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林树中

林树中《言传身教》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159 评论:0

1956年春,林树中正式跟随俞剑华先生研习中国美术史论。此前,他在华东艺专已经担任了两年多的创作课教师,创作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更重要的,此时的林树中表现出对于写作的极大热情,除了担任《速写的理论与技法》的主要撰写外,他其余所写涉及有评论、美术史、考古、诗歌、散文、通讯以及发表在《文艺报》上的报告文学《佛子岭水库的女钻探工》等。当时之所以如此热衷写作并立志将此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一是因为林树中在接触的过程中对俞剑华先生心生敬仰,如果转做理论并能师从于他,自己此生会有所作为;二来则是林树中考虑到自己打小就接触传统文学,国学基础不错且文字表达能力强,加之本身是美术科班出身具有绘画基础,可以说完全具备成为一名史论人才的先天条件。此时美术史论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还尚未纳入正规,而林树中在此时能有这样的思考,体现了他成熟而富有远见的一面。

是年上半年,林树中就随同俞先生以及谢海燕、刘汝醴、于希宁、罗尗子诸先生参观考察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栖霞山石窟的文物遗存以及堂子街等处的太平天国壁画,又外出到镇江、扬州以及浙江杭州、萧山等地调查。到了下半年,林树中前去报考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副博士研究生,虽未能录取但却一直留在北京未归。

到了9月底,俞剑华先生抵达北京,林树中便与他共同住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宿舍的一个房间里,朝夕相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林才真正对俞师“执弟子之礼”,成为其弟子。当时俞剑华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上举办“俞剑华教授国画展览”,白天他要到展览会场走走并拜访一些政界、学术界的朋友,如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以及江丰、许广平、陈半丁等;有时还给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和部分青年教师讲课;晚上回来在宿舍里,他不是翻开书本孜孜不倦地阅读,就是拿出未完成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顾恺之画论注解》等文稿执笔著述,天天如此。有时林树中半夜醒来还看到他埋头伏案,孜孜以求的场面给当时的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俞剑华先生对于事业的执着态度和勤奋精神,也成为林树中终生学习的榜样。

还有多个与俞剑华师交往的片段,令林树中留下深刻印象。1955年前后,俞剑华先生在校时给教师开画论课,指定阅读典籍,同时十分强调外出调查考察。他有时独往,有时则会带队出行。是年前往敦煌石窟,前后有一个多月时间,俞剑华与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研究员段文杰等又是临摹壁画,又是做笔记、查资料,因为太用功和紧张,结果熬出了个红眼病。同样也在是年前后,俞剑华先生单身出行,骑着一头小毛驴在河南的小道上访古,不小心跌下驴背,腰部受伤,在小旅馆里躺了半个月才返校。这种对于外出考察的热情,也给当时的林树中造成了很大影响:1956年10月间,林树中与在中央美院进修的王崇人、李来源等考察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沈阳清东陵、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并在义县辽代奉国寺作菩萨速写;到了1957年6月,踏上由北京回南京的归程时,林树中又在河北保定停留数日,对隆兴寺建筑、雕塑进行考察,对明代观音坐塑印象尤深;继至望都,考察并临摹汉墓壁画;中经济南,参观山东省博物馆,对汉画像石尤多留意,作有笔记,并收集《锻铁图》《拣马粪图》等拓片。

1956年俞剑华(左二)带领再萌(左一)和林树中(右一)到山东考察

那时因为条件较差,因此外出考察的集体出行,往往会住宿在一些很简陋的小旅馆里,常常是一班人都住一个大房间的统铺。俞剑华先生根本不讲究享受,而是乐于和学生们共居一室。有次出行住宿时床位不够,于希宁就与俞师二人共睡一床。于希宁(1913—2007)是俞剑华先生的大弟子,后曾任山东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说到此事大家开起玩笑,俞剑华说道:“古人云:‘入室弟子。’你现在不但‘入室’而且‘上床’了。”这种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也令林树中在日后学术研究的艰苦道路上受益匪浅。

当然更重要的,是俞剑华先生专注教学和研究的认真态度。当年华东艺专美术系史论教研组在俞剑华先生的带领下,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既严肃认真,又热情关切。作为助教的林树中要开课,必须在教研组内先行试讲,然后才能对学生讲。那时俞剑华先生自己讲《中国美术史》的古代部分,让林树中讲近现代部分。在林讲课时,先生就手托着图片在每位学生面前“巡回展示”,完全不顾自己教授的身份。林树中在后来的纪念文章也戏称此景是“教授和助教倒个转”。

1962年谢海燕(前排右一)、俞剑华(前排左一)和林树中(后排左四)于南京艺术学院(时址丁家桥)合影

俞剑华与林树中的师生情谊,一直延续到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光。1977年,俞剑华先生已经83岁高龄了。此时的先生因为患眼疾且记忆力大不如前,已无法执笔著述,但还在坚持作画。一次林树中前去看望他,见他坐在一只方桌前,两腿已不能自行起立行走,但还坐着作画,四壁还挂满近作作品。林即向老师求画,先生当即摊开画纸为林画一山水,上题“树中画友存念。八十三岁俞剑华”。这幅画上点线已经有些乱塌,题写落款时越到下面越向左歪斜,最后几乎歪斜到画幅外边去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画作,却饱含着师生间的深厚情谊;林树中更是将这幅老师最后赠送的画作视作珍宝小心收藏。

在老一辈的师生关系当中,言传身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种传教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层面的,更体现在个人的气质、精神和品性。在林树中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俞剑华先生言传身教的鲜明印记:无论是醉心学术、勤奋刻苦,还是强调田野考察,以及关爱学生、淡薄物质……这对师生之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同时师生之间的相处与发展,往往来自于彼此间的欣赏——林树中对俞剑华先生景仰有加,一心投身门下,而俞剑华先生当然也赏识林树中身上的诸多品质,将其作为传人悉心培养,而俞剑华学派的脉络,也正是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逐渐延续传播、发扬光大。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nshuzhong/202212148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