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列宁

列宁:震撼世界的十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991 评论:0

震撼世界的十天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冒着巨大风险来到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起义军经过连续战斗,取得了最后胜利。翌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当选为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917年春,持续3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推到白热化程度,这在俄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战”期间,俄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粮价暴涨,物资奇缺。为维持战争,沙皇政府实行残酷的军事独裁统治,士兵伤亡无数,大批土地陷落,人民饥寒交迫,士兵厌战反战情绪空前高涨。

1916年,俄国共发生1500多次罢工。有150万士兵成为逃兵。农民也起来抗租夺粮,烧毁地主庄园,砸烂乡村政权。

1917年1月22日,为纪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彼得格勒(即彼得堡,1914年沙皇政府改名)、莫斯科、巴库等地的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

3月初,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3万名工人开始举行大罢工,揭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罢工时间是在俄历二月,故称二月革命)。

3月10日,彼得堡25万工人行动起来。布尔什维克开始公开号召武装起义。次日早晨,工人群众解除宪警武装,夺取武器库,占领维堡区,深入军营进行鼓励,和士兵进行联欢。3月12日,彼得格勒驻军1万人开始武装起义,很快增加到6万人。工人和士兵联手迅速打垮了军警的顽抗,逮捕了沙皇大臣和将军,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革命者。

彼得格勒进行游行的工人和士兵

当天晚上,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大会召开。

首都发生革命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起来捣毁沙皇地方政权,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沙皇政府不甘心束手就擒,慌忙从前线调回部队救援,但革命烽火已在全国燃起,部队半路受阻,很快瓦解。

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眼看大势已去,宣布退位,让位于弟弟米哈伊尔。米哈伊尔无力控制局面,第2天就宣布引退。至此,在俄国延续了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由于在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的许多领导者被监禁或被流放异地,大批先进工人被征往前线打仗,因此布尔什维克党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独立领导这个革命,于是一部分领导权被资产阶级、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所窃取。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认为,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就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所以组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扼杀革命者,维护君主专政和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继续战争。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代表苏维埃。

从二月革命消息传来的那刻起,列宁一直没有睡好觉,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密切关注着国内事态的发展,碰见熟人就说:“在这样的时候待在这里,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啊!”

在得知布尔什维克党的党报《真理报》在彼得格勒重新出版后,列宁从3月19日起开始为《真理报》写了一组文章,总标题是《远方来信》。到4月8日回国之前,共写了5封:《第一次革命的第一阶段》、《新政府和无产阶级》、《论无产阶级民兵》、《如何实现和平?》《革命的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任务》。

“远方来信”深刻分析了俄国工人阶级和群众在二月革命后所面临的问题。在信中,他提出了许多口号:为建立共和国而斗争,为反对帝国主义而斗争,“要宣传、鼓励和斗争,以便促进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夺取政权等。”

列宁认为,最重要的,是去组织群众,去唤醒人民中的新阶层,“以便准备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夺取政权。只有这样的政权能够提供面包、和平与自由。”现在则是“武装起来等待时机,武装起来为更高阶段准备更广泛的基础。”

在1917年2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初期,列宁精确地表述了布尔什维克的立场,他号召人民不要信任临时政府,不要给它任何支持。他指出,这一政府不能给人民以和平、面包或自由,它在帮助帝国主义者并且会继续进行掠夺战争。布尔什维克是在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的党必须保持独立性,不和其他政党订立任何协定,它必须为完全的胜利作最广泛的准备。

二月革命爆发后,随着侨居国外的大批布尔什维克回国和被流放、被捕同志的复出,列宁回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始终没有万无一失的计划。因为从瑞士通往俄国的一切交通线都掌握在俄国的协约国英国和法国手里,他们欢迎护国分子回国,但却禁止布尔什维克和国际主义者回国,对列宁更是严加监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局也迫切希望列宁早日回国。

3月30日,列宁收到中央局发来的急电,电文强调,认为每错过一个小时,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4月5日,再次发来电报,希望列宁火速回国,派信使捷克维奇同列宁直接联系,指示列宁在人身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任何一种途径回国。

1917年,列宁和俄国政治侨民返回俄国。

4月6日,俄国的敌对国德国同意列宁取道回国。原因是他们认为让列宁等人回国,就会使俄国的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对自己有利。4月9日,列宁终于如愿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征途。

在芬俄边界,列宁一行受到了英国宪兵的侮辱性搜查。当看到宪兵们什么也没发现,不得不放行俄国侨民的沮丧表情时,列宁高兴地哈哈大笑。他跟同志们说:“我们的考验结束了。我们踏上了自己的国土,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说到这里,他用力握紧拳头,“我们是未来名副其实的主人。”

在俄国境内的第一站——白岛车站,斯大林专程从彼得格勒赶来迎接列宁一行。

4月16日晚,彼得格勒的“芬兰车站”广场和附近的街道上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唱着革命歌曲,手擎烈火熊熊的火炬和写有“向列宁致敬!”的旗帜,怀着急切的心情,等待着领袖的归来。

11时10分,当列宁乘坐的列车驶进站台时,整个月台立刻沸腾起来。乐队奏起了《马赛曲》,人们高呼“乌拉”,不停地挥舞着自己的帽子。列宁下车后,工人们就把他高高举起,一直举到过去专供沙皇休息的车站大厅。

检阅完水兵组成的仪仗队后,列宁登上了装甲车,向群众发表了简短的演说。他身上的大衣敞开着,塞在口袋里的一顶便帽露在外面,一只手向前高举着,号召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士兵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用经久不息的“乌拉”声向这位众望所归的领袖欢呼致敬。

1917年,列宁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会议上讲话。

载着列宁的装甲车在人群的簇拥下,缓缓地向党中央委员会的所在地克舍辛斯卡娅公馆驶去。本来步行只需一个小时的路程,车子却开了近两个小时。途中列宁不得不停留了好几次,向沿途的群众致意。

回国后的第2天,列宁出席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当列宁进入会场时,喧哗声一下子消失了,没见过列宁的代表们纷纷站起来,伸长了脖子,想看看大名鼎鼎的列宁长什么样子。瞬间寂静后,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在整个会场,代表们以这样的方式欢迎自己的领袖。

在当时的俄国,沙皇制度受到致命的打击。沙皇政府被推翻了,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两个政权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无产阶级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还没有能力来解散苏维埃而形成它自己的专政。临时政府什么也不能给人民。工人的任务是准备一次决定性的斗争,以打倒资产阶级。在这一斗争中,俄国无产阶级会有一个同盟者,那就是千百万半无产阶级,小农大众。他们需要和平、面包、自由和土地。

列宁指出:“当无产阶级已经推翻了资产阶级,并进而组织它自己的国家时,这个国家必须是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形式。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摧毁和扫除旧的国家机器和它的军队、警察、官吏。无产阶级国家必须从武装民众的组织取得拥护。这样一个政府一定会为农民所拥护,因为它将给他们以土地,并且以最重要物品的生产和分配加以管制。它将能够促成和平,因为它不以帝国主义政府,而是以各交战国的民众为呼吁对象。这样,新政权将是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一大步。”

会上,列宁阐发了在归国途中拟定的发言稿——四月提纲。他写道:“走向社会主义,要像岩石那样坚定不移地执行无产阶级路线,反对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采取说明‘解释’的办法去影响群众。对崩溃要有准备,要准备进行比二月革命强1000倍的革命。”

他号召即刻夺取土地。他讲到雇农和贫农成立独立组织的必要。指出必须建立示范国营农场。农民代表们不顾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反对,注意倾听布尔什维克领袖的演说。

5月7日至12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彼得格勒的女子医院大楼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即四月代表会议),会议肯定了列宁的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路线,并把它作为党在新的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33名有表决权的代表,18名有发言权的代表,代表8万党员。这是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举行的合法的代表会议,它起着党代表大会的作用。列宁被选为代表会议名誉主席。从此,布尔什维克开始向夺取政权的目标迈进。

6月16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在1000多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只有105名,主张与资产阶级政府妥协的孟什维克等党派的代表却有533名,其余的代表也大多支持他们。在他们的控制下,代表大会在一切主要问题上都通过了妥协主义的决议,并成立了由妥协党占优势的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

列宁在会议上作了两个报告。他严厉地批评帮助资产阶级的妥协派和护国主义者。当孟什维克的部长策烈铁里说到俄国没有一个党准备夺取全部政权的时候,列宁就打断他的话说:“我说有!任何一个政党也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准备夺取全部政权。”列宁的话立即引起策烈铁里等人的嘲笑。列宁镇定地回答:“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布尔什维克的代表们为这些话鼓掌。

在彼得格勒的广大群众对临时政府反人民政策的愤懑情绪难以遏制的情况下,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在6月26日至7月1日积极做示威的准备工作,他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要求各区党的组织挑选足够数量的布尔什维克演说家。并给通讯员作指示,检查标语牌和旗帜的准备情况,他建议彼得格勒委员会印发布尔什维克口号的传单。

7月1日,首都彼得格勒50万工人士兵及其他群众涌上街头,90%的游行示威队伍的旗帜和标语牌上都写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和德国人单独媾和!决不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等布尔什维克口号。列宁参加了在马尔斯校场举行的游行示威。

示威结束后,列宁召开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会议,总结游行示威。列宁称7月1日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转变的日子,是第一次有行动的政治示威,是革命无产阶级的力量和政策的示威。这天晚上,列宁接见了向彼得格勒游行示威群众发表演说的布尔什维克演说家,他对他们说,这次胜利比市杜马选举的意义重要的多。彼得格勒的无产阶级表明,他们不取得苏维埃的胜利决不罢休。

7月1日是俄历6月18日,这一天的游行示威被称为“俄国革命六月事件”。

为挽救六月事件后出现的政治危机,转移群众的注意力,临时政府在妥协党的支持下,命令前线部队发动了军事进攻,但很快就失败了。这一消息更加剧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的愤怒,他们于7月16日再次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武装示威,并要求打倒临时政府。

列宁站在克舍辛斯卡娅公馆的阳台上向游行示威的群众发表了演说,要求群众沉着、坚定和警惕,他深信不管历史道路多么曲折,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这一口号必定胜利,而且就要胜利。50万工人、士兵的示威群众要求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夺取全部政权,他们高呼着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7月17日,资产阶级和妥协党秘密勾结,调动士官生、哥萨克以及前线政治上没有革命觉悟的军队镇压了工人群众的游行示威,群众死伤700多人,彼得格勒的街道上洒满了革命人民的鲜血。这就是俄国的“七月事变”。

1917年7月17日,游行示威的工人和士兵遭枪杀。

妥协党所把持的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宣布临时政府是“拯救革命的政府”,并自愿将全部政权交给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妥协党所领导的苏维埃变成了临时政府的附庸品。

七月事变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孟什维克和社会党人把矛头指向列宁。但鉴于列宁在工人群众、士兵中的威望,他们不敢公开下毒手,于是便采取了造谣诽谤、混淆视听的办法。他们精心伪造了一份文件,污蔑列宁是德国间谍,并于7月20日下令逮捕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等人。

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列宁只好暂时正隐匿在工人当中。斯大林坚决主张列宁不应该出面受审,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列宁现在出庭就一定会被害死。临时政府和反革命士官生不过只是等着机会来杀害这位无产阶级领袖罢了。士官生甚至等不及拖他到监狱,就会在路上杀死他的。

7月21日,列宁写了《关于布尔什维克领袖出庭受审》一文,表示坚决拒绝和反对出庭受审,因为黑暗的俄国不可能有正确的政府和公正的法庭。

彼得格勒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当局逮捕列宁的行动越来越猖狂,大家都为列宁的安全担心和着急,列宁也希望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最后他们想到了一个保险的办法:拉兹里夫的居民时常雇佣一些芬兰人,住到拉兹里夫湖对面割草。于是,列宁决定扮成一个被雇佣的割草人,住到湖对面的窝棚离去。

化装后的列宁

斯大林布置了列宁出走的准备,阿利路也夫拟定了到火车站去的路线,列宁要了一册彼得格勒的地图,亲自审定了有关安排。他还剃了下须,修剪了上髭,换了衣服。这样,看起来很像一个芬兰的农民。

7月22日,斯大林来看列宁。当晚,列宁和几个同志出发到车站。他们分两批;一对一对地走。列宁平安地上了车。斯大林站在月台上,装作和列宁完全不相识的样子。列车很快开动了,列宁在车厢的踏板上坐了下来。一个同志说:“这样可要摔下去的啊。”列宁回答:“我是故意这样坐的,要是发生什么情况,我就能跳下去!”

到达目的地后,列宁起初住在一个老革命工人的干草棚子里,后来又决定搬到湖对面的草地上去。

在湖边,列宁的主要任务不是割草,而是读报、看书、写作和发出指示。

7月23日,列宁写了《政治形势(四月提纲)》一文。他根据七月事变形势的变化,确定了党的新的策略:鉴于反革命组织已经组织并巩固起来,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出卖了革命事业,把自己和苏维埃变成了反革命的遮羞布,因此俄国革命和发展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已经过时。虽然决不放弃合法活动,但必须走武装起义的道路。布尔什维克中央必须在各个方面重新部署革命计划。

此外,列宁还秘密指挥了当时正在举行的布尔什维克第六次党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动员布尔什维克党作坚决的进攻。它指出了积极准备武装起义的必要。斯大林在大会上说:“革命的和平日期已经结束,搏斗和爆发的时期已经来到。”代表大会把列宁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并发表声明,抗议对他进行的诽谤攻击。这次大会代表了24万党员。

秋季渐渐来临,雨天越来越多,天天逐渐变冷。列宁所住的湖畔已无“草”可“割”,继续留在那里只会弄巧成拙。因此,列宁必须转移到另外安全的地方去。经过中央委员会讨论决定,决定护送列宁去芬兰。

8月20日,列宁到达芬兰的因雅尔卡拉,由于这里离俄国国境太近,不久又转移到了赫尔辛福斯。

革命在经历危急的阶段。反革命势力相互勾结,准备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打击。

列宁在他隐匿的地方细心注视着事变的过程,考虑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所必须采取的一切途径。他还进行了一次次周密分析:无产阶级胜利后,工人的国家应当怎样组织,以及无产阶级专政应采取的形式。他为此写了《国家与革命》。

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国家形式。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不能利用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来完成无产阶级的任务。它必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应当建立一个专政:它是一个不和任何人分享,而是直接建立在群众武装力量上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将帮助无产阶级去粉碎剥削者的抵抗,并引导人民大众,首先是农民,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学说的精髓。”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指出了建设苏维埃国家所应遵循的道路。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列宁用关于建立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的战斗理论武装了无产阶级。

俄国国内的情况日益混乱。铁路运输已经停顿,许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粮荒,失业的人数日益增加,临时政府愈加公开地倾向于反革命。

列宁当时在芬兰,他没有办法直接参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为了保密,很少有同志去看他。于是他不得不用文章、信札、短笺来传达他的指示。

列宁主张党的全部领导力量必须集中在工厂和兵营里。他草拟了一个关于起义的详细计划。起义队伍必须安置在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彼得格勒必须占领,参谋本部和政府的重要人物必须逮捕,武装工人必须动员起来等。

列宁写了一本小册子《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他在这本小册子里指出,无产阶级国家的力量将建筑在这一事实上,即它将吸收千千万万的人民来参入治理国家。“这个绝妙的方法就是吸收劳动者、吸收贫民参加管理国家的日常工作”。无产阶级的国家将为工人和贫农所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纲领将保证给予这个国家全体劳动者同情和支持。

在10月3日至14日的信里,列宁又向中央委员会、莫斯科委员会和彼得格勒委员会建议他们必须立即发动起义。他说:“……拖延简直等于犯罪。”在同一封信里,又再三叮嘱:“布尔什维克没有权利等待苏维埃代表大会;他们应当立刻夺取政权。”“等待就是犯罪。”“胜利有把握了,而且十有八九可以不流血。”

列宁把起义的原则应用于俄国的局势。他主张工人、海军和陆军配合起来,首先占领电报局、电话局、火车站和桥梁。那些最坚决的分子应当成立突击队,去占领最重要的据点。“宁可全体牺牲,决不放过敌人”。这句话是他们的口号。

列宁看到,不能把握住起义的适当时机,就等于毁灭一切。他以旺盛的精力、铁一般的决断和热诚的信念,团结了党的队伍以准备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并且坚持鼓动立刻发动武装起义。

列宁态度坚决,措辞严厉的信件,引起党中央高度的重视。

10月18日,中央委员会再次开会,讨论列宁的意见。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仍未全部采纳列宁的主张。

时间一天天过去,列宁如坐针毡,忧心如焚,他决定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回国领导革命,请中央委员会批准。

中央委员会开会通过了决议,同意了列宁的要求。

10月20日,列宁在埃·拉希亚的陪同下,从芬兰回到俄国。

10月23日,列宁戴着假发,化着装,在秘密联络员的护送下,来到卡尔波夫大街32号,参加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特别会议。到会的共有12名中央委员,他的到会引起全场的欢跃,大家都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围着他,欢呼着迎接他。

列宁作了一个关于武装起义的演说,指出当时作技术上的准备是必要的。他强调:“从来没有人不经过战斗就会把政权交出来”,“政权总是靠暴力夺取的,它不会通过发表什么宣言就从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任何宣言也维护不了这个政权”。中央委员会赞成列宁的意见,只有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起义。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党中央成立以列宁为首的政治局,负责起义的政治领导,把起义的日期定为11月7日。

10月25日,起义的总参谋部——军事革命委员会成立,托洛茨基当选为主席。

10月29日,列宁参加中央委员会和党的负责人举行的一个扩大会议。走在路上,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头上戴的帽子和假发吹掉了,这一下子使列宁意识到,如果起义再拖下去,反革命的“狂风”同样可能把自己和同志的脑袋“吹去”。列宁在会上慷慨陈词,主张立刻发动起义。列宁说:“形势很清楚;或者是科尔尼洛夫(临时政府军队总司令)专政,或者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各贫苦阶层的专政。”农民是会追随无产阶级的。

由于叛徒泄密,政府企图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向布尔什维克发难。

11月5日,克伦斯基(临时政府首脑)得到预备国会的赞同,下令哥萨克部队整装待发,准备占领武装起义司令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起义不得不提前发动。

斯莫尔尼宫旧址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列宁不顾生命危险于11月6日来到戒备森严的斯莫尔尼宫。这里原来是为贵族小姐开设的修道院学府,现在却是革命的指挥中心。全楼100多个房间中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打字机声和电话铃声响成一片。

列宁的到来,使忙碌中的同志们大吃一惊又兴奋万分。在听取了托洛茨基等人的汇报后,列宁立即下令正式举行武装起义。他要求把最可靠的部队调动到最重要的据点去,首先占领电话局等要地,攻克彼得—保罗要塞,逮捕总参谋部和政府的官员;派遣“敢死队”去阻击士官生和野蛮师……一份份手令从这里迅速送达各处。

列宁(中)和托洛茨基(左)等在一起

参加起义的工人赤卫队、卫戍部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革命士兵共20万人投入战斗。而克伦斯基政府从前线急调的军队尚未赶到,留守彼得格勒的武装力量只有几万人。革命形势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到11月7日凌晨,起义队伍已经占领了各主要桥梁、火车站、电话站、发电站、银行等战略要点,除政府藏身的冬宫、总参谋部等一小块地区外,整个城市实际上已掌握在起义队伍手中。

参加起义的士兵

同日,列宁发表了第一篇宣言《告俄国公民书》。这是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发表的,宣言告诉全国人民,临时政府已被推翻,而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已经有了保证。

当天下午,列宁在彼得格勒士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他受到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列宁说:革命已经完成了,这个革命将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在11月7日晚上10时40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开幕。这时,彼得格勒的战斗正在进入最后阶段:炮轰冬宫。孟什维克分子等看到他们处于少数和孤立的地位,于是退出了大会。苏维埃的决议包括了列宁演说的简略摘要,它规划出新政府最重要的迫切任务,没收土地,工人管理生产等。

与此同时,攻克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人员的消息传到了大会;顿时全场沸腾了,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接着,士兵的代表跑来报告说,克伦斯基调来镇压彼得格勒的军队,也已经转到革命方面。革命彻底胜利了。

攻打冬宫

在这改变历史的时刻,列宁通宵紧张工作,指挥战斗,听取城市各区的报告,发布指示,规划了要在第2天实行的紧急措施并起草了土地法令。

第2天,列宁几乎全神贯注在保卫彼得格勒的问题上。反革命是不甘心不战而降的。士官生、哥萨克和个别部队曾企图反抗无产阶级的革命。

11月8日晚上9点,苏维埃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大会以长时间的欢呼迎接列宁的到来。

列宁的演说首先谈到的就是《和平法令》。他主张向所有同盟国人民和政府发出呼吁,建议立即举行和议,谈判“公正的民主和约”,不要割地,也不要赔款。这个呼吁还建议各战线立即休战。它宣称:苏维埃政府将公布沙皇政府以及临时政府同西欧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秘密条约。这一呼吁被大会一致通过。

大会还通过了《土地法令》,使广大农民无偿获得了约1.5亿公顷的土地。一个从特维尔省来的农民致欢迎词,赞扬列宁是“贫农的最忠实的保护人”。他的演说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大会决定成立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来管理国家,设立各种委员会主持国家生活各部门的工作。列宁被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917年11月9日6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革命万岁!”“社会主义万岁!”和《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列宁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制度,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事业的继承者,他在1949年写道: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ening/20221171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