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林树中

林树中《温师岁月》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192 评论:0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1936年。这一年,12岁的林树中转学到更具教学优势的水头镇中心小学读高小。一是秉承诗书之家的文脉,同时也是自身的天资聪颖。林树中一直保持着好成绩,而且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极高的艺术天赋,文章好、画画好、对音乐的领悟力也好。1938年,不满13岁的他考上温州师范学校。

温州师范学校由平阳乡贤黄溯初创办。黄溯初(1883—1945),原名冲,字旭初,后改名群,字溯初,平阳郑楼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法政,赞成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先后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浙江代表、南京临时参议院的议员。若论创办温州师范学校的动因,其大背景还需回溯到1933年,国民党中央颁布《师范学校法》及《师范学校规程》,要求各省划定师范区,每区设置师范学校一所。当时,浙江省教育厅当局“感浙南师资缺乏,教育落后,拟在浙南创办独立学校,已在计划中,因省库支绌,一时未能实现”。是时,黄溯初先生在上海经商,闻讯后即将私立郑楼小学校舍(估价约3.19万银圆)捐归省有,以创办温州师范学校。经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陈布雷提议,1933年6月30日,省府委员会第594次会议决定,在平阳设立省立温州师范学校;7月18日,省府第599次会议决定,由王学素担任省立温州师范学校校长。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陈布雷还特为黄溯初先生捐助校址撰写题记,名为《平阳黄氏捐助校址记》

14岁的林树中

民国二十二年浙江省教育厅议于旧瓯海道区设立省立师范学校一所,而校址未定,平阳黄群溯初请捐其私立郑楼小学为校址。称曰:“此先君冠圭公之所创也。民国十年先君子九十,命溯初移称觞之资于郑楼,购地筑屋设小学,名曰郑楼乡村小学。来学者均免费,一二年后校舍亦年有添建、更造室育蚕、筑埘育鸡,辟场圃栽植果木,以推广农村副业,盖自创办迄今,经之营之,十有三年矣! 今溯初久客他乡,不复能兼顾校事,愿移郑楼小学校址为省有,充省立温州师范学校,而以小学附属师校,俾清寒子弟仍得免费之惠,而先君子遗意亦庶几赖以不坠也。”余感黄君殷勤之意,即具报省政府嘉纳黄群之请,检其校产,有屋五十七间,场圃田荡十三亩有奇,器具图书若干,详见契册,兹不赘述。收受既竣,稍加整缮,而省立温州师范学校遂不数月而造成。余惟黄君先德,能蠲其宾客宴会之资,以教育桑梓之子弟,高风远识,可以为世所矜式矣。而君复能光大先人之遗绪,以垂于不朽,传所谓“善继述者,其君之谓乎”。捐资兴学,例得褒奖,已为请于中央以彰黄君父子之盛举,更叙巅末,勒碑记之,置之壁间,后之揽者庶不忘斯校之所由自也夫。

林树中于1940年秋天正式进入温师学习,当时的校址即在郑楼水乡。之所以推迟入学,其原因是林树中在1938年前后患上了肺结核病,被送去台湾治疗。治疗期间的费用是由林的大姐林素琴、大姐夫苏立炳承担的,其中大姐夫到处借钱并定期寄送至台湾,而大姐则将自己婚嫁的首饰全部卖掉为弟弟治病。因此对于林树中而言,大姐、大姐夫的这份恩情可谓永生难忘。

病治好后,林树中终于开始了自己在温师的学习。而这阶段包括日后上大学的费用,也是由其大姐夫与大姐承担的。温师当时的课程分为简师专业和普师专业,即简单师范和普通师范。林树中的温师生涯,包括简师四年、附小执教一年、普师一年半,前后六年半。这段时光,被林树中自己称为“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进入温师的第一年,虽然正值抗战时期,但影响尚未及此,因此可谓学校最正规的时期。此时,浙江两级师范毕业的孙选青老师担任教务主任一职,他办事老道,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井井有条。到了1941年4月19日,日寇攻占温州市,而学校也因此被迫迁往山区的泰顺莒江。这一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苦,糙米饭每人每顿只能分到一碗,青南瓜煮咸菜是家常菜;鸡蛋已经是奢侈品,只有生了病才有机会吃到;鱼、肉更是极少吃到;还流行疥疮、脑膜炎等疾病。这一年对于林树中而言还有着额外的艰难:就是在这年,林树中的父亲林石斋患肺结核去世。这对原本就处于多事之秋的家族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刚刚从病患中走出,又遭遇至亲离世,然而此时年轻的林树中对于这一切也无能为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林树中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艺术的魅力,并由此开启了一条艺术之路。

这一时期由于抗战局势的变换,北方许多城市都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有条件的人纷纷南下躲避战乱;不少知识分子无处谋生,就到当地学校任教。一时间,小小的温州师范学校,成了藏龙卧虎之地,这其中就包括我国艺术界先驱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嫡传弟子刘质平、李鸿梁两位先生。

刘质平(1894—1978),著名音乐艺术家、教育家。原名刘毅,字季武,浙江海宁盐官人。民国初年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受教师李叔同赏识,着意培养,并资助他东渡日本,入东京音乐学校深造。著有《中等音乐理论教科书》《开明音乐教程》等。

李鸿梁(1895—1972),著名画家。字孝友,浙江绍兴山阴人。早年就读于绍兴府中学堂,为鲁迅学生。辛亥革命,绍兴光复,《越铎日报》创刊,常在报上发表漫画,抨击时弊。后考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高师图画手工科,与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等同为李叔同高足,并被李叔同称为“最像我的学生”。毕业后,李叔同曾安排其在南京高师代他上课,其后他还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等地教书。在李叔同的启导下,他成为最早从事版画的作者之一,1914年在杭州出版了我国最早的版画集《木版画集》。此外这一阶段李鸿梁还发表过《贝多芬像》《拉斐尔像》《自画像》等油画作品(发表于《白阳》杂志1913年5月创刊号),是我国早期油画的代表人物。

战争成就了一个良才遇名师的天时地利。当时刘质平与李鸿梁一起来到温州师范学校任教,刘质平擅音乐,李鸿梁擅书画。两人的目光一起锁定在能画能歌的林树中身上,有意栽培他成为自己的衣钵弟子:刘质平先生经过视唱练耳,认为林树中有学音乐的素质;教美术的李鸿梁,则成为林树中走向美术事业最重要的启导者。林树中记得那时,他每每作画完成后交给李先生看,先生就手把手地教:这里该如何下笔,这里该如何修改,每句话、每一笔,都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内涵,值得他再三思考探索……多年后回忆当年的场景,林树中这样说道:“李鸿梁老师和刘质平老师一起把我引入了艺术殿堂。我觉得画画比唱歌更开心吧,所以就一直画下去。”

抗战时期,由于油画颜料等买不到,李鸿梁便改作国画。他的国学修养极深,国画也有很高的造诣,像花鸟鱼虫一类的写意画,其受弘一法师影响很深。林树中的国画基础就是在跟随李鸿梁学习的过程中打下的。那时在泰顺莒江条件非常差,有时候连一般的宣纸也买不到,师生们就用连史纸来作画;没有裱画匠师,就自己动手裱,有时就在报纸上涂一层黑墨作为衬托。在这一时期,以李鸿梁先生为中心围绕着一群画画的学生,大家勤奋作画,积累了许多习作。

抗战胜利后,温州师范学校迁回到郑楼。在李鸿梁老师的指导下,林树中参加温师举办的一次大型书画展,主要陈列李鸿梁先生与其弟子们的作品,其中林树中的画作占展览的四分之一。李鸿梁老师赠画并题字,谓“有鹏举之志,今始培风,将来前程无量”。此时刘质平先生则被福建音乐专科学校聘为教务长,身在福建。而早在1943年时,当时尚在温师的刘质平曾遵弘一法师遗偈,在泰顺莒江举办过一回弘一法师书法展,这给当时居于僻处而寡闻的温师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对此,年轻的林树中同样受到了很大震撼和感召,从此矢志于艺术。

至此,林树中的早年求学经历即将告一段落,并紧接着开启一段全新的历程。但是早年的这段经历对于之后林树中的人生道路,却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如果说家学背景和童年经历,是某种植根于血脉和基因中的因素,那么显然在这一部分,林树中较一般人在文化底蕴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进入温师学习的这段经历,对于林树中来说则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成为一名老师、在当地寻得一份安定的教职,这本是师范学校学生应有的正常人生轨迹,然而由于时局和社会背景的影响,林树中在温师与刘、李二位老师相遇,此二人与弘一法师间的渊源,可被视作是一种对于林树中的间接作用。在一次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林树中曾这样描述道:“好像是弘一法师在暗暗地指引我走进艺术的大门。”更重要的是,虽然在离开温师之后林树中就未能再与李鸿梁先生见面,但这位与他情同父子的老师在当时对年轻的林树中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帮助,为他之后真正走上艺术道路确立了极其重要的方向。

① 温州大学新闻网:《温情与敬意——先贤名师与温州大学的文化记忆》,http://news. wzu.edu. cn/info/1002/19503.htm。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nshuzhong/202212148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