三丰,洪武末自陕西来鹤鸣山修道,往来于山者半年,后不知踪迹。”万历二十五年(1597 年)篡修的《贵州通志》里面也有段记载:“张三丰,不知何许人,洪武间寓高真观,与指挥张信善。指城南月山寺右地曰:‘葬此后必封候世禄’,张信从之。后果以功封隆平候,奉命修武当山,偶遇三丰,接谈少顷,忽然不知所往。”

这样的记载很多,都属于方志之类,或者说都算史书而非正史,它们的记载和《明史·方伎传》里的记载大体一致,只不过多了许多枝枝蔓蔓,无关紧要,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给人的感觉是:这时候的张三丰不仅名声遍及天下,足迹也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名山都有他的身影。这事是不是真的,没法说清楚。笔者觉得,这是那些名山拉张三丰给自己打广告,反过来也给张三丰打了广告。结果,张三丰的名头更响亮了​‍‌‍​‍‌‍‌‍​‍​‍‌‍​‍‌‍​‍​‍‌‍​‍‌​‍​‍​‍‌‍​‍​‍​‍‌‍‌‍‌‍‌‍​‍‌‍​‍​​‍​‍​‍​‍​‍​‍​‍‌‍​‍‌‍​‍‌‍‌‍‌‍​。

其实仔细看这些记载,都有四个特点:

一是不说张三丰是哪里人,也不说生卒年月,常见的一句话是“不知何许人”、“莫知所踪”、“不知所在”,这是比较谨慎的史学态度。

二是不见这位神仙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能吃饭,也能挨饿;喜欢到处游历;能用针捅开门锁;会看风水,等等,这样的本事实在称不上多么厉害。这样就能称为“神仙”的话,那些能“辟谷”的气功爱好者、走遍全国的“驴友”、能用小钩子开锁的锁匠、学《堪舆经》的风水师岂不是都可以称为“神仙”?三是不见任何有关他会武功的记载。

四是都不说他和“武当派”有啥关系,只说他曾经到武当修过道,而且很快就离开了,自然就没有他开创“武当派”的说法。

其实,第四点透露出来的信息最为重要。那就是,张三丰并非武当出身。他在武当修道的时候,武当还是一座不大知名的山,上面原来就有几处宫观,因战乱成了废墟。说明在他之前,武当山就有道教存在,并非肇始自张三丰。张三丰先后两次到武当,都待了没多久就走了,此后还到过许多名山大川。因此,说他创立了武当派的根据就很虚弱了:一个开创了武当派的祖师,却只在武当待了一阵后便走掉再也没回来,这可能吗?

可是,张三丰的确在武当山修过道,武当山也的确因张三丰名扬天下。后来,在明成祖朱棣的支持下,武当成为明代道教的魁首,形成了著名的武当派。既然明朝皇帝建武当是为了张三丰,那么“武当派”的祖师自然是张三丰,这一点毋庸置疑,张三丰就是这么“被武当”了。

到了清代,本来“不知何许人”的张三丰的事状也突然变得详细起来。比如清人编的《张三丰全书》为他写的传,说他是张天师的后裔,当然这与《敕建大岳太和山志》里说他是留侯(张良)之后不冲突,因为张天师据说是张良的八世孙。这个资料还说,张三丰的爷爷叫“裕贤”,尊称“裕贤公”。张裕贤精通天文星历占卜,南宋末,他占卜认为“天下王气将从北起”,所以把家迁到了懿州。张裕贤的儿子叫“昌”,又叫“居仁”,张昌的妻子是林氏。林氏开始生了四个儿子:遨、游、逍、遥,都早夭了。后来,她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通,一个叫达。通,就是张三丰。也就是说,在这本书里,张三丰的本名是“张通”,而不是“张君宝”!书里还说,林氏生张通的时候,梦见斗姥元君招来一只玄鹤落在张家屋顶上长啸了三声。林氏被惊醒,接着腹痛临盆,张通于是降生。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内容很玄幻,而且跟明代的史料基本对不上了。不过,这书倒可以视作各种“神话”张三丰作品的鼻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21129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